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能源控制调节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0305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控制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能源控制调节系统及方法,包括车联网数据记录模块、临界距离分析模块、第一考察区间分析模块、综合评价指标分析模块、实时状态评估模块和模式调整信号传输模块;车联网数据记录模块用于获取车联网记录任意电动汽车的行驶状态数据和安全事件数据;临界距离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电动汽车进行能量回收的临界距离;第一考察区间分析模块用于输出能量回收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一考察区间;综合评价指标分析模块用于将人员状态指数和驾驶风险指数作为第一考察区间的综合评价指标;实时状态评估模块用于判断实时监测过程中车联网记录能量回收状态数据是否属于第一考察区间。第一考察区间。第一考察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能源控制调节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控制调节
,具体为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能源控制调节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节能减排的口号越喊越亮,各种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车型使用的新技术,在节能环保和核心动力两大主题上各展风采,而动能回收系统的使用则统一地提升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该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将车身制动能量、车身上下跳跃的能量、发动机缸内能量存储起来,并在汽车加速过程中将其作为辅助动力释放;但是在实际驾驶体验上,不同驾驶人员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习惯从以往油车的纠正度不同,导致对新能源汽车在能量回收模式的应用上体验不一;使得乘坐人员在乘坐过程中通常会感到不适,且现有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应用于网约车和出租车,将乘坐人员的舒适安全作为考量是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的关键点;且如何分析使得系统可以自适应的针对不同的驾驶人员的驾驶风格进行能量回收模式的智能切换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实现安全、舒适和高效回收的有效调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能源控制调节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能源控制调节方法,包括以下分析步骤:
[0005]步骤S1:获取车联网记录任意电动汽车的行驶状态数据和安全事件数据,行驶状态数据包括能量回收状态数据和车内人员状态数据,能量回收状态数据包括执行强度和能量回收数值,安全事件是指驾驶人员驾驶电动汽车由于能量回收造成的安全事件;基于行驶状态数据和安全事件数据,分析电动汽车进行能量回收的临界距离;
[0006]步骤S2:基于临界距离,提取行驶状态数据中满足临界距离的制动方式,当电动汽车与所需制动的障碍物的实际距离小于等于临界距离时,传输对应制动方式预警信号;当电动汽车与所需制动的障碍物的实际距离大于临界距离时,以电动汽车记录每次能量回收周期内的行驶状态数据为一分析单元,输出能量回收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一考察区间;
[0007]步骤S3:基于第一考察区间,以电动汽车内人员状态数据为第一依据,评估人员状态指数;以安全事件数据为第二依据,评估驾驶风险指数;将人员状态指数和驾驶风险指数作为第一考察区间的综合评价指标;
[0008]步骤S4:判断实时监测过程中车联网记录能量回收状态数据是否属于第一考察区间,并获取监测周期内的实时综合评价指标,监测周期是指电动汽车内除去驾驶人员外新增人员时刻到记录能量回收状态数据属于第一考察区间时刻对应的时长;基于实时综合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指标的数值关系输出模式调整信号。
[0009]进一步的,步骤S1中分析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的临界距离包括以下分析步骤:
[0010]步骤S11:安全事件数据包括制动未成功安全事件;提取第i次制动未成功安全事件中的开始制动到障碍物位置的距离为目标距离L
i
,以及目标距离对应的能量回收数值W
i
,将目标距离L
i
与对应的能量回收数值W
i
构成制动数据组P
i
,P
i
{W
i
,L
i
};
[0011]步骤S12:提取制动数据组中目标距离L
i
的最大值为待分析目标距离,分析目标距离的最大值是因为制动未完成的最基本因素就是制动距离过短,但在本申请中考虑是在利用能量回收实现制动过程中的警戒距离,即在车辆达到临界安全距离时要以安全为首要保障,不用考虑能量回收的多少也不用考量车内人员的舒适度所需的警戒距离值;获取待分析目标距离相同时对应的所有制动数据组为待分析数据组,提取待分析数据组中能量回收数值的最大值为目标能量回收值;
[0012]步骤S13:计算制动数据组P
i
中对应能量回收数值的平均值L0,L0=(1/n)(∑L
i
),其中n表示制动数据组的总个数;当目标能量回收值大于等于平均值时,传输待分析目标距离为临界距离;当目标能量回收值小于平均值时,将制动数据组中的目标距离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依次提取第2、3......、n个目标距离并分析目标能量回收值与平均值的大小关系,直到提取目标能量回收值大于等于平均值时对应的目标距离为临界距离。
[0013]说明在最远距离情况下驾驶人员使用了较强的制动回收效果仍没有使车安全停下说明该距离可作为临界预警安全距离,而在目标能量回收值小于平均值时说明可能是由于驾驶员操控的力度不够从而没有实现车辆停止,故需进一步确定安全距离。
[0014]进一步的,步骤S2包括以下分析步骤:
[0015]提取能量回收周期内车内人员状态数据记录的音源信息,当音源信息存在目标关键词时,输出第一特征值为1,目标关键词是指与晕车一词相似度大于等于相似度阈值对应的关键词;当音源信息不存在目标关键词时,输出第一特征值为0;
