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散热系统及作业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753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散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液压油散热系统及作业机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液压油箱、循环泵和散热器,循环泵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的高温区域连通,散热器通过第一油管与循环泵的出油口连接,散热器通过第二油管与液压油箱相连通,用于将降温后的液压油送回液压油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单独增加循环泵从液压油箱的高温区域直接吸油,从而避免了液压系统在动作换向时产生的回油换向对散热器造成的冲击,提高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高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高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油散热系统及作业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油散热系统及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0002]散热器是一种热量散发的装置,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能够将机器场所的热量及时地散发出去,防止热量积聚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有效保证机器的安全和正常工作。
[0003]目前,在工程机械领域,工程机械普遍应用液压系统进行驱动和控制,而良好的散热系统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为解决高温问题一般采用把泵送系统的换向阀组回油部分接回散热器,使热的液压油经过散热器冷却后再回油箱,以使整个液压系统的油温控制在系统和各动力元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泵送系统在动作换向时会产生换向回油冲击,频繁的回油冲击会造成散热器壳体结构件焊缝开裂漏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油散热系统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采用换向阀组在动作换向时产生的换向回油冲击损伤散热器的缺陷。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
[0006]液压油箱;
[0007]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油箱的高温区域连通;
[0008]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通过第一油管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散热器通过第二油管与所述液压油箱相连通,用于将降温后的液压油送回所述液压油箱。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还包括驱动件、冷却泵、散热风扇和冷却马达,所述冷却泵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冷却泵与所述冷却马达连接,且用于向所述冷却马达泵输送液压油,以驱动所述冷却泵,所述散热风扇朝向所述散热器设置,所述冷却马达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所述冷却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散热风扇,以通过所述散热风扇产生流经所述散热器的气流。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还包括输油工作泵,所述输油工作泵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输油工作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所述输油工作泵的出油口连接有工作装置。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所述循环泵、冷却泵和输油工作泵为共轴连接的三联齿轮泵。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还包括主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及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箱中,用于检测所述液压油箱中液压油的温度,所述循环泵连接于所述液压油箱的高温区域,所述主控制器能够在散热转速大于设定转速时调整所述驱动件向所述冷却马达输送液压
油的压力,从而降低所述冷却马达的转速,以使所述散热转速低于或等于所述设定转速。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所述冷却泵和所述冷却马达之间设置有控制阀,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阀通讯连接,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泵向所述冷却马达输送液压油的压力。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所述驱动件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三联齿轮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三联齿轮泵,所述主控制器还与所述发动机通讯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所述发动机通过主油泵与所述三联齿轮泵传动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所述冷却马达为变量液压马达,变量液压马达包括排量控制油缸和电比例控制阀,电比例控制阀控制排量控制油缸,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比例控制阀的电流,控制变量液压马达的排量以调节所述散热风扇的转速。
[0017]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液压油散热系统。
[0018]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通过单独增加外循环冷却管路,通过循环泵从液压油箱的高温区域直接吸油,将散热器与循环泵连接,从而形成了液压油箱

循环泵

散热器

液压油箱一条闭合的液压油循环冷却路径,提高了冷却效率,散热器无需再接入现有技术中泵送系统换向阀组回油部分,从而避免了液压系统在动作换向时产生的回油换向对散热器造成的冲击,提高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001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包括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液压油散热系统。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液压油散热系统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的结构框架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液压油箱;2、循环泵;3、散热器;4、第一油管;5、第二油管;6、冷却泵;7、冷却马达;8、输油工作泵;9、主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现有技术中,作业机械通常采用油缸作为主要工作机构的执行元件,在这种液压系统中,油缸大小腔面积比为常见的近似2:1。当油缸不动作时,回油油量为泵的额定流量;当油缸大腔进油,小腔回油,系统的回油流量为泵额定流量的1/2;当油缸小腔进油,大腔回油,系统的回油流量为泵额定流量的2倍,如果将散热器接到回油上,因系统流量的变化很大,不仅散热器需要选额定流量为系统最大流量的散热器,而且因流量变化范围大,冲击大,散热器很容易损坏。
[0026]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液压油散热系统及作业机械。
[0027]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循环泵2和散热器3。
[0028]其中,循环泵2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1的高温区域连通,散热器3通过第一油管4与循环泵2的出油口连接,散热器3通过第二油管5与液压油箱1相连通,用于将降温后的液压油送回液压油箱1。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增加外循环冷却管路,由于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跟进入其本体液压油的流量和温度有关,在流量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循环泵2从液压油箱1的高温区域直接吸油,将散热器3与循环泵2连接,从而形成了液压油箱1

循环泵2

散热器3

液压油箱1一条闭合的液压油循环冷却路径,提高了冷却效率,散热器3无需再与现有技术中泵送系统换向阀组回油部分连接,回油部分直接导入液压油箱1,从而避免了液压系统在动作换向时产生的回油换向对散热器3造成的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1);循环泵(2),所述循环泵(2)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油箱(1)的高温区域连通;散热器(3),所述散热器(3)通过第一油管(4)与所述循环泵(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散热器(3)通过第二油管(5)与所述液压油箱(1)相连通,用于将降温后的液压油送回所述液压油箱(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冷却泵(6)、散热风扇和冷却马达(7),所述冷却泵(6)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冷却泵(6)与所述冷却马达(7)连接,且用于向所述冷却马达(7)泵输送液压油,以驱动所述冷却泵(6),所述散热风扇朝向所述散热器(3)设置,所述冷却马达(7)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所述冷却马达(7)用于驱动所述散热风扇,以通过所述散热风扇产生流经所述散热器(3)的气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油工作泵(8),所述输油工作泵(8)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输油工作泵(8)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箱(1)连接,所述输油工作泵(8)的出油口连接有工作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2)、冷却泵(6)和输油工作泵(8)为共轴连接的三联齿轮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