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冷却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33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储能电池冷却盘,口琴管冷却板中的进、出水道在口琴管中横向间隔设置,在冷却板的上端朝向冷却板的两面,分别设有每个进水道的进水孔和每个出水道的出水孔,进水孔是通向冷却板一面的一排通孔,出水孔是通向冷却板另一面的一排通孔;在冷却板的下端设有长条状的回流器,所述回流器和间隔板之间形成回流通道;上边框内部空间被冷却板分割为进水集水腔和出水集水腔,分别连接冷却动力系统的进、出水口;上边框的两端封堵。本发明专利技术冷却盘并行设置的进、出水集水腔,以及多路独立的单循环冷却水道,解决了冷却板横向和纵向上温度不均衡的问题。运行可靠,结构简单,极大地降低了对冷却动力系统的总功率要求,极大地降低了投资。极大地降低了投资。极大地降低了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8039434 A等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冷却板具有的,由于冷却介质在各水道中多次循环所造成的冷却板横向上温度不均衡问题。其次,间隔设置的进、出水道,使同一纵向位置的相邻水道中的冷却介质温度互补——在进水道进水孔处的低温对应着出水道出水孔处的高温,进水道中部的次低温对应着出水道中部的次高温,进水道远离进水孔处的中低温对应着出水道远离出水孔处的中低温,这种对应互补的温度搭配,使得冷却板在水道纵向上的温度也达到均衡。解决了公告号为CN 216354409 U和CN 210092289 U等专利文件所提供的冷却板在水道纵向上温度不均衡的问题。同时,由上边框中并行设置的进、出水集水腔,以及多路独立的单循环冷却水道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冷却盘,运行可靠,结构简单,极大地降低了对冷却动力系统的总功率要求,极大地降低了投资。
[0010]为了改善所述的冷却盘各出水道的回流,使某一条进水道的冷却水流出进水道后,回流到其相邻的出水道,可以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回流器设置成锯条状,其面向进、出水道的一面设有与各进、出水道对应的齿口,所述齿口的宽度等于相邻进、出水道之间的距离,所述分流回流器的齿尖指向各相应进、出水道的中心。
[0011]为了进一步改善回流效果,可以把所述锯条状分流回流器的齿口做成圆弧形,圆弧形齿口的相交处,形成指向各相应进、出水道中心的齿尖。
[0012]根据所述冷却盘具体尺寸的宽窄,可以将所述若干块冷却板沿同一平面平行排列,组成一块较大的冷却板;冷却盘的上边框相应地增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r/>[0014]图2是冷却板的上端部和封堵条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冷却板的端部放大图。
[0016]图4是冷却板下端部和回流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7]图5是本专利技术上边框的立体结构图之1。
[0018]图6是本专利技术上边框的立体结构图之2。
[0019]图中有:冷却板1,上表面101、下表面102,口琴管103、纵向竖筋104,进水孔105 和出水孔106,齿口107、齿尖108;上边框21、冷却板安装口211、进水集水腔212、出水集水腔213;下边框22、左边框23、右边框24;承重托梁3,封堵条4,回流器5,进水口6,出水口7。
实施方式
[0020]见图1,图1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背侧。本实施例的储能电池冷却盘,包括三块矩形长条状的口琴管冷却板1和上边框21、下边框22、左边框23、右边框24四个边框,以及冷却板背侧的五条承重托梁3。三块冷却板1沿同一平面横向平行排列,固定安装在四个边框内侧;冷却板1背侧的承重托梁3两端固定在左边框23、右边框24上;上边框21上设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
[0021]见图2和3,口琴管冷却板1,是挤压成型的板状铝型材,铝型材的上表面101、下表面102均是平行、光滑、平整的面板,面板之间的板体中设置有一排纵向的口琴管103,所述口琴管103就是由纵向竖筋104在两个面板之间的空间中,分隔而成的一排纵向的平行通道,这些纵向平行通道构成口琴管冷却板1的进、出水道。
