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49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1
本申请涉及管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廊及其施工工艺,其包括多个管廊段,所述管廊段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插接在相邻管廊段的连接槽内,所述管廊段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内设置有阻尼器,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管廊段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用于密封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裂缝的密封组件。本申请具有减少管廊在连接处漏水,在连接处对地震产生的裂缝进行密封的效果。地震产生的裂缝进行密封的效果。地震产生的裂缝进行密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管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廊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管廊是一种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的市政公用设施;管廊主要由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横梁以及桁架所构成,其按类型可分为单层或多层,可通行的或不可通行等。
[0003]目前,为了提高建造的效率,缩短周期,大多管廊均采用预制管廊。将预制的管廊段相互拼接形成管廊整体,并在相邻的管廊段的拼接处连接处设置止水带以防止连接处漏水的可能。但在地震或土层沉降的作用下,两管廊段的拼接处容易出现裂缝。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地震等因素的作用下拼接的管廊容易在拼接处出现裂缝,造成管廊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管廊在连接处漏水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管廊及其施工工艺。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廊,包括多个管廊段,所述管廊段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插接在相邻管廊段的连接槽内,所述管廊段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内设置有阻尼器,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管廊段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用于密封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裂缝的密封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垫层内对应管廊的连接端处预先浇筑形成支撑板,将减震弹簧和阻尼器安装在支撑板上,并将连接板连接在阻尼器和减震弹簧的顶部,将密封组件设置在连接块内,将管廊段的连接块插接到相邻管廊段的连接槽内;通过减震弹簧和阻尼器的共同作用,对管廊段起到减震的作用,减少地震对管廊段的连接处的影响,从而减少管廊段的连接处漏水的可能,并且在相邻管廊段的连接处出现裂缝时,通过密封组件将形成的裂缝密封从而使得即使在地震后形成了较小的裂缝也可以通过密封组件将裂缝密封,从而减少了在地震等因素的作用下拼接的管廊在拼接处出现裂缝时,对管廊连接处裂缝的密封,减少管廊连接处漏水的可能。
[0008]可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块内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设置有用于将储存箱分隔成两层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填充有双组份聚氨酯胶的A组份和B组份,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将双组份聚氨酯胶的A组份和B组份混合在一起的混合件,所述储存箱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双组份聚氨酯胶的A组份和B组份搅拌件,所述储存箱上设置有用于将混合后的双组份聚氨酯胶放出到裂缝中的释放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存箱中的分隔板将储存箱分隔成上下两层,并将双组
份聚氨酯胶的A、B组份分别放置在上下两层中,在地震时,通过混合件将A组份和B组份混合在一起,并通过搅拌件进行搅拌,使得A组份和B组份反应形成胶液,并通过释放件将形成的胶液放出到连接缝隙中,等待自然凝固后,对连接缝隙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对连接处缝隙的密封。
[0010]可选的,所述混合件包括设置在存储箱内的第一球体,所述连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储存箱内铰接有撬动杆,所述撬动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球体的底部与第一球体抵接,所述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到连接块外的限位槽内,所述储存箱内滑动设置有第一击穿杆,所述第一击穿杆位于第一球体滑出的正下方,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上设置有用于封闭连通槽的第一封闭膜,所述第一击穿杆放置在第一封闭膜上,当第一球体掉落到第一击穿杆上时,所述第一击穿杆将第一封闭膜击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震时,放地震强度较大时,两相邻的管廊段发生相对的震动,使得连接在相邻管廊段内的撬动杆围绕铰接点转动,撬动杆将第一球体推出,使得第一球体掉落到第一击穿杆上,第一球体带动第一击穿杆将第一封闭膜击穿,从而使得分隔板上的组份流入到分隔板的下方,实现了两种组份的混合,并且在地震发生时即可使用,能够即时将地震在连接处产生的裂缝密封。
[0012]可选的,所述搅拌件包括设置在分隔板底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绕设有发条,所述分隔板上转动设置有联动盒,所述发条位于联动盒内,所述发条的末端与联动盒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联动盒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限制联动盒转动的限制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件将放开对联动盒的限制,使得联动盒在发条的带动下转动,联动盒带动搅拌杆转动,对两种组份进行搅拌,从而使得两种组份反应更加充分,提高粘接密封的效果。