[0016]提取能量回收周期内车内人员状态数据记录的图像信息和完成乘坐需求后的评价信息,标记评价信息中存在目标关键词时所对应能量回收周期内记录的图像信息为第一图像,以及不存在目标关键词时所对应能量回收周期内记录的图像信息为第二图像;
[0017]提取第二图像中除去驾驶人员外乘坐人员发生身体移动的频率T1,身体移动是指乘坐人员的躯体或头部发生前后偏移的行为,计算所有第二图像对应频率均值T0,T0=(1/m)(∑T1),其中m表示标记为第二图像的图像信息总个数;
[0018]获取第一图像中除去驾驶人员外乘坐人员发生身体移动的频率T2,提取T2>T0时对应的第一图像个数k,设置个数阈值k0,当k大于等于k0时,提取第一图像中记录频率T2的最小值min(T2)为第一预警值;
[0019]当在能量回收周期内乘坐人员的身体移动频率大于第一预警值时,输出第二特征值为1,反之输出第二特征值为0;
[0020]标记能量回收周期内特征值之和为2和1时对应的能量回收状态数据,提取能量回收数值最小值和最大值输出为第一考察区间。分析图像信息中乘坐人员身体移动的频率是为了判断在乘坐人员感到不适情况下的身体行为特征,因为在能量回收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因驾驶人员一味实现高强度动能回收,造成车辆降速过快乘客晕车的情况。不同驾驶员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操控习惯不同,有的还未适应与以往油车不同机械构造就会造成车辆驾驶“不稳”的情况产生;所以本申请通过对不同电动汽车的实时状态进行系统分析以提醒驾驶人员安全、节能和舒适驾驶。
[0021]进一步的,步骤S3包括以下分析步骤:
[0022]获取电动汽车内乘坐人员发生身体移动时稳定时长的最小值h1,稳定时长是指乘坐人员在维持移动后状态下的持续时长,利用公式:X1=h1/(h0*T2),计算人员状态指数X1;其中h0表示电动汽车内乘坐人员发生身体移动时稳定时长的平均值;
[0023]安全事件数据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能源控制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分析步骤:步骤S1:获取车联网记录任意电动汽车的行驶状态数据和安全事件数据,所述行驶状态数据包括能量回收状态数据和车内人员状态数据,所述能量回收状态数据包括执行强度和能量回收数值,所述安全事件是指驾驶人员驾驶电动汽车由于能量回收造成的安全事件;基于行驶状态数据和安全事件数据,分析电动汽车进行能量回收的临界距离;步骤S2:基于临界距离,提取行驶状态数据中满足临界距离的制动方式,当电动汽车与所需制动的障碍物的实际距离小于等于临界距离时,传输对应制动方式预警信号;当电动汽车与所需制动的障碍物的实际距离大于临界距离时,以电动汽车记录每次能量回收周期内的行驶状态数据为一分析单元,输出能量回收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一考察区间;步骤S3:基于第一考察区间,以电动汽车内人员状态数据为第一依据,评估人员状态指数;以安全事件数据为第二依据,评估驾驶风险指数;将人员状态指数和驾驶风险指数作为第一考察区间的综合评价指标;步骤S4:判断实时监测过程中车联网记录能量回收状态数据是否属于第一考察区间,并获取监测周期内的实时综合评价指标,所述监测周期是指电动汽车内除去驾驶人员外新增人员时刻到记录能量回收状态数据属于第一考察区间时刻对应的时长;基于实时综合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指标的数值关系输出模式调整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能源控制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分析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的临界距离包括以下分析步骤:步骤S11:所述安全事件数据包括制动未成功安全事件,提取第i次制动未成功安全事件中的开始制动到障碍物位置的距离为目标距离L
i
,以及目标距离对应的能量回收数值W
i
,将目标距离L
i
与对应的能量回收数值W
i
构成制动数据组P
i
,P
i
{W
i
,L
i
};步骤S12:提取制动数据组中目标距离L
i
的最大值为待分析目标距离,获取待分析目标距离相同时对应的所有制动数据组为待分析数据组,提取待分析数据组中能量回收数值的最大值为目标能量回收值;步骤S13:计算制动数据组P
i
中对应能量回收数值的平均值L0,L0=(1/n)(∑L
i
),其中n表示制动数据组的总个数;当目标能量回收值大于等于平均值时,传输待分析目标距离为临界距离;当目标能量回收值小于平均值时,将制动数据组中的目标距离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依次提取第2、3......、n个目标距离并分析目标能量回收值与平均值的大小关系,直到提取目标能量回收值大于等于平均值时对应的目标距离为临界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能源控制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分析步骤:提取能量回收周期内车内人员状态数据记录的音源信息,当音源信息存在目标关键词时,输出第一特征值为1,所述目标关键词是指与晕车一词相似度大于等于相似度阈值对应的关键词;当音源信息不存在目标关键词时,输出第一特征值为0;提取能量回收周期内车内人员状态数据记录的图像信息和完成乘坐需求后的评价信息,标记评价信息中存在目标关键词时所对应能量回收周期内记录的图像信息为第一图像,以及不存在目标关键词时所对应能量回收周期内记录的图像信息为第二图像;提取第二图像中除去驾驶人员外乘坐人员发生身体移动的频率T1,所述身体移动是指乘坐人员的躯体或头部发生前后偏移的行为,计算所有第二图像对应频率均值T0,T0=(1/
m)(∑T1),其中m表示标记为第二图像的图像信息总个数;获取第一图像中除去驾驶人员外乘坐人员发生身体移动的频率T2,提取T2>T0时对应的第一图像个数k,设置个数阈值k0,当k大于等于k0时,提取第一图像中记录频率T2的最小值min(T2)为第一预警值;当在能量回收周期内乘坐人员的身体移动频率大于第一预警值时,输出第二特征值为1,反之输出第二特征值为0;标记能量回收周期内特征值之和为2和1时对应的能量回收状态数据,提取能量回收数值最小值和最大值输出为第一考察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能源控制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析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炎徐年尧孟浩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