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45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射频信号连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用于与天线、射频基板互连,包括设置有与射频基本适配的凹腔的基板、多组垂直安装在凹腔内的支撑结构、多组分别安装在支撑结构上且底部穿过基板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套装在在支撑结构内的毛纽扣组件、嵌入式安装支撑结构上且位于毛纽扣组件外侧的弹性电磁屏蔽圈;所述弹性电磁屏蔽圈的另外一端穿过支撑结构且与毛纽扣组件同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满足低损耗、低剖面的前提下,兼顾高可靠性和高电磁屏蔽传输互联要求,有效的降低了插损,提高了隔离度,有效的保证信号传输质量。有效的保证信号传输质量。有效的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信号连接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有源相控阵对轻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损耗、低剖面、高可靠性、优良的电磁屏蔽性能等成为射频前端互联的基本特征。
[0003]当前,射频最常见的互联方式主要以电缆传输为主,两端通过射频连接器进行盲插,电缆/射频连接器可靠性较高,但由于体积大,集成度低,无法满足低剖面设计,对于尺寸限制苛刻的场景无法满足需求。
[0004]随着无缆化技术发展,近来出现了毛纽扣组件等新型互联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剖面、损耗等;
[0005]在现有技术中毛纽扣组件常采用四周配置少量接地柱进行一定的电磁屏蔽和形成类同轴结构完成射频传输匹配,随着工作频率的逐渐升高以及带宽不断扩宽,此类毛纽扣组件的匹配度和电磁屏蔽性能往往难以满足低剖面、更改频率的高性能传输应用。
[0006]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型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构型,兼顾高可靠性、低剖面、低损耗、超宽带的高电磁屏蔽性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可以在满足低损耗、低剖面的前提下,兼顾高可靠性和高电磁屏蔽传输互联要求;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0009]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用于与天线、射频基板互连,包括设置有与射频基本适配的凹腔的基板、多组垂直安装在凹腔内的支撑结构、多组分别安装在支撑结构上且底部穿过基板的连接器;
[0010]所述连接器包括套装在在支撑结构内的毛纽扣组件、嵌入式安装支撑结构上且位于毛纽扣组件外侧的弹性电磁屏蔽圈;所述弹性电磁屏蔽圈的另外一端穿过支撑结构且与毛纽扣组件同轴设置。
[0011]本专利技术中相比现有技术,在毛纽扣组件的外侧套装弹性电磁屏蔽圈,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接地柱,从而有效的提升电磁兼容性,减少信号互扰,有效改善超宽带高频工作时的匹配性,进一步降低互联损耗,可有效提升系统灵敏度和辐射功率EIRP。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13]所述弹性电磁屏蔽圈的顶面与支撑结构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D≥0.4mm。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15]所述弹性电磁屏蔽圈的顶面与毛纽扣组件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d≥0.1mm。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17]所述毛纽扣组件包括安装在支撑结构内且与支撑结构共面的介质支撑体、以及安装在介质支撑体内且同轴设置的毛纽扣;
[0018]所述毛纽扣的两端分别穿过弹性电磁屏蔽圈和基板。
[00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20]所述毛纽扣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射频连接段、弹性伸缩段、天线连接段;
[0021]所述天线连接段远离射频连接段的一端穿过基板,且与介质支撑体底面之间的距离为E,其中E≥1.5mm;
[0022]所述射频连接段远离天线连接段的一端依次穿过介质支撑体、弹性电磁屏蔽圈且与弹性电磁屏蔽圈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d。
[002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24]多组所述介质支撑体的顶端、支撑结构的顶面均在同一平面上。
[002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26]安装在每组所述支撑结构上的连接器为一组或两组。
[002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28]在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面上设置有定位销或安装孔。
[002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30]在所述基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压接孔。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基板上设置与射频基板适配的凹腔,能够有效减少整体框架尺寸,扩大布局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可支撑实现超低剖面射频互联;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结构上设置弹性电磁线圈,并使得弹性电磁线圈套装在毛纽扣组件的外侧,采用弹性电磁屏蔽圈取代传统的接地柱改善对射频阻抗的影响,可有效改善超宽带高频工作时的匹配性,进一步降低互联损耗,可有效提升系统灵敏度和EIRP;提升电磁兼容性,减小通道间的信号互扰,有助于提升通道间一致性,进而提升系统性能;
[003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结构上设置安装孔或定位销,从而大大提高射频基板与支撑结构的对插互联精度;
[0035]本专利技术采用与基板的边框压接及与支撑结构多点固定方式,提升该转接构型在高振动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在整机测试时电气中断时间可控制在us级以内。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结构与连接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机构、基板、连接器连接的剖视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41]图6为采用弹性电磁线圈与传统接地柱插损对比图;
[0042]图7为采用弹性电磁线圈与传统接地柱隔离度的对比图;
[0043]其中:1、基板;11、凹腔;2、支撑结构;21、安装孔;22、定位销;3、连接器;31、毛纽扣组件;311、介质支撑体;312、毛纽扣;3121、射频连接段;3122、天线连接段;32、弹性电磁屏
蔽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申请所提及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在本申请实施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定位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柱。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5]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46]如图1

图5所示,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用于与天线、射频基板互连,包括设置有与射频基本适配的凹腔11的基板1、多组垂直安装在凹腔11内的支撑结构2、多组分别安装在支撑结构2上且底部穿过基板1的连接器3;
[0047]所述连接器3包括套装在在支撑结构2内的毛纽扣组件31、嵌入式安装支撑结构2上且位于毛纽扣组件31外侧的弹性电磁屏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用于与天线、射频基板互连,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与射频基本适配的凹腔的基板、多组垂直安装在凹腔内的支撑结构、多组分别安装在支撑结构上且底部穿过基板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套装在在支撑结构内的毛纽扣组件、嵌入式安装支撑结构上且位于毛纽扣组件外侧的弹性电磁屏蔽圈;所述弹性电磁屏蔽圈的另外一端穿过支撑结构且与毛纽扣组件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磁屏蔽圈的顶面与支撑结构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D≥0.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磁屏蔽圈的顶面与毛纽扣组件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d≥0.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速射频信号传输互联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纽扣组件包括安装在支撑结构内且与支撑结构共面的介质支撑体、以及安装在介质支撑体内且同轴设置的毛纽扣;所述毛纽扣的两端分别穿过弹性电磁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迪米添芦滨雁任家怡苏祺羊慧张雁平刘刚陈鸣万养涛赵行健马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