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压接式辐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57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碳纤维压接式辐条,它由碳纤维辐条及金属螺纹套组成,所述碳纤维辐条的一端或两端插入金属螺纹套中,所述的金属螺纹套的外螺纹设于远端,所述金属螺纹套的近端为圆柱形,所述金属螺纹套的内径与碳纤维辐条的外径间隙配合,碳纤维辐条插入金属螺纹套后,在金属螺纹套的圆柱形处的中间位置被模压成横截面呈六角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碳纤维加工特性,在碳纤维辐条成型之前,将圆形金属螺纹套套入碳纤维辐条,并在液压机上模压成截面呈六角形,使金属螺纹套的截面积变小,从而牢牢的将碳纤维辐条与金属螺纹套结合在一起无法拉出。经过高温成型固化后,金属螺纹套便与碳纤维辐条结为一体。纤维辐条结为一体。纤维辐条结为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压接式辐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碳纤维自行车的零部件,特别是一种碳纤维压接式辐条。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碳纤维的成型工艺和材料特性原因,是不能实现螺纹结构的,因此碳纤维辐条需要通过一个金属件来实现与轮圈或车轴的连接。目前通常的做法有以下几种:1胶接。用环氧树脂胶或其他粘接剂粘接金属件;2机械连接。通过将金属件内设计成锥度或变径的方式,将辐条固定在金属件内,防止被拉力拉出。胶接方式稳定性不高,涂胶不均匀会导致胶接强度变差,极易出现辐条脱出的情况;机械连接的方式对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也会出现微量移位的问题,量产容错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碳纤维压接式辐条,这种压接方式,使得碳纤维辐条与金属螺纹套紧密连接,不易脱落,成品率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一种碳纤维压接式辐条,它由碳纤维辐条及金属螺纹套组成,所述碳纤维辐条的一端或两端插入金属螺纹套中,所述的金属螺纹套的外螺纹设于远端,所述金属螺纹套的近端为圆柱形,所述金属螺纹套的内径与碳纤维辐条的外径间隙配合,碳纤维辐条插入金属螺纹套后,在金属螺纹套的圆柱形处的中间位置被模压成横截面呈多边形,最佳呈六角形。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适合碳纤维加工特性,在碳纤维辐条成型之前,将圆形金属螺纹套套入碳纤维辐条,并在液压机上模压成截面呈六角形状,使金属螺纹套的截面积变小,从而牢牢的将碳纤维辐条与金属螺纹套结合在一起无法拉出。经过高温成型固化后,金属螺纹套便与碳纤维辐条结为一体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所述碳纤维辐条及金属螺纹套插入前示意图。
[0007]图2为本技术所述碳纤维辐条及金属螺纹套插入后示意图。
[0008]图3为模具压向金属螺纹套示意图。
[0009]图4为碳纤维辐条被压紧在金属螺纹套中示意图。
[0010]图中:1.碳纤维辐条,2.金属螺纹套,3.外螺纹,4.圆柱形,5.六角形,6.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技术所述一种碳纤维压接式辐条,如图1

4所示,它由碳纤维辐条1及金属螺纹套2组成,所述碳纤维辐条的一端或两端插入金属螺纹套中,所述的金属螺纹套的外螺纹3设于远端,所述金属螺纹套的近端为圆柱形4,所述金属螺纹套的内径与碳纤维辐条的外径间隙配合,碳纤维辐条插入金属螺纹套后,在金属螺纹套的圆柱形处的中间位置被模
压成横截面呈六角形5。所述碳纤维辐条的直径为2.33mm,所述金属螺纹套近端为圆柱形4,圆柱形4的外径为3.4mm,内径为2.4mm,整个金属螺纹套2的内径均为2.4mm,碳纤维辐条1可以一通到底,所述金属螺纹套的远端设外螺纹3,牙距M4。图3中标有模具6。金属螺纹套模压成横截面呈六角形5,使圆柱形截面积缩小21%。
[0012]整个加工过程是,在碳纤维辐条成型之前,将圆形金属螺纹套套入碳纤维辐条,并在液压机上模压成截面呈六角形状,使金属螺纹套的截面积变小,从而牢牢的将碳纤维辐条与金属螺纹套结合在一起无法拉出。经过高温成型固化后,金属螺纹套便与碳纤维辐条结为一体。
[001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压接式辐条,它由碳纤维辐条及金属螺纹套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碳纤维辐条的一端或两端插入金属螺纹套中,所述的金属螺纹套的外螺纹设于远端,所述金属螺纹套的近端为圆柱形,所述金属螺纹套的内径与碳纤维辐条的外径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牧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熠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