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31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S1,在冠梁上方安装组合钢梁及电动机装置;S2,在管廊上布置智能监测点,采集初始值;S3,基坑具备开挖条件后,暴露出管线位置,在管廊下方承托安装位置人工掏出凹槽,安装承托;S4,穿钢绞绳连接承托和电动机装置;S5,在两承托之间开挖土方,采用跳挖方式;S6,挖除管廊下方剩余土方;S7,开始后续基坑开挖及结构回筑施工,向下开挖土方,装置动态调节保护管廊结构处于健康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动态控制每组电动机装置自动收紧或放松钢绞绳,动态调整保证管廊处于目标位置,避免因外界施工影响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发生结构变形、开裂以及破坏等问题,起到了保护管线的作用。线的作用。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建设中,基坑开挖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然而,由于地下存在着许多各种管线,如给水、排水、天然气、通讯、电力等,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这些管线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害,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保护这些管线,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和可靠性,需要采取管线原位保护技术。
[0003]管线原位保护技术包括防护板覆盖、挡土墙保护、管道支架固定等方法。其中,防护板覆盖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在基坑开挖前先在管道的周围敷设一层防护板,以避免管道因受力而发生位移、断裂或破坏。挡土墙保护是指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设置挡土墙来保护管道,可以有效避免地面沉降或土体失稳对管道的影响。管道支架固定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管道进行加固支撑,以保证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4]而这些传统保护方法在保护大跨度大荷载管线时,尤其是压力管道、混凝土结构的管廊及保护要求高的军用缆线等,无法满足其较为严格的结构变形要求。此时,较为可靠且动态调整自动化保护工艺尤为关键,为工程建设正常进行提供保障,为社会及市民作出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包括固定在冠梁上方的组合钢梁和若干组电动机装置,其中若干组所述电动机装置设置在组合钢梁的上方,与安装在管廊上的承托通过钢绞绳连接,通过电动机装置自动收紧或放松钢绞绳,动态调整保证管廊处于目标位置,还包括智能监测点以及其配套的操作系统,所述智能监测点为水平和垂直移动监测值采集器,通过内置信号传送装置将数据传输至配套的系统处理;所述配套的操作系统通过对数据处理动态控制电动机装置。
[0006]优选地,所述组合钢梁为不同截面形式的钢结构组合形式,包括且不限于双拼H型钢、组合形式的十字钢板、贝雷梁组,与冠梁上预埋的钢板进行焊接固定。
[0007]优选地,所述电动机装置包括止回轴承、电动轴承及组合线,两个轴承独立工作,所述钢绞绳两端分别裹住两个轴承,钢绞线连接完成后,通过电动机装置运行收紧至紧绷状态。
[0008]优选地,所述钢绞绳为高强钢绞线扭结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承托包括中部凹陷的转动轴承及可调节三段式内凹钢,通过贴合固定的方式安装在管廊上。
[0010]优选地,每个所述电动机装置单独工作,应对不同位置管廊的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受力,动态调节,保证每处承托位置处在目标标高。
[0011]一种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完成进入开挖阶段前,使用吊车将组合钢梁吊放至围护结构冠梁上,与冠梁上预埋的钢板进行焊接,然后在钢梁上将电动机装置安装到位,并焊接固定;S2、在管廊上布置智能监测点,采集初始值;在每个承托安装位置处,管廊上表面安装2个智能监测点,待所有监测点安装完成后,开始监测数据采集工作,采集初始值;S3、人工开挖探沟确定管廊基本走向及位置后,用挖机开挖土方暴露出管廊,放缓坡管廊底标高后停止开挖,后由人工在管廊下方掏出凹槽,穿过凹槽安装可调节角度的承托,然后将承托与管廊贴合固定;S4、电动机装置内置两个电动机,钢绞绳两端分别裹住两个电动轴承,两个电动轴承独立工作;钢绞线连接完成后,通过电动机装置运行收紧至紧绷状态;S5、沿管廊方向平均布置多处承托,在承托之间开挖土方,跳过相邻段开挖,让管廊整体均匀卸荷;在开挖开始,自动化保护装置同步开始工作;S6、挖除管廊下方剩余土方;S7、开始后续基坑开挖及结构回筑施工,向下开挖土方,装置动态调节保护管廊结构处于健康状态。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把每处智能监测点采集的监测数据反馈至操作系统,系统动态控制每组电动机装置自动收紧或放松钢绞绳,动态调整保证管廊处于目标位置,避免因外界施工影响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发生结构变形、开裂以及破坏等问题,最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管线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的装置构造原理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的装置横剖面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的承托构造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的电动机装置构造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的装置安装一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的装置安装二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的装置安装三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的装
置安装四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安装方法的装置安装五图。
[0022]图中:10

组合钢梁;20

电动机装置;30

钢绞绳;40

智能监测点;50

冠梁;60

第一道混凝土支撑;70

第二道钢支撑;80

管廊;90

管线;100

承托;110

基坑围护结构;101

中部凹陷的转动轴承;102

可调节三段式内凹钢;201

止回轴承;202

电动轴承;203

组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24]参照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在冠梁50上方的组合钢梁10和若干组电动机装置20,其中若干组所述电动机装置20设置在组合钢梁10的上方,与安装在管廊80上的承托100通过钢绞绳30连接,通过电动机装置20自动收紧或放松钢绞绳30,动态调整保证管廊80处于目标位置,还包括智能监测点40以及其配套的操作系统,所述智能监测点40为水平和垂直移动监测值采集器,通过内置信号传送装置将数据传输至配套的系统处理;所述配套的操作系统通过对数据处理动态控制电动机装置20,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把每处智能监测点40采集的监测数据反馈至操作系统,系统动态控制每组电动机装置20自动收紧或放松钢绞绳30,动态调整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冠梁上方的组合钢梁和若干组电动机装置,其中若干组所述电动机装置设置在组合钢梁的上方,与安装在管廊上的承托通过钢绞绳连接,通过电动机装置自动收紧或放松钢绞绳,动态调整保证管廊处于目标位置,还包括智能监测点以及其配套的操作系统,所述智能监测点为水平和垂直移动监测值采集器,通过内置信号传送装置将数据传输至配套的系统处理;所述配套的操作系统通过对数据处理动态控制电动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钢梁为不同截面形式的钢结构组合形式,包括且不限于双拼H型钢、组合形式的十字钢板、贝雷梁组,与冠梁上预埋的钢板进行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装置包括止回轴承、电动轴承及组合线,两个轴承独立工作,所述钢绞绳两端分别裹住两个轴承,钢绞线连接完成后,通过电动机装置运行收紧至紧绷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绳为高强钢绞线扭结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涉及基坑开挖的管线原位保护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包括中部凹陷的转动轴承及可调节三段式内凹钢,通过贴合固定的方式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春波陈刚肖汉全有维邢澄滕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