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袋夹抱组件及物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37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吨袋夹抱组件及物料装置,包括第一夹抱组件和第二夹抱组件;所述第一夹抱组件包括第一夹抱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抱板底部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端部设置第一挡条;所述第二夹抱组件包括第二夹抱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抱板底部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端部设置第二挡条;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组成吨袋的底面托举组件;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技术效果如下:通过两侧夹抱组件、底面托举组件和前后两个端面的阻挡组件同时发力,在能够实现平稳夹抱举升情况下,不会刺破吨袋,为吨袋在周转、检验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自动化挪动提供了基础。检验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自动化挪动提供了基础。检验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自动化挪动提供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吨袋夹抱组件及物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或颗粒物料
,特别是一种吨袋夹抱组件及物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粉末类或颗粒类物料,尤其是具有高流动性的粉末类或颗粒类物料,如磷酸铁锂粉末或颗粒,在生产、周转、检验及物流运输环节,经常会用到吨袋进行包装,填充粉末类或颗粒类物料后的吨袋重量通常在300

600kg,重量很大。一方面因其高流动性、不易定型,在周转、检验及物流运输环节需要大量人力,若在运输时不能使吨袋保持相对方正,批量运输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通过现有的机械辅助抓手挪动吨袋时,要么因力量不足导致无法举升吨袋,要么因抓举力度过大导致刺破吨袋或挪动吨袋后,吨袋形状变得没有规则,导致后续吨袋无法正常使用,于是,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吨袋设置挂耳的方式,通过人工将吨袋的挂耳悬挂后进行挪动,工作效率较低,采用该方式同样存在吨袋变形的技术缺陷。综上,在高流动性的粉末类物料吨袋的生产、周转、检验及物流运输环节还存在无法克服的技术障碍和缺陷,工作效率低,吨袋不易定型。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吨袋夹抱组件及物料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吨袋夹抱组件及物料装置,通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组成吨袋的底面托举组件,并同时通过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前端面和后端面进行阻挡,实现对吨袋的垂直托举且不会刺破吨袋。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吨袋夹抱组件。/>[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吨袋物流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吨袋夹抱组件,包括第一夹抱组件和第二夹抱组件;
[0008]所述第一夹抱组件包括第一夹抱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抱板底部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端部设置第一挡条;
[0009]所述第二夹抱组件包括第二夹抱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抱板底部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端部设置第二挡条;
[0010]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组成吨袋的底面托举组件;
[0011]在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
[0012]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夹抱板和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连接处设置第三挡条,在所述第二夹抱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连接处设置第四挡条。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条、第二挡条、第三挡条和第四挡条的截面均为圆角处理的矩形。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条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挡条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表面贴合。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0016]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设置第三通孔,所述第四固定块设置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之间;
[0018]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第五限位环和第六限位环,所述第三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五限位环和第六限位环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第七限位环和第八限位环,所述第四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七限位环和第八限位环之间。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杆;所述第六限位环和第八限位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杆。
[0020]优选地,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轨道及升降平台;
[0021]所述第一夹抱板和所述第二夹抱板分别通过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
[0022]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
[0023]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缸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槽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导轨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抱板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缸驱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一导轨槽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夹抱板移动;
[0024]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缸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槽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导轨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抱板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缸驱动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导轨槽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夹抱板移动。
[0025]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原理,为实现上述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吨袋物流装置,包括第一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吨袋夹抱组件。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如下:
[0027](1)第一夹抱板和第二夹抱板组成吨袋的两侧夹抱组件,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组成吨袋的底面托举组件,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组成吨袋前后两个端面的阻挡组件,通过两侧夹抱组件、底面托举组件和前后两个端面的阻挡组件同时发力,通过平面、弧面及柱面实现对吨袋的夹抱,在能够实现平稳夹抱举升情况下,不会刺破吨袋,为吨袋在周转、检验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自动化挪动提供了基础。
[0028](2)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端部分别设置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所述第一挡条和所述第一弧形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即第一挡条和第一弧形板相配合形程了对吨袋底部的托举,第一挡条能有效阻止吨袋下滑;所述第二挡条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即第二挡条和第二弧形板相配合形程了对吨袋底部的托举,第二挡条能有效阻止吨袋下滑。
[0029](3)因第一弧形板端部和第二弧形板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夹抱板和第二夹抱板之间的距离,在夹抱过程中,即使吨袋底部被改变形状后,也不会自第一弧形板端部和第
二弧形板端部之间掉落,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形成了对吨袋底部的有效托举,且不会刺破吨袋。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夹抱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夹抱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夹抱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夹抱组件的升降平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专利技术吨袋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7]其中,1、第一夹抱组件;11、第一夹抱板;12、第一弧形板;13、第一挡条;14、第三挡条;2、第二夹抱组件;21、第二夹抱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吨袋夹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抱组件和第二夹抱组件;所述第一夹抱组件包括第一夹抱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抱板底部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端部设置第一挡条;所述第二夹抱组件包括第二夹抱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抱板底部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端部设置第二挡条;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组成吨袋的底面托举组件;在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吨袋夹抱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抱板和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连接处设置第三挡条,在所述第二夹抱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连接处设置第四挡条。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吨袋夹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条、第二挡条、第三挡条和第四挡条的截面均为圆角处理的矩形。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吨袋夹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条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挡条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表面贴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吨袋夹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设置第三通孔,所述第四固定块设置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吨袋夹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何小彪张广博赵庆辉叶俊瞿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