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及蒸汽储能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46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及蒸汽储能方法,包括连通管道、储能罐与平衡罐,储能罐内设置有将储能罐分隔呈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的隔板,第一内腔内设置有将第一内腔分隔呈上层腔室与下层腔室的滤网,上层腔室与第二内腔互相连通,第二内腔与平衡罐之间通过连通管道互相连通,储能罐外接有进气管道、抽气管道、排污管道与第一水位传感器,进气管道与下层腔室连通,抽气管道与第二内腔连通,排污管道与下层腔室连通,平衡罐外接有排水管道与第二水位传感器,排水管道与平衡罐的下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衡罐会自适应调节储能罐的液面高度,从而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能够将无用间歇性蒸汽化为可用连续性蒸汽,使蒸汽充分利用,更节能环保。更节能环保。更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及蒸汽储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及蒸汽储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铁冶金厂在生产中冷却时间歇性冲水冷却,产生大量的间歇性放散蒸汽,高温高压的波动蒸汽直接排放,造成大量的余热浪费。一般制药厂采用蒸汽发生器进行消毒灭菌,同样是间歇性放散蒸汽消毒之后便直接排空。除此之外,食品行业、纺织印染、生物化工、制药行业、洗涤行业等工业生产行业以及其他行业里都会利用蒸汽进行供热、生产等用途,继而会产生大量的非连续性蒸汽,不再利用直接排空。
[0003]一些利用蒸汽或产生蒸汽的设备由于其不连续工作而产出放散蒸汽。例如高温高压蒸汽冲洗设备每次运作至少10分钟以上,间歇式运转导致蒸汽冲洗完只能排放。例如蒸汽干燥机在长期运作过程会不定期产生大量水蒸气和有机物质。这些蒸汽设备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不仅浪费巨大,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包括连通管道、储能罐与平衡罐,储能罐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储能罐分隔呈互相连通的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第一内腔内设置有滤网,滤网将第一内腔分隔呈上层腔室与下层腔室,上层腔室与第二内腔互相连通,第二内腔与平衡罐之间通过连通管道互相连通,储能罐外接有进气管道、抽气管道、排污管道与第一水位传感器,进气管道与下层腔室连通,抽气管道与第二内腔连通,排污管道与下层腔室连通,第一水位传感器的上下两端口分别与储能罐的上层腔室、下层腔室连通,平衡罐外接有排水管道与第二水位传感器,排水管道与平衡罐的下部连通,第二水位传感器的上下两端口分别与平衡罐的上部、下部连通,排污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排污阀,抽气管道上设置有抽气阀,排水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排水阀。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气管道外接在储能罐的顶部上方且进气管道的内管口依序穿过上层腔室、滤网与下层腔室连通,抽气管道外接在储能罐的顶部上方且与第二内腔连通,排污管道外接在储能罐的底部下方且与下层腔室连通。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储能罐与平衡罐均呈纵向竖立设置,连通管道水平设置在储能罐与平衡罐之间。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储能罐与平衡罐的尺寸大小相同。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连通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储能罐的第二内腔的底部、平衡罐的底部连通。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方法,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0011](1)开始工作前,即初始状态下,储能罐的第二内腔里的干净水的液面A与平衡罐里的干净水的液面B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抽气阀、电磁排水阀、电磁排污阀关闭,储能罐和平衡罐中气体压力相等且处于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从而保证充气放气时有足够的空间裕度;
[0012](2)开始充气,将参与工作后的间歇性废蒸汽汽水混合物通过进气管道充入到储能罐的下层腔室内,下层腔室内的干净水和蒸汽经过滤网进入上层腔室,杂质则被滤网阻挡在下层腔室内,在储能罐内的汽水分离后,气体存储于储能罐中,储能罐的第二内腔里的干净水经过连通管道进入平衡罐,此时液面A下降,液面B上升,当储能罐内的气压达到抽气阀设定的压力值时,打开抽气阀进行抽气;
[0013](3)开始工作后,自适应调节有三种工况:
[0014]进气管道截面处的质量流量为m1,抽气管道截面处的质量流量为m2:
