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筒式热转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142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转印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辊筒式热转印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筒,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筒,所述第二矩形筒位于第一矩形筒的右侧,所述第一矩形筒的上表面和第二矩形筒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磁铁对空心铁块的吸力,使导热辊筒能对驱动辊筒上的转印膜进行按压,并通过电加热管对转印膜进行加热,当该热转印设备突然断电时,由于电磁铁对空心铁块的吸力消失,使导热辊筒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使导热辊筒与转印膜分离,从而防止该热转印设备突然断电时,因导热辊筒的余温仍对转印膜进行加热,而导致转印膜被烫坏。而导致转印膜被烫坏。而导致转印膜被烫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筒式热转印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热转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辊筒式热转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转印加工通过热转印机一次加工(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精美的图案转印在产品表面,成型后油墨层与产品表面溶为一体,逼真漂亮,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目前,市面上的辊筒式热转印设备,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7671690U所公开的一种滚轴式热转印装置,大多通过驱动辊筒使转印膜和布料一起移动,并通过加热辊筒,使转印膜上的团能连续的转运在布料上。但当热转印设备突然停电时,由于加热辊与转印膜之间并未分离,进而使加热辊的余温仍对转印膜进行加热,并且,热转印设备停电后,转印膜停止移动,从而导致转印膜被加热辊的余温烫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市面上的辊筒式热转印设备,大多通过驱动辊筒使转印膜和布料一起移动,并通过加热辊筒,使转印膜上的团能连续的转运在布料上。但当热转印设备突然停电时,由于加热辊与转印膜之间并未分离,进而使加热辊的余温仍对转印膜进行加热,并且,热转印设备停电后,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筒式热转印设备,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筒(2),所述支撑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筒(3),所述第二矩形筒(3)位于第一矩形筒(2)的右侧,所述第一矩形筒(2)的上表面和第二矩形筒(3)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第一矩形筒(2)的右侧和第二矩形筒(3)的左侧均开设有圆孔(5),所述圆孔(5)的内壁和第一矩形筒(2)内壁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辊筒(7),所述顶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铁块(10),所述空心铁块(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11),所述电加热管(11)的表面贴合设置有导热辊筒(12),所述导热辊筒(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3),所述第二轴承(13)的表面和空心铁块(10)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所述第一矩形筒(2)的右侧和第二矩形筒(3)的左侧均开设有条形孔(15),所述条形孔(15)的内壁与导热辊筒(12)的表面接触,所述导热辊筒(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6),所述第一矩形筒(2)的右侧和第二矩形筒(3)的左侧均与限位环(16)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一矩形筒(2)内壁的前后两侧和第二矩形筒(3)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8),所述电磁铁(18)位于空心铁块(10)的下方,所述第一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道海周靖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海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