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桩基护筒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机械成孔较多,但是机械成孔后并不能及时完成钢筋笼安装与混凝土浇筑,在此期间孔桩防护不到位带来的安全隐患较为严重,如何能有效做好孔桩防护,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桩基护筒多为钢护筒,以桩位中心为圆形,根据护筒半径在土上定出护筒位置,然后施加压力将护筒埋入土里,且护筒的顶端高出地面,用于保护孔口,后续还需另外再人为焊接或搭接护栏实现进一步防护,不能做到一体化、整体周转使用,施工繁琐,而且,实际施工现场,桩孔周围土体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会影响防护效果,导致护栏等结构易松动;另外,当后续桩孔钢筋笼安装后,传统的桩基护筒结构不能辅助其定位,钢筋笼容易出现偏位问题,影响后续施工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桩基护筒装置,通过一种与井筒臂旋转连接的可折叠防护网片实现成孔后的孔桩有效防护,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基护筒装置,解决了传统桩基护筒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筒(1)、防护网片(2)、中间旋转轴(3)、钢筋笼定位卡箍(4);两片呈半圆形的防护网片(2)分别安装在中间旋转轴(3)两侧,中间旋转轴(3)可拆卸安装在护筒(1)顶部,防护网片(2)组成的圆形的直径大于护筒(1)直径,护筒(1)直径大于桩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1)壁厚8mm,护筒(1)直径比桩孔直径大200mm,护筒(1)顶部高出地面不少于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片(2)厚度为5mm。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筒(1)、防护网片(2)、中间旋转轴(3)、钢筋笼定位卡箍(4);两片呈半圆形的防护网片(2)分别安装在中间旋转轴(3)两侧,中间旋转轴(3)可拆卸安装在护筒(1)顶部,防护网片(2)组成的圆形的直径大于护筒(1)直径,护筒(1)直径大于桩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1)壁厚8mm,护筒(1)直径比桩孔直径大200mm,护筒(1)顶部高出地面不少于2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鸿川,王云松,陈花,张月,龚路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