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89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包括机架、电控箱、椭圆形循环轨道、若干个产品治具、捋线机构、左切线机构、左剥线机构、右切线机构、右剥线机构、左搓线机构、右搓线机构、下料机构、NG收集盒和良品收集盒,椭圆形循环轨道架设在机架上,产品治具均匀分布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上,捋线机构、左切线机构、左剥线机构、右切线机构、右剥线机构、左搓线机构、右搓线机构、下料机构依次分布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侧边;切线、剥线、搓线全部自动完成并自动分料、定位压紧及来料检测,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不易弄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小,良品率高,有效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有效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有效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的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方壳保险丝上有两根引脚,在接线时要把引脚先剥线再搓线,剥线前还要把线切开,就目前来说,引脚的切线、剥线、搓线都是完全人工手动完成的,人工一步一步操作,每根单独完成,这种人工手动分步操作单独完成的方式可以满足一定的生产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人工手动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易弄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大,良品率低,无法有效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动操作、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不易弄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小、良品率高、有效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的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人工手动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易弄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大、良品率低、无法有效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包括机架、电控箱、椭圆形循环轨道、若干个产品治具、捋线机构、左切线机构、左剥线机构、右切线机构、右剥线机构、左搓线机构、右搓线机构、下料机构、NG收集盒和良品收集盒,所述电控箱设于机架底部,所述椭圆形循环轨道架设在机架上,所述若干个产品治具均匀分布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上,所述捋线机构、左切线机构、左剥线机构、右切线机构、右剥线机构、左搓线机构、右搓线机构、下料机构依次分布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侧边,所述NG收集盒、良品收集盒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末端且正对着下料机构。
[0006]优选的,还包括若干个分线机构,所述分线机构包括分线前后滑台气缸、分线上下滑台气缸、L型连接板、一组分线叉和分线叉固定板,所述分线上下滑台气缸通过L型连接板活动设置在分线前后滑台气缸上,所述一组分线叉对称设置在分线叉固定板,所述分线叉固定板固定在分线上下滑台气缸上。
[0007]优选的,所述椭圆形循环轨道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压紧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捋线机构包括捋线滑台气缸、L型架、夹爪气缸、一对捋线夹和捋线感应器,所述L型架设于捋线滑台气缸上,所述夹爪气缸设于L型架前端,所述一对捋线夹对称设置在夹爪气缸上,所述捋线感应器设置在捋线夹上且与夹爪气缸信号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左切线机构与右切线机构结构完全一样且包括带刹车的切线伺服电机、切线传动丝杆、切线上下滑台气缸、切线竖直导轨、切线夹子气缸、动切刀、静切刀和水平切线电缸,所述切线伺服电机通过安装架设置在水平切线电缸上方,所述切线竖直导轨
固设在安装架上,所述切线上下滑台气缸滑动设置在切线竖直导轨上,所述切线传动丝杆顶部与切线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底部与切线上下滑台气缸连接,所述切线夹子气缸设置在切线上下滑台气缸上,所述动切刀设置在切线夹子气缸的气杆上,所述静切刀设置在切线竖直导轨下部且位于动切刀正下方。
[0010]优选的,所述左剥线机构与右剥线机构结构完全一样且包括带刹车的剥线伺服电机、剥线传动丝杆、剥线上下滑台气缸、剥线竖直导轨、剥线夹子气缸、动剥线夹、静剥线夹和水平剥线电缸,所述剥线伺服电机通过竖直架设置在水平剥线电缸上方,所述剥线竖直导轨固设在竖直架上,所述剥线上下滑台气缸滑动设置在剥线竖直导轨上,所述剥线传动丝杆顶部与剥线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底部与剥线上下滑台气缸连接,所述剥线夹子气缸设置在剥线上下滑台气缸上,所述动剥线夹设置在剥线夹子气缸的气杆上,所述静剥线夹设置在剥线竖直导轨下部且位于动剥线夹正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左搓线机构与右搓线机构结构完全一样且包括搓线水平电缸、L型支架、上搓线气缸、底部带锯齿的上搓线板、上搓线导轨、下搓线气缸、顶部带锯齿的下搓线板和上搓线导轨,所述L型支架设置在搓线水平电缸上,所述上搓线气缸、下搓线气缸分别设置在L型支架一侧,所述上搓线导轨、下搓线导轨分别设置在L型支架另一侧,所述上搓线板、下搓线板分别对应滑动设置在上搓线导轨、下搓线导轨上且分别对应与上搓线气缸、下搓线气缸的气杆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驱动电缸、工型架和下料夹爪,所述工型架设置在下料驱动电缸上,所述下料夹爪设置在工型架一端。