[0022]在本实施例在冷却板1的上、下两端部,将各口琴管103之间的纵向竖筋104铣去,使各纵向竖筋104均短于冷却板1的面板,从而在冷却板1的两端部,各形成一个长槽状的横向空腔;其中,上端的横向空腔用于嵌装并焊接封堵条4,铝制的封堵条4嵌入冷却板1的上端横向空腔后,与其密封焊接,使每个口琴管103的前端与冷却板1外部之间、相邻的口琴管103前端之间均实现密封;如图4,冷却板1下端的横向空腔较深,用于嵌装、焊接回流器5,并形成冷媒回流通道。
[0023]在冷却板1的上端部,每一个口琴管103的前部,靠近封堵条4的位置,朝向冷却板1的两个表面,分别设有每个进水道的进水孔105 和每个出水道的出水孔106;进水孔105是通向下表面102的一排通孔,出水孔106是通向上表面101的一排通孔;即冷却板1上的每一个口琴管103的前部都开有一个通孔,相邻的两个口琴管103的通孔方向相反,分别朝向冷却板1的两面。
[002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回流器5是长条状、锯条形,嵌入并焊接在冷却板1下端的长槽状的横向空腔内,回流器5的厚度等于口琴管103的高度,其长度等于一块冷却板1上一排口琴管横向的总宽度;回流器5嵌入后,在其与各纵向竖筋104之间均留有空隙,以形成冷媒回流通道;回流器5朝向进、出水道的一面,设置成多个圆弧形的齿口107,各齿口与各进、出水道对应;圆弧形齿口107的宽度等于相邻水道之间的距离,齿口107的相交处形成指向各相应水道中心的齿尖108,以使某一条进水道的冷却水流出后,回流到其相邻的两条出水道。
[0025]如图5和6所示,本实施例的上边框21为方柱状的中空铝型材,其四个侧面中,从内侧面向里设有冷却板安装口211,所述冷却板1的上端部插入该安装口211中,并与上边框21密封焊接固定;上边框21内部空间被冷却板1分隔为两个部分,其中,连通冷却板进水孔105的是进水集水腔212,连通冷却板出水孔106的是出水集水腔213,所述进水集水腔212设有连接冷却动力系统的进水口6,出水集水腔213设有连接冷却动力系统的出水口7。所述进水集水腔212、出水集水腔213的两端焊接、封堵,内部形成密闭的不渗水、不漏气、可承受10kg水压的密闭水路,除了连通进水口6和进水孔105,或者连通出水口7和出水孔106外,不与外界连通。
[0026]下边框22和左边框23、右边框24,也均为方柱状的中空铝型材,里侧面均设有5mm深度的向内的冷却板安装槽,冷却板插入所述安装槽与边框镶嵌固定。
[0027]冷却盘的四个边框之间45角度拼角,采用内置的直角转角接头连接;直角转角接头插入相邻的边框中,用螺钉固定。
[0028]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盘,还在冷却板1的背面设置了托撑件,即设置5条承重托梁3,承重托梁3两端分别固定在左边框23、右边框24上。这样,储能电池的重力,主要由承重托梁3和边框来承担,减小了冷却板1为抵抗储能电池重力的机械强度要求,进一步的减小冷却板1的面板厚度,提高散热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焊接均为钎焊,请见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本申请人的前期专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冷却盘,包括矩形长条状的口琴管冷却板和上、下、左、右四个边框,所述冷却板固定安装在四个边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的进、出水道在口琴管中横向间隔设置,在冷却板的上端朝向冷却板的两面,分别设有每个进水道的进水孔和每个出水道的出水孔,进水孔是通向冷却板一面的一排通孔,出水孔是通向冷却板另一面的一排通孔;在所述冷却板的下端设有长条状的回流器,回流器的厚度等于各进、出水道的高度,其长度等于冷却板上一排进、出水道的宽度;在冷却板的下端,各相邻的进、出水道之间的纵向隔条均短于冷却板的面板,在冷却板的下端部形成一个长槽状的横向空腔,所述回流器嵌入并封堵该空腔,并在所述回流器和间隔板之间形成回流通道;所述上边框为中空的型材,其一个侧面设有冷却板安装口,冷却板插入所述安装口并与上边框密封固定,上边框内部空间被冷却板分割为两个部分,其中,连通冷却板进水孔是进水集水腔,连通冷却板出水孔是出水集水腔,所述进、出水集水腔分别设有连接冷却动力系统的进、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岳明
申请(专利权)人:宏管热交换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