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地韦在体外抑制/清除狂犬病病毒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03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加利地韦在体外抑制/清除狂犬病病毒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加利地韦在细胞中能够高效抑制RABV的增殖,且具有极小的细胞毒性,可以作为狂犬病伤口处理的药物,最大限度地消除伤口部位的病毒,为狂犬病病毒的治疗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利地韦在体外抑制/清除狂犬病病毒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地说,涉及加利地韦在体外抑制/清除狂犬病病毒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感染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特征。作为一种可防不可治的烈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随着抗病毒药物的不断创新与精进,许多病毒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已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埃博拉病毒的药物治疗也有积极的效果。目前仍没有有效治疗狂犬病的疗法和抗病毒药物,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密尔沃基疗法均不能百分百阻断病毒的感染,因此找到有效而合理的治疗狂犬病的药物成为狂犬病防治的热点之一。
[0003]加利地韦(Galidesivir,BCX4430)是一种腺苷类似物和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药物,能破坏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活性。加利地韦在体外对多种RNA病毒病原体具有活性,包括丝状病毒和新兴的感染因子,如MERS

CoV、SARS

Co和SARS

CoV

2;在一些体内实验中,加利地韦在肌肉注射、腹腔注射和口服给药注射后,在多种实验性感染中都有活性。在非临床研究中,其在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裂谷热和黄热病病毒感染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目前没有抗狂犬病病毒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抗狂犬病病毒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加利地韦能够在体外有效抑制/清除RABV,且具有较长的有效作用时间,进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方案。
[0006]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经细胞实验表明加利地韦细胞毒性弱,即使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250μM的加利地韦,通过CCK8试剂盒实验表明细胞活性无显著下降。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发现加利地韦在多种细胞系,如BHK

21细胞(仓鼠肾细胞的克隆细胞)和N2a细胞(小鼠神经瘤母细胞)中均能够显著抑制狂犬病毒的增殖,表明药物的作用具有广泛性,而非细胞特异性。
[0007]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测试了病毒在进入细胞之后加利地韦的有效作用时间,分别在病毒进入细胞之后的24、48和72h检测细胞上清中的病毒滴度,发现随着感染后时间的延续,药物对病毒仍具有有效的清除能力,在72h检测时,药物仍然对RABV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0008]同时本专利技术检测了加利地韦对多个RABV毒株的抑制作用,包括实验室固定强毒株CVS

11株,以及分离于2016年四川一只狂犬病病死犬脑内,经过鼠脑传代、适应N2a细胞生长并获得较高滴度的狂犬病病毒街毒株SC16,实验结果表明250μM的加利地韦均能降低两种病毒的滴度,表明加利地韦能够高效的抑制多种RABV毒株。
[0009]鉴于法匹拉韦和利巴韦林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RABV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比较了加利地韦与它们对于RABV的抑制效果。通过在病毒感染细胞后分别添加一定浓度的法匹拉韦、
利巴韦林和加利地韦,结果发现加利地韦能够显著抑制RABV的复制并且抑制效果优于法匹拉韦,相比利巴韦林具有更高的SI指数。且相比瑞德西韦,加利地韦的抑制效果及安全性也更佳。
[0010]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加利地韦在制备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抑制剂可在体外抑制狂犬病病毒的增殖或清除狂犬病病毒。
[0012]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中,应用所述抑制剂时,加利地韦的作用浓度为50

250μmol/L,优选为250μmol/L。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抑制剂在多种细胞中均可实现抑制狂犬病病毒的效果,且作用时间长,效果理想。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疾病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体外抑制/清除狂犬病病毒的方法,其使用加利地韦进行狂犬病病毒的抑制/清除。
[001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加利地韦的使用浓度为50

250μmol/L,优选为250μmol/L。
[0016]本专利技术方法可用于狂犬病伤口的处理,以尽量预防狂犬病病毒对人体的伤害,也可应用于狂犬病病毒药物的研制等非疾病诊断和治疗目的。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发现加利地韦在细胞中能够高效抑制RABV的增殖,且具有极小的细胞毒性,因此可以作为狂犬病伤口处理的药物,最大限度地消除伤口部位的病毒。目前治疗狂犬病病毒的药物仍处于探索阶段,本专利技术研究的加利地韦能在250μM的剂量下有效的抑制狂犬病病毒的体外复制,为狂犬病病毒的治疗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0019]基于加利地韦的上述发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其分子结构,优化其用药方式和时间,降低用药量等,为最终研发出一种能够治疗狂犬病的药物打下基础。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不同浓度加利地韦分别作用N2a细胞系和BHK

21细胞系不同时间后的细胞毒性检测结果。
[0021]图2是BHK

21细胞系中CVS

11毒株感染不同时间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检测结果。其中,A为CVS

11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24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荧光图,B为CVS

11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24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统计图,C为CVS

11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48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荧光图,D为CVS

11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48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统计图,E为CVS

11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72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荧光图,F为CVS

11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72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统计图。图中标尺代表200μm。
[0022]图3是BHK

21细胞系中SC16毒株感染不同时间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检测结果。其中,A为SC16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24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荧光图,B为SC16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24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统计图,C为SC16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48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荧光图,D为SC16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48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统计图,E为SC16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72小时后加利地韦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荧光图,F为SC16毒株感染BHK

21细胞系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利地韦在制备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抑制剂可在体外抑制狂犬病病毒的增殖或清除狂犬病病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抑制剂时,加利地韦的作用浓度为50

250μmol/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抑制剂时,加利地韦的作用浓度为250μmol/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武洋刘淑清谢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