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机车转向架旁承漏油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90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机车转向架旁承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解决机车转向架旁承漏油的装置,包括架设在转向架上的旁承外座,旁承外座内设置有旁承内座,旁承内座内设置有滚柱座,滚柱座内转动设置有滚柱,滚柱与滚柱座之间设置有润滑油,滚柱的顶部连接有旁承板,旁承板位于旁承内座的上方,旁承内座的外壁环绕固定有密封圈座,密封圈座与旁承内座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旁承板接触,旁承内座上开设有回油道,回油道的一端与密封空间连通,另一端旁承内座的内腔连通。增设回油道,使密封圈座积存的润滑油回流到旁承内座内,防止密封圈座处出现漏油的情况,还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使用,使润滑油得到充分利用。到充分利用。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机车转向架旁承漏油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机车转向架旁承
,具体为一种解决机车转向架旁承漏油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下图1所示为某型机车转向架旁承装置,包括架设在转向架上的旁承外座,旁承外座内设置有旁承内座,旁承内座内设置有滚柱座,滚柱座内转动设置有滚柱,滚柱与滚柱座之间设置有润滑油,滚柱的顶部连接有旁承板,旁承板位于旁承内座的上方,旁承内座的外壁环绕固定有密封圈座,密封圈座内设置与密封圈;然而此种结构还是会出现漏油情况,具体表现在,旁承装置产生的润滑油流入密封圈座内,时间一长,密封圈座内灌满润滑油,导致其内的润滑油还是会从密封圈座处向外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机车转向架旁承漏油的装置,增设回油道,使密封圈座积存的润滑油回流到旁承内座内,防止密封圈座处出现漏油的情况,还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使用,使润滑油得到充分利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解决机车转向架旁承漏油的装置,包括架设在转向架上的旁承外座,所述旁承外座内设置有旁承内座,所述旁承内座内设置有滚柱座,所述滚柱座内转动设置有滚柱,所述滚柱与所述滚柱座之间设置有润滑油,所述滚柱的顶部连接有旁承板,所述旁承板位于所述旁承内座的上方,所述旁承内座的外壁环绕固定有密封圈座,所述密封圈座与所述旁承内座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旁承板接触,所述旁承内座上开设有回油道,所述回油道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空间连通,另一端所述旁承内座的内腔连通。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旁承装置产生的润滑油向外泄漏时会流入密封圈座内,而密封圈座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道重新回到旁承内座内,避免了密封圈座集满润滑油出现泄漏的情况,有效防止密封圈座处出现漏油的情况,还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使用,使润滑油得到充分利用。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油道与密封空间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密封圈座内底部的上方,保证密封空间内的润滑油只能通过回油道流回旁承内座内,避免密封圈座出现其他位置的油泄漏。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座的内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密封圈座内底部的高度靠近回油道逐渐降低,对密封圈座的润滑油具有导向作用,将润滑油快速导入回油道内,有效避免润滑油在密封圈座内积存,进一步提高防漏油效果。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旁承内座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回油间隙,使旁承内座顶部流出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间隙流入密封空间内,然后再将润滑油导会至旁承内座内,使泄漏的润滑油能充分流入密封空间内进行回流。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旁承板的底部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的顶部适配在所述密封槽内。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密封槽的径向宽度,所述密封圈通过自身形变过盈配合在所述密封槽内,提高密封圈与旁承板之间的密封强度,并稳定密封圈的位置,使密封圈与旁承内座之间形成稳定回油间隙,避免润滑油从密封圈与旁承板接触位置泄漏,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座处的防漏油效果。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旁承装置产生的润滑油向外泄漏时会流入密封圈座内,而密封圈座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道重新回到旁承内座内,避免了密封圈座集满润滑油出现泄漏的情况,有效防止密封圈座处出现漏油的情况,还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使用,使润滑油得到充分利用。
[0013]2、密封圈座内底部的高度靠近回油道逐渐降低,对密封圈座的润滑油具有导向作用,将润滑油快速导入回油道内,有效避免润滑油在密封圈座内积存,进一步提高防漏油效果。
[0014]3、密封圈的外圈与旁承内座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回油间隙,使旁承内座顶部流出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间隙流入密封空间内,然后再将润滑油导会至旁承内座内,使泄漏的润滑油能充分流入密封空间内进行回流。
[0015]4、密封圈通过自身形变过盈配合在密封槽内,提高密封圈与旁承板之间的密封强度,并稳定密封圈的位置,使密封圈与旁承内座之间形成稳定回油间隙,避免润滑油从密封圈与旁承板接触位置泄漏,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座处的防漏油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旁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解决机车转向架旁承漏油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19]图中,1

旁承外座,2

旁承板,3

旁承内座,4

滚柱,5

润滑油,6

滚柱座,7

密封圈,8

密封圈座,9

回油道,10

回油间隙,11

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解决机车转向架旁承漏油的装置,包括架设在转向架上的旁承外座1,旁承外座1内设置有旁承内座3,旁承内座3内设置有滚柱座6,滚柱座6内转动设置有滚柱4,滚柱4与滚柱座6之间设置有润滑油5,滚柱4的顶部连接有旁承板2,旁承板2位于旁承内座3的上方,旁承内座3的外壁环绕固定有密封圈座8,密封圈座8与旁承内座3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设置有密封圈7,密封圈7与旁承板2接触,旁承内座3上开设有回油道9,回油道9的一端与密封空间连通,另一端旁承内座3的内腔连通,旁承装置产生的润滑油向外泄漏时会流入密封圈座8内,而密封圈座8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道9重新回到旁承内座3内,避免了密封圈座8内集满润滑油出现泄漏的情况,有效防止密封圈座8处出现漏油的情况,还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使用,使润滑油得到充分利用;具体实施时,为提高润滑
油的回油效率,旁承内座3的外壁沿着密封圈座8的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回油道9,通过多个回油道9使泄漏的润滑油回流到旁承内座3内,提高回流效率,避免回流速率慢导致润滑油集满密封圈座8出现泄漏的情况。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回油道9与密封空间连通的一端位于密封圈座8内底部的上方,密封圈座8的内底部倾斜设置,密封圈座8内底部的高度靠近回油道9逐渐降低,对密封圈座8的润滑油具有导向作用,将润滑油快速导入回油道9内,有效避免润滑油在密封圈座8内积存,进一步提高防漏油效果。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密封圈7的外圈与旁承内座3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回油间隙10,使旁承内座3顶部流出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间隙10流入密封空间内,然后再将润滑油导会至旁承内座3内,使泄漏的润滑油能充分流入密封空间内进行回流。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旁承板2的底部开设有密封槽11,密封圈7的顶部适配在密封槽11内,密封圈7的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机车转向架旁承漏油的装置,包括架设在转向架上的旁承外座(1),所述旁承外座(1)内设置有旁承内座(3),所述旁承内座(3)内设置有滚柱座(6),所述滚柱座(6)内转动设置有滚柱(4),所述滚柱(4)与所述滚柱座(6)之间设置有润滑油(5),所述滚柱(4)的顶部连接有旁承板(2),所述旁承板(2)位于所述旁承内座(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旁承内座(3)的外壁环绕固定有密封圈座(8),所述密封圈座(8)与所述旁承内座(3)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内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与所述旁承板(2)接触,所述旁承内座(3)上开设有回油道(9),所述回油道(9)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空间连通,另一端所述旁承内座(3)的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机车转向架旁承漏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建中任时国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中力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