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切线、剥线、搓线全部自动完成并自动分料、定位压紧及来料检测,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不易弄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小,良品率高,有效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分线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定位压紧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捋线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左切线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中左剥线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中左搓线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中下料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一种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包括机架1、电控箱2、椭圆形循环轨道3、若干个产品治具4、捋线机构5、左切线机构6、左剥线机构7、右切线机构8、右剥线机构9、左搓线机构10、右搓线机构11、下料机构12、NG收集盒13和良品收集盒14,所述电控箱2设于机架1底部,所述椭圆形循环轨道3架设在机架1上,所述若干个产品治具4均匀分
布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3上,所述捋线机构5、左切线机构6、左剥线机构7、右切线机构8、右剥线机构9、左搓线机构10、右搓线机构11、下料机构12依次分布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3侧边,所述NG收集盒13、良品收集盒14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3末端且正对着下料机构12,人工把产品从料盒中取出放到产品治具内,也可以配置机械手或机器人完成,产品治具通过循环轨道输送向前到不同工位处,先捋线,因为线可能会弯曲不直,捋线后方便后续操作,捋线完成后再进行左引脚切线、剥线,右引脚切线剥线,最后进行左引脚搓线、右引脚搓线,搓线完成后通过下料机构自动完成下料,良品和NG分开放。
[0024]如图2所示,还包括若干个分线机构,所述分线机构包括分线前后滑台气缸、分线上下滑台气缸、L型连接板、一组分线叉和分线叉固定板,所述分线上下滑台气缸通过L型连接板活动设置在分线前后滑台气缸上,所述一组分线叉对称设置在分线叉固定板,所述分线叉固定板固定在分线上下滑台气缸上,在进行捋线、切线、剥线、搓线时都需要把左右引脚分开。
[0025]如图3所示,所述椭圆形循环轨道3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压紧机构,定位压紧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电控箱(2)、椭圆形循环轨道(3)、若干个产品治具(4)、捋线机构(5)、左切线机构(6)、左剥线机构(7)、右切线机构(8)、右剥线机构(9)、左搓线机构(10)、右搓线机构(11)、下料机构(12)、NG收集盒(13)和良品收集盒(14),所述电控箱(2)设于机架(1)底部,所述椭圆形循环轨道(3)架设在机架(1)上,所述若干个产品治具(4)均匀分布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3)上,所述捋线机构(5)、左切线机构(6)、左剥线机构(7)、右切线机构(8)、右剥线机构(9)、左搓线机构(10)、右搓线机构(11)、下料机构(12)依次分布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3)侧边,所述NG收集盒(13)、良品收集盒(14)设置在椭圆形循环轨道(3)末端且正对着下料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分线机构,所述分线机构包括分线前后滑台气缸、分线上下滑台气缸、L型连接板、一组分线叉和分线叉固定板,所述分线上下滑台气缸通过L型连接板活动设置在分线前后滑台气缸上,所述一组分线叉对称设置在分线叉固定板,所述分线叉固定板固定在分线上下滑台气缸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循环轨道(3)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压紧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捋线机构(5)包括捋线滑台气缸(51)、L型架(52)、夹爪气缸(53)、一对捋线夹(54)和捋线感应器(55),所述L型架(52)设于捋线滑台气缸(51)上,所述夹爪气缸(53)设于L型架(52)前端,所述一对捋线夹(54)对称设置在夹爪气缸(53)上,所述捋线感应器(55)设置在捋线夹(54)上且与夹爪气缸(53)信号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壳保险丝引脚自动剥线搓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切线机构(6)与右切线机构(8)结构完全一样且包括带刹车的切线伺服电机(61)、切线传动丝杆(62)、切线上下滑台气缸(63)、切线竖直导轨(64)、切线夹子气缸(65)、动切刀(66)、静切刀(67)和水平切线电缸(68),所述切线伺服电机(61)通过安装架设置在水平切线电缸(68)上方,所述切线竖直导轨(64)固设在安装架上,所述切线上下滑台气缸(63)滑动设置在切线竖直导轨(64)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永川林伟强丁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国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