防锈干膜润滑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633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固体润滑剂,用于经常接触盐雾和潮湿气氛的设备的润滑与防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选用酚醛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丁腈橡胶作为粘结剂,润滑剂则由二硫化钼及氟化稀土组成,将三氧化二锑或碱式亚磷酸铅作为防锈添加剂,再加入固化剂等组成防锈干膜润滑剂,干膜润滑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制成喷剂,喷涂在部件表面上并经加热固化后成为粘结牢固,结构致密的固体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低摩擦系数和优异的防腐蚀能力。(*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防锈功能的干膜润滑剂,属于固体润滑剂。它适用于飞机、汽车、印刷、复印、建筑、纺织、冶金以及军事武器的有关零件的润滑,尤其适用于露天搁置或经常接触盐雾船舶、海军飞机以及钻井平台等的设备的润滑与防锈。为减少机械运动造成的摩擦对偶的磨损和动力消耗,人们通常以添加润滑油脂等方式减小摩擦和降低磨损。在一些不宜使用润滑油脂的工况环境下,干膜润滑剂已很好地解决了诸如辐照、真空、高低温、失重等环境下的润滑问题。但在某些特殊工况和环境中如海洋、露天等,防腐和防锈问题比较突出,一般的干膜润滑剂由于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使得干膜润滑剂的使用寿命大大下降。美国专利3223626为此叙述了一种粘结型干膜润滑剂,用于防腐,其组成中含有石墨,而石墨易与金属底材起电化学反应,从而致使器件易遭受腐蚀。美国专利3314885在前者基础上作了改进,其组份中不含石墨,采取加入碱式亚磷酸铅以提高干膜的防腐蚀作用。但该专利以环氧树脂作为粘结剂,使干膜较脆、耐水性也差,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润滑、防锈、抗磨损性能均好的干膜润滑剂并同时提供干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干膜润滑剂由粘结剂、固体润滑剂、防锈添加剂、固化剂等组成。粘结剂为酚醛环氧树脂、丁腈橡胶和环氧树脂。二硫化钼和氟化稀土为固体润滑剂。三氧化二锑或碱式亚磷酸铅为防锈添加剂。干膜润滑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酚醛环氧树脂5~25%、环氧树脂0~22%、丁腈橡胶0~20%、二硫化钼40~60%、氟化稀土1~10%、三氧化二锑0~8%、碱式亚磷酸铅0~10%。为了使粘结剂在成膜时形成相互交联的体型结构,应在干膜润滑剂中加入酸酐、胺、双腈胺、间苯二酚等固化剂,干膜润滑剂中固化剂含量为5~15%(重量)。选用酚醛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和丁腈橡胶作为粘结剂,能使干膜的粘结强度、柔韧性和耐磨性得到充分保证。固体润滑剂除了加入最常用的二硫化钼外还加入耐磨性很好的氟化稀土。三氧化二锑和碱式亚磷酸铅的加入使干膜防锈性能增加。故本专利技术的干膜润滑剂具有极好的承受负荷能力、摩擦系数低、耐磨性能好,并且有优异的防锈性能。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一般的轴承、齿轮、涡轮涡杆、齿条、滑块、活塞、销轴等部件的润滑。尤其适于露天搁置机械的润滑,如建筑机械,也适于经常接触海水盐雾的海军装备(如飞机、舰艇)、海上井台以及经常处于酸、碱等蒸汽环境的化工设备的润滑与防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配方中粘结剂、固体润滑剂、防锈添加剂等在未制成干膜前都是粉状固体或粘稠液体。因此,在制备干膜时,需将其制成干膜喷剂进行喷涂,就是把配方中的固体颗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按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将粉末状物料加入分散介质中,通过充分研磨后,制成浆状物喷剂。分散介质选用有机溶剂,即丁酮、丁醇、丙酮、甲苯的混合液,加入量为配方物料的4~5倍(重量)。分散介质的组成为丁酮10~35%、丁醇10~40%、丙酮10~40%、甲苯10~25%(重量百分含量),之所以选用此四种溶剂,是充分考虑了成膜时间、强度等因素。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氟化稀土,可以是氟化镧、氟化铈、氟化钕等,也可以是混合稀土氟化物,但最好选用氟化铈。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固化剂为酸酐、胺、双腈胺、间苯二酚、邻苯二甲酸酐等,最好选用邻苯二甲酸酐。本专利技术选用的酚醛环氧树脂,软化点小于70℃,环氧值大于等于0.46。