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螺径式水力碎浆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412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螺径式水力碎浆机转子,包括转芯、螺旋叶片、齿形叶片三部分;三螺旋叶片采用等螺距变螺径结构,螺径沿转芯向下均匀增大;底部均匀分布三个环形叶片,叶片采用齿形构造。该转子广泛运用于废纸再利用的碎浆过程中,具有节约电能、降低水耗、对纤维损伤作用弱、对杂质破碎作用小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造纸行业中废纸再利用过程的碎浆所用设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变螺径式水力碎浆机转子
技术介绍
碎浆是废纸再利用的第一步,水力碎浆机是最常用的碎解设备,而转子则是碎浆机的关键部件,其结构直接影响到碎浆机的能耗和碎浆效果。随着环境保护对节约能源要求的提高,以及二次纤维利用率的增加和对二次纤维回用品质要求的提高,转子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力碎浆机是利用转子叶片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机械作用,以及转子旋转引起的浆料间上下流动而产生的强烈湍流以使废纸得以碎解,主要有低浓水力碎浆和高浓水力碎浆两种。碎浆浓度在8 %以下的低浓碎浆主要依靠转子机械剪切作用力,对纤维切断损伤作用和对杂质破碎作用剧烈,降低了纤维回用品质,也不利于后续的处理工续;同时电耗、水耗也较高。碎浆浓度在8%以上甚至是12% 18%的高浓度碎浆除节水、节电、提高废纸的碎解效率以外,强烈的摩擦、揉搓作用和较弱的剪切作用,能有效提高碎解浆的质量,因此中高浓碎浆是废纸制浆的发展方向。但研究表明浆料在浓度超过10%时流动性变差,浆料不能充分循环甚至产生沿转芯的"打旋"现象,导致浆料碎解效率低下,这是高浓度水力碎浆机设计的难点。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螺径式水力碎浆机转子,包括转芯(1)、螺旋叶片(2)、齿形叶片(3)三部分,其特征在于:三个螺旋叶片(2)螺旋环绕在圆柱形转芯上(1),螺旋叶片(2)采用等螺距、变螺径结构;并在转芯(1)锥形底盘上设置有三个齿形叶片(3);所述齿形叶片(3)为带有齿纹的环形叶片;螺旋叶片(2)的螺距为转芯直径的3倍,螺径D由方程***确定,螺径沿转芯由槽体直径的1/3向下均匀增大到槽体直径的1/2;其中D↓[1]为启始端转子外缘直径,D↓[2]为末端转子外缘直径,H为叶片总高度,h为要确定螺径的转子外缘上某点在转芯轴线上的投影距启始端的高度,而槽体直径D↓[3]由所需有效容积Ve算出D↓[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邕文王艳万金泉张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