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89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在口腔形成不溶于唾液的凝胶层,在胃pH环境中几乎不释放。采用无水吞服的方式服用,方便无苦味,口感良好,无不良异味;在结肠及小肠的pH值环境快速释放,达到药物治疗的有效浓度,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提供优良的掩味效果的同时,又可以保证药物的快速释放,保证药物的有效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弥补了现有制剂在服用口感、携带便捷性、目标人群服药依从性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同时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药品
,具体涉及一种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小檗碱是从小檗科、芸香科等植物中提取的异喹啉类原小檗碱型生物碱,临床常用其盐酸盐,盐酸小檗碱片作为一种甲类非处方药有广泛的应用。
[0003]盐酸小檗碱已上市的剂型主要有片剂、颗粒剂,片剂对于儿童服药吞咽性存在困难,不适合儿童服用;而由于盐酸小檗碱自身味道极苦,颗粒剂并不能根本地掩盖其苦味,其不良的味觉体验以及一天2

3次的服药模式会影响患者依从性和临床应用,因而导致盐酸小檗碱制剂在临床应用方面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0004]现有已公开的掩味技术采用水不溶性高分子辅料对药物进行包衣处理,所选用的高分子辅料对pH不敏感,在人体内各种pH环境下几乎无差别化地释放,因而现有技术虽然保证了药物的释放并起到了一定的掩味效果,但仅适用于苦味、异味均较弱,且不在人体特定部位产生药效的药物的掩味。盐酸小檗碱味极苦,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可确定此药物在体内几乎不吸收且主要作用部位为肠道,属于低溶解度低渗透性药物,并且盐酸小檗碱的化学性质显示其在酸、碱以及氧化条件下均存在降解情况,故现有掩味技术无法有效掩盖其苦味,还会严重影响盐酸小檗碱在体内的药学性能。
[0005]CN107625742A和CN107625734A公开了一种无水吞服的掩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但上述两件专利的掩味技术针对的是头孢克圬、克拉霉素以及波尼松等味道仅为偏苦,且需要通过人体吸收进入血液才能产生药效的药物,专利中未提及药物释放是否存在pH敏感性。未提供盐酸小檗碱这类具有极度苦味,在人体内不吸收,仅在体内具有特定pH值的部位(肠道)产生药效的药品的掩味制剂技术。本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盐酸小檗碱制剂在口腔中形成凝胶层,刺激唾液分泌达到快速无水吞服的目的,且口感较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pH敏感性,仅在特定pH值的部位(肠道)快速释放药物,保证了制剂的疗效。
[0006]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所述制剂的包衣包括隔离层、掩味层以及顺滑层,所述隔离层的成分包括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聚维酮以及滑石粉,所述掩味层的成分包括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环糊精、滑石粉以及柠檬酸三乙酯,所述顺滑层的成分包括乙基纤维素、滑石粉以及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阿拉伯胶、明胶、海藻酸钠、硬脂酸镁。
[0007]由于盐酸小檗碱在体内吸收极少且作用部位在肠道,为了遮盖住其极苦的味道,保证药物在肠道中快速释放产生药效,应尽可能选用在口腔中形成不溶于唾液的凝胶层,在胃pH环境中稳定,但在肠道pH环境中可快速溶解的辅料为掩味层成膜材料。
[0008]乙基纤维素成膜性好,对于苦味比较强烈的药物,乙基纤维素掩味衣膜能达到良好的掩味功能但很难使药物快速而完全的释放。本专利技术采用乙基纤维素与一定比例的羟丙甲纤维素(pH敏感型致孔剂)进行掩味包衣,使得微丸在具备掩味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在特
定pH环境下可以快速释药的要求。
[0009]由于盐酸小檗碱在酸、碱以及氧化条件下均存在降解,在载药丸与掩味层中间增加隔离层,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制剂包括载药丸,所述载药丸的成分包括盐酸小檗碱、羟丙甲纤维素以及蔗糖丸芯。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制剂包括矫味物料,所述矫味物料的成分包括矫味剂、水果香精、滑石粉。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成分配比的重量份为5份羟丙甲纤维素、2份聚乙二醇、1~1.5份聚维酮以及9份滑石粉,所述掩味层成分配比的重量份为34~35份乙基纤维素、17~28份羟丙甲纤维素、1份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1~2份环糊精、1~1.5份滑石粉以及5~6份柠檬酸三乙酯,所述顺滑层成分配比的重量份为2.5~3.5份乙基纤维素、2.5~3份滑石粉以及12~20份卡波姆、0.2~0.5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阿拉伯胶、0.5份明胶、1份海藻酸钠、1~2份硬脂酸镁。
