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94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电芯模块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隔热结构设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之间,隔热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第一硅胶件、具有第二空腔的胶件以及用于隔热的第二硅胶件。第一硅胶件、胶件和第二硅胶件分别粘贴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相对的内侧面上,胶件覆设于第二硅胶件周围,使得第二硅胶件嵌设于第二空腔中;第一硅胶件覆设于胶件周围,使得第一硅胶件嵌设于第一空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硅胶片、电芯结构胶和隔热硅胶片组合而成的三层嵌套结构,以解决目前技术中无法适应电芯呼吸;同时在隔热结构与电芯之间采用双面背胶固定,增强了电芯之间的稳定性,使得车辆发生碰撞后,位于箱体内的电芯不会产生移位。电芯不会产生移位。电芯不会产生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热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容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日益提高,热失控风险呈现上升趋势。当电池模组内的某一电芯发生热失控时,会释放大量的热;当热量传递到邻近的电芯,会使热失控蔓延并形成连锁反应,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电动车辆的电池模组热失控速度过快,会造成人员来不及撤离,无法保证安全性。
[0003]在新能源
,若干电芯排列在一起组成电芯束一起供能,在相邻电芯之间通常设置有隔热绝缘防火的保护装置。因为电芯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膨胀收缩,即所谓电芯呼吸效应。当电芯循环充放电而膨胀时,间隔件难以保证两个电芯之间的各处位置受力均匀。因此,电芯膨胀时容易出现变形,会影响电芯的电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电芯膨胀还会挤压间隔件,导致隔热性能变差,因此电芯之间也需要布置隔热缓冲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充放电过程中,其隔热结构难以适应电芯呼吸,且有利于解决电芯结构轻量化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所述电芯模块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
[0006]所述隔热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之间,所述隔热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第一硅胶件、具有第二空腔的胶件以及用于隔热的第二硅胶件;
[0007]所述第一硅胶件、所述胶件和所述第二硅胶件分别粘贴于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相对的内侧面上,所述胶件覆设于所述第二硅胶件周围,使得所述第二硅胶件嵌设于所述第二空腔中;
[0008]所述第一硅胶件覆设于所述胶件周围,使得所述第一硅胶件嵌设于所述第一空腔中。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硅胶件为隔热硅胶片,采用发泡硅胶材质,所述第二硅胶件两侧分别设有双面背胶,使得所述第二硅胶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所述相对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胶件为具有热传导性能的结构胶,其下端与所述第二硅胶件的上端相接触,所述胶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硅胶件的下端相接触。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硅胶件为具有耐磨性能的硬质硅胶片,所述第一硅胶件两侧分别设有双面背胶,使得所述第一硅胶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
二电芯所述相对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硅胶件、所述胶件和所述第二硅胶件的厚度均相等,当粘贴于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相对的内侧面上后,使得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硅胶件、所述胶件和所述第二硅胶件处于同一平面上。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模块设于箱体内,所述箱体包括纵梁、固定钢板和侧面防护板。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纵梁是由所述箱体从底部向上一体成型的纵梁支架,所述固定钢板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并压紧所述电芯模块。
[001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面防护板垂直于所述纵梁设置、并与所述固定钢板固定连接,使得所述侧面防护板在所述电芯模块的Y轴方向个若干并排堆叠的所述电芯模块提供固定支撑。
[001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模块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内侧面固定连接,以配合所述固定钢板,使得若干并排堆叠的所述电芯模块在所述箱体的Z轴方向予以固定。
[001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芯的一侧设有所述隔热结构,所述第一电芯通过所述隔热结构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使得若干并排堆叠的所述电芯模块在X轴方向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0018]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电芯三层结构的最里层的第二硅胶件采用的材料是发泡硅胶,它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和较低的导热系数,同在实现整车的轻量化方面,也能做出一定的贡献;中间的电芯结构胶采用是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它具有高弹性和优异的粘结强度,可以满足电芯间的“呼吸作用”;最外层的硅胶片采用的硬质硅胶,它的硬度达到邵氏硬度60HA,主要起到了尺寸限位的作用。当电芯循环充放电而发生膨胀时,隔热结构可以对电芯进行约束,使得电芯能够受力均匀,有利于电芯性能发挥,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避免电芯之间的隔热体被挤压,使得隔热性能得到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与电芯模块完成组装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4为显示本技术的隔热结构、电芯模块与箱体之间的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0024]元件标号说明
[0025]电芯模块1、第一电芯11、第二电芯12;
[0026]隔热结构2、第一硅胶件21、第一硅胶件第一面211、第一硅胶件第二面212、胶件22、胶件第一面221、胶件第二面222、第二硅胶件23、第二硅胶件第一面231、第二硅胶件第二面232、第一空腔24、第二空腔25;
[0027]箱体3、纵梁31、固定钢板32、侧面防护板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29]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0]请参阅图1和图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所述电芯模块(1)包括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2)设于所述第一电芯(11)和所述第二电芯(12)之间,所述隔热结构(2)包括具有第一空腔(24)的第一硅胶件(21)、具有第二空腔(25)的胶件(22)以及用于隔热的第二硅胶件(23);所述第一硅胶件(21)、所述胶件(22)和所述第二硅胶件(23)分别粘贴于所述第一电芯(11)和所述第二电芯(12)相对的内侧面上,所述胶件(22)覆设于所述第二硅胶件(23)周围,使得所述第二硅胶件(23)嵌设于所述第二空腔(25)中;所述第一硅胶件(21)覆设于所述胶件(22)周围,使得所述第一硅胶件(21)嵌设于所述第一空腔(2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硅胶件(23)为隔热硅胶片,采用发泡硅胶材质,所述第二硅胶件(23)两侧分别设有双面背胶,使得所述第二硅胶件(23)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11)和所述第二电芯(12)所述相对的内侧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件(22)为具有热传导性能的结构胶,其下端与所述第二硅胶件(23)的上端相接触,所述胶件(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硅胶件(21)的下端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芯模块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件(21)为具有耐磨性能的硬质硅胶片,所述第一硅胶件(21)两侧分别设有双面背胶,使得所述第一硅胶件(21)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11)和所述第二电芯(12)所述相对的内侧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芯模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嘉迁黄锡运章驰威杨坤郭鹏童成操向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耀宁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