[0015]a.当进气管道继续充气,且m1>m2时,液面A继续下降,储能罐的第二内腔里的剩余干净水经过连通管道进入平衡罐,液面B继续上升,从而保证稳定抽气,即保证储能罐中压力稳定;
[0016]b.当进气管道继续充气,但m1<m2时,此时储能罐内的气体压力不足以支撑平衡罐的液面高度,液面B下降,平衡罐里的干净水通过连通管道进入储能罐,液面A上升,从而保证稳定抽气,即保证储能罐中压力稳定;
[0017]c.当进气管道停止进气,储能罐中气体压力瞬间减小,此时自适应调节情况与工况b相同。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包括连通管道、储能罐与平衡罐,储能罐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储能罐分隔呈互相连通的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第一内腔内设置有滤网,滤网将第一内腔分隔呈上层腔室与下层腔室,上层腔室与第二内腔互相连通,第二内腔与平衡罐之间通过连通管道互相连通,储能罐外接有进气管道、抽气管道、排污管道与第一水位传感器,进气管道与下层腔室连通,抽气管道与第二内腔连通,排污管道与下层腔室连通,第一水位传感器的上下两端口分别与储能罐的上层腔室、下层腔室连通,平衡罐外接有排水管道与第二水位传感器,排水管道与平衡罐的下部连通,第二水位传感器的上下两端口分别与平衡罐的上部、下部连通,排污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排污阀,抽气管道上设置有抽气阀,排水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排水阀,该设置具有以下优点:
[0020]一、依靠储能罐与平衡罐之间的瞬时压差和液面高度来保证稳定抽气,当抽气管道的抽气质量流量不足以满足要求时,平衡罐会自适应提高储能罐液面高度,稳定其气体压力;当抽气管道的抽气质量流量超过所需时,平衡罐会自适应降低储能罐液面高度,从而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能够将无用间歇性蒸汽化为可用连续性蒸汽,使得蒸汽热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造成过度浪费;
[0021]二、原理通俗易懂,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有很强的经济效益,平衡罐体积大高度高,有稳定的工作裕度;
[0022]三、用途范围广泛,抽出的连续蒸汽可用于发电、增压回收再重复利用等等,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25]附图标注:1进气管道,2电磁排污阀,3排污管道,4储能罐,41第一内腔,411上层腔室,412下层腔室,42第二内腔,5滤网,6连通管道,7平衡罐,8排水管道,9电磁排水阀,10第一水位传感器,11抽气管道,12抽气阀,13隔板,14第二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7]参阅图1与2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包括连通管道6、储能罐4与平衡罐7,储能罐4内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将储能罐4分隔呈互相连通的第一内腔41与第二内腔42,第一内腔41内设置有滤网5,滤网5将第一内腔41分隔呈上层腔室411与下层腔室412,上层腔室411与第二内腔42互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管道、储能罐与平衡罐,储能罐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储能罐分隔呈互相连通的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第一内腔内设置有滤网,滤网将第一内腔分隔呈上层腔室与下层腔室,上层腔室与第二内腔互相连通,第二内腔与平衡罐之间通过连通管道互相连通,储能罐外接有进气管道、抽气管道、排污管道与第一水位传感器,进气管道与下层腔室连通,抽气管道与第二内腔连通,排污管道与下层腔室连通,第一水位传感器的上下两端口分别与储能罐的上层腔室、下层腔室连通,平衡罐外接有排水管道与第二水位传感器,排水管道与平衡罐的下部连通,第二水位传感器的上下两端口分别与平衡罐的上部、下部连通,排污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排污阀,抽气管道上设置有抽气阀,排水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排水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道外接在储能罐的顶部上方且进气管道的内管口依序穿过上层腔室、滤网与下层腔室连通,抽气管道外接在储能罐的顶部上方且与第二内腔连通,排污管道外接在储能罐的底部下方且与下层腔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储能罐与平衡罐均呈纵向竖立设置,连通管道水平设置在储能罐与平衡罐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储能罐与平衡罐的尺寸大小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储能罐的第二内腔的底部、平衡罐的底部连通。6.一种自适应调节的蒸汽储能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峰李廷可马婧媛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