[0013]本专利技术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载药微丸的制备;
[0015]将盐酸小檗碱与羟丙甲纤维素配制成混悬液,选择流化床包衣,对蔗糖丸芯进行上药包衣;
[0016]S2、隔离层包制:
[0017]将隔离层处方中各辅料配制成为混悬液,选择流化床包衣,对载药丸进行隔离层包衣;
[0018]S3、掩味层包衣:
[0019]将掩味层处方中各辅料配制成为混悬液,选择流化床包衣,对隔离层微丸进行掩味层包衣;
[0020]S4、顺滑层包衣:
[0021]将顺滑层处方中各辅料配制成混悬液,选择流化床包衣,对掩味层微丸进行顺滑层包衣;
[0022]S5、矫味物料的制备:
[0023]将矫味剂、果味香精以及滑石粉按处方1:1、1:3、1:5的比例混合均匀,干燥后制得矫味颗粒;
[0024]S6、终混:
[0025]将顺滑层包衣微丸与矫味颗粒按处方1:1、1:2、1:4的比例进行混合;
[0026]S7、灌装:
[0027]采用颗粒灌装机进行成品的灌装。
[0028]进一步的,步骤S1中供液速度为12~25rpm,物料温度为40
±
5℃,雾化压力为1.0~1.5bar,水分为3%~5%。
[0029]进一步的,步骤S2中供液速度为12~16rpm,物料温度为40
±
5℃,雾化压力为1.0~1.5bar,水分为3%~5%。
[0030]进一步的,步骤S3中供液速度为12~20rpm,物料温度为35
±
5℃,雾化压力为1.0
~1.5bar,水分为3%~5%。
[0031]进一步的,步骤S4中供液速度为12~20rpm,物料温度为30
±
5℃,雾化压力为1.0~1.5bar,水分为3%~5%。
[0032]进一步的,步骤S5和S6中混合时间均为5~15min,混合速度均为3~20rpm。
[003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申请。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层包膜的工艺,使得药物在口腔中形成不溶于唾液的凝胶层,在胃pH环境中几乎不释放,超薄的包膜工艺在掩味的同时最小程度增加药丸尺寸和重量,便于药丸无水吞服的方式服用,方便无苦味,口感良好,无不良异味;在结肠及小肠的pH值环境快速释放,达到药物治疗的有效浓度,即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提供优良的掩味效果的同时,又可以保证药物的快速释放,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同时保证制剂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申请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37]图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在胃的pH值环境中120min释放率≤12%,在小肠不同位点pH值环境中120min的平均释放率>90%。2.一种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包衣包括隔离层、掩味层以及顺滑层,所述隔离层的成分为羟丙甲纤维素,所述掩味层的成分包括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以及胶黏剂,所述顺滑层的成分包括乙基纤维素、滑石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括载药丸,所述载药丸的成分包括盐酸小檗碱、羟丙甲纤维素以及蔗糖丸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括矫味物料,所述矫味物料的成分包括矫味剂和香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H敏感型盐酸小檗碱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成分配比的重量份为5份羟丙甲纤维素、2份聚乙二醇、1~1.5份聚维酮以及9份滑石粉,所述掩味层成分配比的重量份为34~35份乙基纤维素、17~28份羟丙甲纤维素、1份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1~2份环糊精1~1.5份滑石粉以及5~6份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元英朱海贝王叶晓旭许娟陶家武徐爱萍孙银秋袁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邦宇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