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构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02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用本方法制得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可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具有显著的降凝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八至十二碳醇作原料,用与丙烯酸反应后的酯类作聚合单体,并采用两种单体共聚,反应时间短,工艺条件灵活,可调整聚合物侧链平均碳数,共聚产物可适应不同润滑油降凝要求。(*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用本方法制得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具有显著的降凝效果。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可根据其用途采用不同碳数的正构伯醇或其他结构醇类。烷链碳数在八个以下的聚丙烯酸酯,制备比较方便(1)。这类聚合物一般用作油漆、涂料、粘结剂和织物整理剂。烷链碳数在十八个以上的聚丙烯酸酯,合成工艺比较复杂,它们可作为原油和残渣燃料油的流动改进剂或润滑油脱蜡助剂。(2~6)目前用作润滑油的降凝剂,其烷基侧链的平均碳数为十二至十四,其中所用共聚的单体多达六种,最高碳数的醇为十八至二十四醇。由于高碳醇酯化困难,反应时间长,一般为二十四小时,得到的酯化产物熔点高,给单体的精制贮存带来麻烦,精制收率也较低。本专利技术采用八至十二碳醇作为制备丙烯酸酯的原料。使用本方法,醇的来源广泛易得,酯化时间缩短为六小时。提高了产量,降低了能耗,并在酯化反应中,用沸程为80~120℃的溶剂汽油代替甲苯作携水剂,用对羟基苯甲醚代替对苯二酚作阻聚剂,消除了甲苯蒸气对人体的危害并使单体颜色变浅,阻聚剂易于除去。在聚合反应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碳数的单体制备丙烯酸酯共聚物,可调整聚合物的侧链平均碳数,以适应不同润滑油的降凝要求。同时由于聚合时只用两种单体,使工艺条件简化,有利于工业生产及管理。以下是两组份共聚物在不同润滑油中的降凝效果添加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辛酯的共聚物(简称添加剂A)和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癸酯共聚物(简称添加剂B)后,各润滑油的降凝效果如下1.对石蜡基原油加工的润滑油的降凝效果 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实例1.酯化(单体合成)制备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十二酯的原料配比 </tables>上表中,携水剂为沸程80~120℃的汽油。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催化剂为98%(重量)的硫酸。在室温下,将三种醇的任何一种同其他原料按比例称取,然后全部加入容积为500毫升带电动搅拌器的三口反应瓶中,在搅拌下用油浴加热反应液,并将冷却水通入反应瓶上部联结的冷凝管中,冷凝管下部装有分水器。当反应瓶中液相温度达90℃时,汽油蒸气与水蒸汽共沸而把反应水带出,并从分水器中分出。此时需缓慢升温,待液相温度达110℃时,随着反应水的不断带出,酯化逐步完全,四至六小时,反应基本完成。其反应产物可达到理论值。反应方程式如下 2.精制将酯化产物置于克氏蒸馏瓶中,常压下加热至液相温度120℃,蒸出大部份汽油,然后减压至残压为50毫米汞柱,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酸和残余汽油。再进一步减压至残压20毫米汞柱,并继续升温(制备丙烯酸辛酯时,液相温度150℃;制备丙烯酸癸酯时,液相温度165℃;制备丙烯酸十二酯时,液相温度180℃)除去未反应醇。最后将蒸馏瓶的粗酯计量,分析酯含量。进行蒸馏、碱洗、水洗、干燥。即获得所需之单体。3.聚合(制备共聚物)①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制备原料配比如下表 上表中,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稀释油为100SN。根据需要,选择三种配比中任何一种,置于带电动搅拌的三口反应瓶中,在30分钟内升温至液相温度为95℃,停止加热,并抽出加热器,继续搅拌,随时间增长,自由基链锁反应加速,瞬间释放大量聚合热而使液相温度上升至170~180℃。此时采用强制冷却,使液温降至95℃,并恒温反应六小时。为使反应完全,可在温度骤升后的二小时,四小时和六小时采样测定聚合物的折光率,直至达到1.4677±0.0003为止。加入20克稀释油,搅拌30分钟,即得添加剂A。②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癸酯共聚物制备 上表中,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稀释油为100SN。根据需要,取三种配比之任一种,按①的操作步骤,即可得共聚物添加剂B。两种共聚物,均取产物2,所测物理性质如下 参考文献1.《化学工业大全有机原料分册》“丙烯酸和丙烯酸酯”孙文温编2.GP14130883.USP37266534.USP38534975.USP38876096.USP390438权利要求1.一种用作润滑油降凝剂的正构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酯化、精制、聚合二个过程,其特征是在酯化反应中,用八到十二碳醇与丙烯酸反应制备降凝剂的单体-丙烯酸辛酯和丙烯酸癸酯,酯化反应温度为90~110℃,并用对羟基苯甲醚作阻聚剂,用沸程为80~120℃的汽油作携水剂,用浓度为98%(重量)的硫酸作催化剂,反应时间6小时,在聚合反应中,用丙烯酸十二酯分别与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反应,得到可用于润滑油降凝剂的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和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癸酯的共聚物,聚合反应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聚合温度为95℃,聚合时间为6小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聚合反应中,制备上述两种共聚物所用的单体比例是1.丙烯酸十二酯 10~30%(重量)丙烯酸辛酯 90~70%(重量)2.丙烯十二酯 25~45%(重量)丙烯癸酯 75~55%(重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用本方法制得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可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具有显著的降凝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八至十二碳醇作原料,用与丙烯酸反应后的酯类作聚合单体,并采用两种单体共聚,反应时间短,工艺条件灵活,可调整聚合物侧链平均碳数,共聚产物可适应不同润滑油降凝要求。文档编号C08F220/18GK1034001SQ8710830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7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87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郭意厚, 徐惠英, 钱炜, 陆伟华 申请人: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作润滑油降凝剂的正构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酯化、精制、聚合二个过程,其特征是:在酯化反应中,用八到十二碳醇与丙烯酸反应制备降凝剂的单体--丙烯酸辛酯和丙烯酸癸酯,酯化反应温度为90~110℃,并用对羟基苯甲醚作阻聚剂,*沸程为80~120℃的汽油作携水剂,用浓度为98%(重量)的硫酸作催化剂,反应时间6小时,在聚合反应中,用丙烯酸十二酯分别与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反应,得到可用于润滑油降凝剂的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和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癸酯的共聚物,聚合反应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聚合温度为95℃,聚合时间为6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意厚徐惠英钱炜陆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