环氧树脂软化点为12~20℃,环氧值0.41~0.47,平均分子量为450。丁腈橡胶中丙烯腈含量在37.2~38.5%之间,分子量为3000~10000。本专利技术所用的二硫化钼纯度大于98%,过325目筛孔后网上残余物小于0.5%,粒度在5微米以下,三氧化二锑、碱式亚磷酸铅、氟化稀土均通过300目筛孔。本专利技术的干膜润滑剂按最佳实施例制得的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列于下表 * 在Timken试验机上,2.5米/秒,32公斤下本专利技术的干膜润滑剂适合喷涂在各种碳钢、不锈钢、合金钢,铜、铝及其合金、铸铁等材质的机加工表面和研磨表面,也可喷涂在经喷砂、喷丸、磷化、阳极化、钝化的金属材料工件表面。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施按本专利技术配方称取二硫化钼、氟化稀土、研磨至所需的粒度,然后加入部分分散介质中充分混合,称取酚醛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和丁腈橡胶加入剩余部分的分散介质中,使其溶化,和前面的配料相混合,研磨半小时左右,然后加入固化剂(酸酐、胺、双腈胺、间苯二酚、邻苯二甲酸酐等),搅拌均匀即为干膜润滑喷剂。制好的喷剂按常规方法将其喷涂在工件上,待其挥发掉有机溶剂(分散介质)后,在100±3℃下固化半小时,然后在204±2℃下固化2小时(指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固化剂,其他固化剂的最后固化温度一般在140~160℃),即在工件上形成干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下例1.酚醛环氧树脂 8% 环氧树脂 12%丁腈橡胶 9.5% 二硫化钼 52.5%氟化铈 6% 三氧化二锑 6%邻苯二甲酸酐 6%例2.酚醛环氧树脂 12% 环氧树脂 15%二硫化钼 44% 氟化铈 8%三氧化二锑 5% 碱式亚磷酸铅 7%邻苯二甲酸酐 10%例3.酚醛环氧树脂 15% 环氧树脂 9%丁睛橡胶 4% 二硫化钼 47%氟化镧 8% 三氧化二锑 7%双氰胺 10%例4酚醛环氧树脂 17% 环氧树脂 8%丁腈橡胶 5% 二硫化钼 60%氟化镧 3% 三氧化二锑 2%双氰胺 5%例5.酚醛环氧树脂 15% 环氧树脂 9%二硫化钼 55% 氟化铈 6%三氟化二锑 8% 邻苯二甲酸酐 7%例6酚醛环氧 16% 丁腈橡胶 14%二硫化钼 55% 氟化镧 4%三氧化二锑 4% 邻苯二甲酸酐 7%以上实施例配方中混合溶剂的加入量为配方物料总重量的4~5倍。权利要求1.一种防锈干膜润滑剂,其特征是由酚醛环氧树脂 5~25环氧树脂 0~22丁腈橡胶 0~20二硫化钼 40~60氟化稀土 1~10三氧化二锑0~8碱式亚磷酸铅 0~10固化剂5~15(重量百分含量)组成,其中固化剂为酸酐,双腈胺、间苯二酚、邻苯二甲酸酐等,最好是邻苯二甲酸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膜润滑剂,其特征是氟化稀土可以是氟化镧、氟化铈、氟化钕,最好选用氟化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干膜润滑剂,其特征是酚醛环氧树脂的软化点小于70℃,环氧值大于等于0.4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干膜润滑剂,其特征是环氧树脂的软化点12~20℃,环氧值为0.41~0.47。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干膜润滑剂,其特征是丁腈橡胶中丙烯腈含量在37.2~38.5%之间,分子量为3000~1000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干膜润滑剂,其特征是二硫化钼纯度大于98%,粒度在5微米以下,三氧化二锑、氟化稀土均通过300筛孔。7.一种防锈干膜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在干膜粉末状物料中加入分散介质制成喷剂进行喷涂,其特征是分散介质加入量是干膜润滑剂的4~5倍,分散介质为丁酮、丁醇、丙酮、甲苯的混合液,其组成(重量百分含量)为丁酮10~35、丁酮10~40、丙酮10~40、甲苯10~2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润滑剂,用于经常接触盐雾和潮湿气氛的设备的润滑与防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锈干膜润滑剂,其特征是由  酚醛环氧树脂5~25  环氧树脂0~22  丁腈橡胶0~20  二硫化钼40~60  氟化稀土1~10  三氧化二锑0~8  碱式亚磷酸铅0~10  固体剂5~15  (重量百分含量)组成,其中固化剂为酸酐,双腈胺、间苯二酚、邻苯二甲酸酐等,最好是邻苯二甲酸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刚聂明德党鸿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