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98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指一种石墨烯面料,该石墨烯面料包括外表层、内表层和中间层,其中外表层和内表层均为毛圈组织层,中间层为平针组织层,外表层的编织纱线为第一石墨烯双股纱,第一石墨烯双股纱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锦纶纱线,内表层为第二石墨烯双股纱,第二石墨烯双股纱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纤维素纤维纱线,中间层由第三纱线编织而成,该面料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毛圈组织,增加了面料整体的蓬松度和厚度,并搭配石墨烯纱线,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外层采用石墨烯纱线和锦纶纱线编织,锦纶提高了面层耐磨性能,石墨烯纱线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效果,赋予面料一定的抗紫外性能。赋予面料一定的抗紫外性能。赋予面料一定的抗紫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指一种石墨烯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是一种可以用于纺织领域的新型多功能材料,其制成的石墨烯纤维相比天然纤维而言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抑菌抗菌效果,相比化学纤维具有更好的导电性,石墨烯纤维纺织的纱线和面料也逐渐成为生产多功能面料的首选。
[0003]但服装面料的保暖性不仅取决于纺织材料,还与其结构紧密相关,如何应用石墨烯纱线与其他纱线结合并搭配合理的编织结构以获得保暖效果优良的面料成为目前的保暖型面料的研究方向之一。另外,通过化学纤维纱线与天然纤维纱线的结合获得的既耐磨耐穿又亲肤舒适的面料也是一种多功能型面料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石墨烯面料,该石墨烯面料包括外表层、内表层和中间层,其中外表层和内表层均为毛圈组织层,中间层为平针组织层,所述外表层的编织纱线为第一石墨烯双股纱,所述第一石墨烯双股纱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锦纶纱线,所述内表层为第二石墨烯双股纱,所述第二石墨烯双股纱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纤维素纤维纱线,所述中间层由第三纱线编织而成。
[0005]优选的,该石墨烯面料的横向密度为32

36针/英寸,纵向密度为85

87路/英寸。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三纱线为涤纶中空纱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三纱线为锦纶中空纱线。
[0008]优选的,所述纤维素纤维纱线为棉纱或麻纱中的任一种。
>[0009]优选的,所述纤维素纤维纱线为莫代尔纱、莱赛尔纱、竹纤维纱或粘胶纱中的任一种。
[0010]优选的,所述锦纶纱线为抗紫外锦纶纱线。
[0011]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三纱线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中空涤纶纤维纱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3]1该面料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毛圈组织,增加了面料整体的蓬松度和厚度,并搭配石墨烯纱线,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
[0014]2面料的外层采用石墨烯纱线和锦纶纱线编织,一方面锦纶的耐磨性好,提高了面层耐磨性能,另一方面,石墨烯纱线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效果,赋予面料一定的抗紫外性能。
[0015]3面料的里层采用石墨烯纱线和纤维素纤维纱线,内层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吸湿性,使得穿着舒适。
[0016]4中间层采用中空纱线编织而成,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保暖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面料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8]第一石墨烯双股纱1,第二石墨烯双股纱2,第三纱线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石墨烯面料,该石墨烯面料包括外表层、内表层和中间层,其中外表层和内表层均为毛圈组织层,中间层为平针组织层,所述外表层的编织纱线为规格为80S/2的第一石墨烯双股纱1,所述第一石墨烯双股纱1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锦纶纱线,所述内表层为规格为80S/2的第二石墨烯双股纱2,所述第二石墨烯双股纱2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棉纱,所述中间层由第三纱线3规格为100D/72F中空涤纶编织而成,该石墨烯面料的横向密度为32针/英寸,纵向密度为85路/英寸。
[0022]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采用国家标准GB/T20944.3

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抗菌性定量测试,采用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洗涤方法,测试水洗30次后织物的抑菌率结果如下:大肠杆菌抑菌率98.5%,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9.1%。
[0023]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具有优良的抑菌性能。
[0024]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采用国家标准GB/T30127

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远红外发射率0.93,远红外辐射升温值(℃)5.2,符合技术要求,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石墨烯面料,该石墨烯面料包括外表层、内表层和中间层,其中外表层和内表层均为毛圈组织层,中间层为平针组织层,所述外表层的编织纱线为规格100S/2的第一石墨烯双股纱1,所述第一石墨烯双股纱1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锦纶纱线,所述内表层为规格100S/2的第二石墨烯双股纱2,所述第二石墨烯双股纱2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麻纱,所述中间层由第三纱线3规格为3100D/72F中空锦纶编织而成,该石墨烯面料的横向密度为36针/英寸,纵向密度为87路/英寸。
[0027]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采用国家标准GB/T20944.3

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抗菌性定量测试,采用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洗涤方法,测试水洗30次后织物的抑菌率结果如下:大肠杆菌抑菌率99.0%,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9.1%。
[0028]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具有优良的抑菌性能。
[0029]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采用国家标准GB/T30127

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远红外发射率0.91,远红外辐射升温值(℃)5.1,符合技术要求,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
[0030]实施例3
[003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石墨烯面料,该石墨烯面料包括外表层、内表层和中间层,其中外表层和内表层均为毛圈组织层,中间层为平针组织层,所述外表层的编织纱线为规格100S/2的第一石墨烯双股纱1,所述第一石墨烯双股纱1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抗紫外锦纶纱线,所述内表层为规格100S/2的第二石墨烯双股纱2,所述第二石墨烯双股
纱2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莫代尔纱线,所述中间层由第三纱线3规格为100D/72F三角中空涤纶纱线编织而成,该石墨烯面料的横向密度为36针/英寸,纵向密度为87路/英寸。
[0032]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采用国家标准GB/T20944.3

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抗菌性定量测试,采用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洗涤方法,测试水洗30次后织物的抑菌率结果如下:大肠杆菌抑菌率98.5%,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9.0%。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具有优良的抑菌性能。
[0033]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采用国家标准GB/T30127

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远红外发射率0.90,远红外辐射升温值(℃)5.1,符合技术要求,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
[0034]在防紫外线性能测试中,本实施例的石墨烯面料洗涤前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可达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面料,其特征在于:该石墨烯面料包括外表层、内表层和中间层,其中外表层和内表层均为毛圈组织层,中间层为平针组织层,所述外表层的编织纱线为第一石墨烯双股纱,所述第一石墨烯双股纱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锦纶纱线,所述内表层为第二石墨烯双股纱,所述第二石墨烯双股纱包括以加捻方式交缠的石墨烯纱线与纤维素纤维纱线,所述中间层由第三纱线编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面料,其特征在于:该石墨烯面料的横向密度为32

36针/英寸,纵向密度为85

87路/英寸。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天鑫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