[0014]可选的,所述限制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分隔板上的制动杆,所述联动盒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制动杆抵接,所述制动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铰接在撬动杆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撬动杆转动时带动制动杆滑动,使得制动杆与限位块分离,从而使得联动盒在发条的带动下转动。
[0016]可选的,所述释放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存储箱内的第二击穿杆,所述储存箱的底部开设有释放孔,所述释放孔内设置有用于封闭释放孔的第二封闭膜,所述第二击穿杆放置在第二封闭膜上,所述储存箱内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二击穿杆击穿第二封闭膜的驱动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第二击穿杆朝向第二封闭膜移动,将第二封闭膜击穿,使得混合后的胶液通过释放孔流出到管廊段的连接缝隙中,将地震产生的缝隙密封。
[0018]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分隔板底部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内设置有第二球体,联动盒上设置有齿轮,所述分隔板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将第二球体推出第二滑道的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球体与齿条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滑道远离联动盒的一端位于第二击穿杆的正上方,当所述第二球体掉落到第二击穿杆上时,所述第二击穿杆将第二封闭膜击穿。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联动盒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朝向第二球体的一侧移动,将第二球体推出,第二球体从第二滑道内滑出,第二球体在重力作用下带动第二击穿杆移动,将第二封闭膜击穿,从而以便于将胶液放出储存箱。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滑道上设置有磁铁块,所述第二球体为铁球,所述第二球体吸附在磁铁块上,所述磁铁块对第二球体的吸引力小于齿条对第二球体的推力。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球体吸附在磁铁块上,从而减少了第二球体在未收到震动时从第二滑道内滑出的可能。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管廊施工工艺,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廊施工工艺,使用管廊,还包括:S1: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并预先浇筑形成管廊段;S2:垫层施工,并在垫层内对应管廊的连接端处预先浇筑形成支撑板,将减震弹簧和阻尼器安装在支撑板上,并将连接板连接在阻尼器和减震弹簧的顶部,铺设防水层;S3:将预制的管廊段吊装到沟槽内,然后将密封组件安装在连接块上,再将管廊段的端部与对应的连接板连接,将管廊段上的连接块插接在相邻管廊段的连接槽中,并将相邻管廊端的端部固定在同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包括多个管廊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段(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2),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3),所述连接块(2)插接在相邻管廊段(1)的连接槽(3)内,所述管廊段(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减震弹簧(5),所述减震弹簧(5)内设置有阻尼器(6),所述减震弹簧(5)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与管廊段(1)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块(2)内设置有用于密封连接块(2)与连接槽(3)之间裂缝的密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块(2)内的储存箱(8),所述储存箱(8)内设置有用于将储存箱(8)分隔成两层的分隔板(9),所述分隔板(9)的两侧分别填充有双组份聚氨酯胶的A组份和B组份,所述连接块(2)上设置有用于将双组份聚氨酯胶的A组份和B组份混合在一起的混合件,所述储存箱(8)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双组份聚氨酯胶的A组份和B组份搅拌件,所述储存箱(8)上设置有用于将混合后的双组份聚氨酯胶放出到裂缝中的释放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件包括设置在存储箱内的第一球体(10),所述连接槽(3)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储存箱(8)内铰接有撬动杆(12),所述撬动杆(1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球体(10)的底部与第一球体(10)抵接,所述撬动杆(12)的另一端延伸到连接块(2)外的限位槽(11)内,所述储存箱(8)内滑动设置有第一击穿杆(13),所述第一击穿杆(13)位于第一球体(10)滑出的正下方,所述分隔板(9)上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上设置有用于封闭连通槽的第一封闭膜(14),所述第一击穿杆(13)放置在第一封闭膜(14)上,当第一球体(10)掉落到第一击穿杆(13)上时,所述第一击穿杆(13)将第一封闭膜(14)击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设置在分隔板(9)底部的转轴(15),所述转轴(15)上绕设有发条(16),所述分隔板(9)上转动设置有联动盒(17),所述发条(16)位于联动盒(17)内,所述发条(16)的末端与联动盒(17)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联动盒(17)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杆(18),所述分隔板(9)上设置有限制联动盒(17)转动的限制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分隔板(9)上的制动杆(19),所述联动盒(17)的侧边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正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