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90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灌溉装置,包括控制箱、蓄水池、供水泵、过滤器、搅拌器和压力罐,蓄水池一侧设有供水泵,供水泵上设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过滤器、第二止水阀和压力罐,过滤器和压力罐之间并联有连接支管,连接支管上依次设有进水阀、搅拌器和止水阀,压力罐的右侧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上设有若干阀门,每个阀门上均连接有一根滴灌管,每根滴灌管的右端均连接在集流管上,集流管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泄压阀,本装置可以单独更换堵塞的滴灌管,节省成本,可通过滴料口向搅拌器内加入农药、液态肥,经过搅拌器与水充分混合后进行灌溉,减少污染的同时减少浪费。减少污染的同时减少浪费。减少污染的同时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灌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我国已逐渐应用喷灌、滴灌、微喷等灌溉系统来代替传统的灌溉方式,其中滴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现有的滴灌系统分为地表滴灌系统和地埋滴灌系统,地埋地灌系统将滴灌管铺设于地下,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日晒可延长滴灌管的使用寿命,可减少滴灌管的铺设和回收工作,降低劳动成本。
[0003]但地埋管道由于泥土吸入和植物根系侵入也会减少滴灌管的使用寿命,地埋管道一次性更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太高;另外滴灌可添加农药、液态肥、水溶性肥料等一起灌溉作物,但现有灌溉系统一般都将其直接加入水源或供水箱中,容易造成浪费和污染,此为现有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式灌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地埋式灌溉装置,包括控制箱、蓄水池、供水泵、过滤器、搅拌器和压力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一侧设有供水泵,所述供水泵上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过滤器、第二止水阀和压力罐,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压力罐之间并联有连接支管,连接支管上依次设有进水阀、搅拌器和止水阀,所述压力罐的右侧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设有若干阀门,每个所述阀门上均连接有一根滴灌管,每个所述滴灌管的右端均连接在集流管上,所述集流管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泄压阀。
[0007]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供水泵一侧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底端固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网。
[0008]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集流管上也设有若干个阀门。
[0009]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回流管道通向蓄水池,且回流管道的管道口高于水面。
[0010]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搅拌器上设有滴料口。
[0011]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进水阀、止水阀、泄压阀和第二止水阀均为电磁阀。
[0012]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电磁阀、供水泵、搅拌器和压力罐与控制箱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装置设有分流管和集流管,在两者之间埋设若干根滴灌管,且两者与每根滴灌管均为可拆卸连接,当滴灌管因泥土吸入和植物根系侵入而堵塞时,可以单独更换堵塞的滴灌管,节省人力,节省成本。
[0015]2)本装置中分流管和集流管上设有若干个控制滴灌管供水的阀门,还设有压力罐,通过逐个开关阀门,根据压力罐上压力表的变化可以简单判断各个滴灌管的堵塞状况。
[0016]3)本装置中还设有进水阀、搅拌器和止水阀,搅拌器上设有滴料口,可以通过滴料口向搅拌器内均匀加入农药、液态肥等,经过搅拌器与水充分混合后进行灌溉,减少污染的同时减少浪费。
[0017]4)回流管道上设有泄压阀,停止灌溉前先打开泄压阀,可以降低滴灌管内负压,减少泥土吸入。
[0018]5)蓄水池为露天蓄水池,挖设在农田旁边,方便农田排涝,方便储存雨水,进一步降低灌溉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管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箱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正常灌溉时水流走向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加入农药或液态肥时的水流走向示意图。
[0023]图中,1、蓄水池;2、供水泵;21、供水管;22、过滤箱;3、过滤器;4、连接管道;41、第二止水阀;5、分流管;51、阀门;6、压力罐;7、连接支管;71、进水阀;72、搅拌器;73、止水阀;8、滴灌管;9、集流管;91、泄压阀;92、回流管道;10、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式灌溉装置,包括控制箱10、蓄水池1、供水泵2、过滤器3、搅拌器72和压力罐6,所述蓄水池1一侧设有供水泵2,供水泵上设有连接管道4。
[0026]连接管道4上依次设有过滤器3、第二止水阀41和压力罐6,所述过滤器3和所述压力罐6之间并联有连接支管7,连接支管7上依次设有进水阀71、搅拌器72和止水阀73,当供水泵供水灌溉时,第二止水阀41打开,进水阀71和止水阀73关闭,搅拌器不工作,只供水灌溉,当灌溉同时施加农药或肥料时,第二止水阀41关闭,进水阀71和止水阀73打开,搅拌器运行工作,将水中混入农药或肥料,然后进行灌溉。
[0027]所述压力罐6的右侧通过连接管道4连接有分流管5,所述分流管5上设有若干阀门51,每个阀门上都可拆卸的连接有一根滴灌管8,每根滴灌管的右端又都可拆卸的连接在集流管9上,滴灌管埋设在农田里,当其中一根滴灌管长时间使用因泥土吸入或植物根系侵入而堵塞时,可以单独更换堵塞的滴灌管,不用大面积更换灌溉装置,节省人力,节省成本。
[0028]因为分流管5和集流管9上都设有若干个阀门,可以单独关闭或打开某根滴灌管的供水,所以通过逐个开关阀门,根据压力罐上压力表的变化可以简单判断各个滴灌管的堵
塞状况。
[0029]所述集流管9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道92,回流管道上设有泄压阀91,所述回流管道9通向蓄水池1,且回流管道的管道口高于水面,停止灌溉前先打开泄压阀91,可以降低滴灌管8内的负压,减少泥土吸入。在进行灌溉前,打开所有阀门51和泄压阀91,进行短暂的供水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冲刷滴灌管内吸入的泥土,减少堵塞的发生,增加滴灌管的使用寿命。
[003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供水泵2一侧连接有供水管21,供水管底端固定有过滤箱22,过滤箱22内设有过滤网,经过多层过滤,避免蓄水池中的泥土等杂质进入滴灌管造成堵塞。
[003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器72上设有滴料口,可以通过滴料口向搅拌器内均匀加入农药、液态肥等,经过搅拌器与水充分混合后进行灌溉,减少污染的同时减少浪费。
[003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水阀71、止水阀73、泄压阀91和第二止水阀41均为电磁阀,电磁阀、供水泵2、搅拌器72和压力罐6与控制箱1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箱结合手动阀门控制灌溉装置进行日常灌溉。
[0033]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灌溉装置,包括控制箱、蓄水池、供水泵、过滤器、搅拌器和压力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一侧设有供水泵,所述供水泵上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过滤器、第二止水阀和压力罐,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压力罐之间并联有连接支管,连接支管上依次设有进水阀、搅拌器和止水阀,所述压力罐的右侧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设有若干阀门,每个所述阀门上均连接有一根滴灌管,每根所述滴灌管的右端均连接在集流管上,所述集流管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泄压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泵一侧连接有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波白雪峰刘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田节水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