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下中分带绿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03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8
本实用新提供了一种高架下中分带绿化结构,素土压实层、种植土层、第一营养土层由下至上依次填充在路牙之间,石笼设置在第一营养土层上,第二营养土层填充在石笼之间,植物生长灯固定在石笼上且植物生长灯上覆盖有遮光板,第一营养土层和第二营养土层上设有灌木地被,滴灌管埋设在第一营养土层和第二营养土层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能够通过滴灌管给灌木地被进行持续性的灌溉,另一方面植物生长灯能够在夜间最大限度给苗木提供植物急需的光源,且通过遮光板的设置,既不影响行车安全,又产生了景观亮化的作用,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和建成后效果,因此保证了苗木生长状况良好,景观绿化效果良好。果良好。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下中分带绿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景观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分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中分带,也就是中间绿化带,一般日照时长,夏季光照时长0

1小时/天,冬季光照时长1

3小时/天。
[0003]通过对高架下中分带绿地光照分析,高架桥下的中分带绿地上,光照基本被高架遮挡殆尽,中分带光照强度甚至低于城市密林,因此在植物选择上只能考虑阴性较强的植物种类,适宜的灌木地被植物种类有:罗汉松、鸡爪槭、黄金枸骨、海桐、大叶黄杨、南天竹、小叶女贞、小蜡、十大功劳、洒金珊瑚、日本桃叶珊瑚和八角金盘。藤本植物:常春藤、中华常春藤、忍冬、金银花、中国地锦、美国地锦、络石和扶芳藤。草坪和地被植物:麦冬、沿阶草、玉簪、吉祥草和万年青。
[0004]常见高架桥下中分带苗木死亡率高,主要因为无光照、缺水、种植土不达标等原因,导致灌木和小乔木无法成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保证高架桥下苗木存活的高架下中分带绿化结构。
[0006]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一种高架下中分带绿化结构,包括素土压实层、种植土层、石笼、第一营养土层、第二营养土层、滴灌管、灌木地被、植物生长灯和遮光板,所述素土压实层、种植土层、第一营养土层由下至上依次填充在路牙之间,所述石笼设置在第一营养土层上,所述第二营养土层填充在石笼之间,所述植物生长灯固定在石笼上且植物生长灯上覆盖有遮光板,所述第一营养土层和第二营养土层上设有灌木地被,所述滴灌管埋设在第一营养土层和第二营养土层中。
[0007]进一步,所述石笼以两侧路牙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
[0008]进一步,所述素土压实层的压实度大于80%。
[0009]进一步,所述滴灌管在营养土层中深埋至少0.15米,滴灌管之间的间距为150

200mm。
[0010]进一步,所述石笼下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中铺设有钢筋层。
[0011]进一步,所述石笼中设置抛光卵石。
[0012]进一步,所述石笼的顶面伸出水平及竖直设置的钢筋,所述植物生长灯固定在钢筋上。
[0013]进一步,所述遮光板面向灌木地被并与水平面形成15夹角。
[0014]有益效果:本技术在高架桥下中分带绿化结构的土层中设置了滴灌管,并在绿化结构上设置植物生长灯及其遮光板,一方面能够通过滴灌管给灌木地被进行持续性的灌溉,另一方面植物生长灯能够在夜间最大限度给苗木提供植物急需的光源,且通过遮光
板的设置,既不影响行车安全,又产生了景观亮化的作用,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和建成后效果,因此保证了苗木生长状况良好,景观绿化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分带绿化结构的断面图;
[0016]图2为图1中植物生长灯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石笼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9]实施例:一种高架下中分带绿化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素土压实层1、种植土层2、石笼4、第一营养土层5、第二营养土层8、滴灌管6、灌木地被7、植物生长灯14和遮光板13。素土压实层1、种植土层2、第一营养土层5由下至上依次填充在两侧路牙之间,石笼4以两侧路牙的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两组,设置在第一营养土层5上。第二营养土层8填充在石笼4之间,第一营养土层5和第二营养土层8上设有灌木地被7,滴灌管6埋设在第一营养土层5和第二营养土层8中。灌木地被7种植的是耐阴的植物,罗汉松、鸡爪槭、黄金枸骨、海桐球、常春藤、红叶石楠和兰花三七。
[0020]其中,素土压实层1的压实度大于80%,种植土层2厚300mm。营养土层5中的滴灌管6选用直径为6mm的PE管,在营养土层中深埋至少0.15米,滴灌管6之间的间距为150mm。
[0021]如图3所示,石笼4下依次设有C25混凝土层3,混凝土层3中铺设有钢筋层9,其中的钢筋直径为10mm,间距150mm。石笼4中设置直径50

80mm的抛光卵石10。
[0022]如图2所示,石笼4的顶面伸出水平钢筋11及竖直钢筋12,水平钢筋11及竖直钢筋12用于固定植物生长灯14,为植物生长灯14供电的强电线15顺序穿过石笼4、第二营养土层8、第一营养土层5、种植土层2、素土压实层1。植物生长灯14上覆盖遮光板13,遮光板13与水平钢筋11形成15夹角,使得植物生长灯14的辐射范围能够覆盖第一营养土层5和第二营养土层8上的灌木地被7苗木。
[0023]上述中分带绿化结构实施时,将建筑垃圾清除,素土夯实,放置种植土并压实,实施C25钢筋混凝土石笼4基础,放置石笼4墙,然后种植土覆盖,实施滴灌线路铺设和滴灌安装并通水测试,最后实施乔灌木种植。施工技术方面,石笼4实现了装配式施工,场外制作,场内安装施工,施工简单,速度快。养护上,植物后期管养和石笼4的养护简单。
[0024]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下中分带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素土压实层(1)、种植土层(2)、石笼(4)、第一营养土层(5)、第二营养土层(8)、滴灌管(6)、灌木地被(7)、植物生长灯(14)和遮光板(13),所述素土压实层(1)、种植土层(2)、第一营养土层(5)由下至上依次填充在路牙之间,所述石笼(4)设置在第一营养土层(5)上,所述第二营养土层(8)填充在石笼(4)之间,所述植物生长灯(14)固定在石笼(4)上且植物生长灯(14)上覆盖有遮光板(13),所述第一营养土层(5)和第二营养土层(8)上设有灌木地被(7),所述滴灌管(6)埋设在第一营养土层(5)和第二营养土层(8)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下中分带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4)以两侧路牙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下中分带绿化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三毛谈宏生熊林强周广惠李敏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