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43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清洗不够严格,煮制时间不够充足,在食用时口味不一,无法保证产品的品质,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选用粽叶、南北两地糯米、红枣、枣花蜜以及马莲,备用;S2:预清理:对糯米中的杂质以及红枣中的次枣进行去除,对红枣进行清洗;S3:浸泡:将选用的南北两地糯米放入清水内进行浸泡,将红枣浸泡在枣花蜜内百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清洗较为严格,煮制时间较为充足,在食用时口味浓酽而绵长、甜糯而丰沛,闻之津生,食之胃开,保证了产品的品质,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生产
,尤其涉及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青塘蜜浸大枣粽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粽子,其特点是由糯米、大枣和蜂蜜等材料制成,口感香甜软糯,通常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食用。为能够对青塘蜜浸大枣粽的生产进行严格的标准化,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所以亟需一种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
[0003]但是,现有的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清洗不够严格,煮制时间不够充足,在食用时口味不一,无法保证产品的品质,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清洗不够严格,煮制时间不够充足,在食用时口味不一,无法保证产品的品质,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的缺点,而提出的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备料:选用粽叶、南北两地糯米、红枣、枣花蜜以及马莲,备用;
[0008]S2:预清理:对糯米中的杂质以及红枣中的次枣进行去除,对红枣进行清洗;
[0009]S3:浸泡:将选用的南北两地糯米放入清水内进行浸泡,将红枣浸泡在枣花蜜内百日;
[0010]S4:清洗:对泡好的南北两地糯米进行清洗,清洗的次数为三次及以上,再对粽叶以及马莲进行清洗,清洗的次数为三次;
[0011]S5:蒸煮:将洗好的粽叶以及马莲放入沸水中进行蒸煮;
[0012]S6:包扎:用两片或三片煮过的粽叶围成上宽下尖的圆锥形,放置一颗红枣到尖端处,然后将南北两地糯米放入圆锥体内,最后用马莲包紧;
[0013]S7:入锅:在锅底内放入短木条、竹条或洗净的苇根,上面铺一层苇叶,将包好的粽子一层层放好,上面再盖一层苇叶,苇叶上面放一夹箅,再用石板压在上面,然后加入冷水,水线超过夹箅;
[0014]S8:熟制:待锅烧至70

80℃时停火,半小时后再大火加热,大火加热后再焖制即可;
[0015]S9:真空包装:取出熟制后的粽子并对粽子进行真空包装;
[0016]S10:冷却包装:将真空包装的粽子静置放凉,并进行包装。
[00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2中红枣清洗的次数为3次及以上。
[001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3中北方糯米浸泡7

10天,南方糯米浸泡3

5天,中途不换水。
[001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5中蒸煮的时间为一小时。
[00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7中使用的锅为铁锅,锅的加热方式为柴火燃烧。
[00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8中大火加热的时间为三小时,焖制的时间为6

7小时。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红枣清洗的次数为3次及以上,中途不换水,使用的锅为铁锅,锅的加热方式为柴火燃烧,保证了粽子的风味;
[0023]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清洗较为严格,煮制时间较为充足,在食用时口味浓酽而绵长、清婉而幽邃、甜糯而丰沛,闻之津生,食之胃开,保证了产品的品质,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25]实施例一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备料:选用粽叶、南北两地糯米、红枣、枣花蜜以及马莲,备用;
[0028]S2:预清理:对糯米中的杂质以及红枣中的次枣进行去除,对红枣进行清洗;
[0029]S3:浸泡:将选用的南北两地糯米放入清水内进行浸泡,将红枣浸泡在枣花蜜内百日;
[0030]S4:清洗:对泡好的南北两地糯米进行清洗,清洗的次数为三次及以上,再对粽叶以及马莲进行清洗,清洗的次数为三次;
[0031]S5:蒸煮:将洗好的粽叶以及马莲放入沸水中进行蒸煮;
[0032]S6:包扎:用两片或三片煮过的粽叶围成上宽下尖的圆锥形,放置一颗红枣到尖端处,然后将南北两地糯米放入圆锥体内,最后用马莲包紧;
[0033]S7:入锅:在锅底内放入短木条、竹条或洗净的苇根,上面铺一层苇叶,将包好的粽子一层层放好,上面再盖一层苇叶,苇叶上面放一夹箅,再用石板压在上面,然后加入冷水,水线超过夹箅;
[0034]S8:熟制:待锅烧至70

80℃时停火,半小时后再大火加热,大火加热后再焖制即可;
[0035]S9:真空包装:取出熟制后的粽子并对粽子进行真空包装;
[0036]S10:冷却包装:将真空包装的粽子静置放凉,并进行包装。
[0037]本实施例中,S2中红枣清洗的次数为4次及以上;S3中北方糯米浸泡8天,南方糯米浸泡4天,中途不换水;S5中蒸煮的时间为一小时;S7中使用的锅为铁锅,锅的加热方式为柴火燃烧;S8中大火加热的时间为三小时,焖制的时间为6

7小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产品的口感及风味等到了保证,且更加卫生。
[0038]实施例二
[0039]本专利技术提出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0]S1:备料:选用粽叶、南北两地糯米、红枣、枣花蜜以及马莲,备用;
[0041]S2:预清理:对糯米中的杂质以及红枣中的次枣进行去除,对红枣进行清洗;
[0042]S3:浸泡:将选用的南北两地糯米放入清水内进行浸泡,将红枣浸泡在枣花蜜内百日;
[0043]S4:清洗:对泡好的南北两地糯米进行清洗,清洗的次数为三次及以上,再对粽叶以及马莲进行清洗,清洗的次数为三次;
[0044]S5:蒸煮:将洗好的粽叶以及马莲放入沸水中进行蒸煮;
[0045]S6:包扎:用两片或三片煮过的粽叶围成上宽下尖的圆锥形,放置一颗红枣到尖端处,然后将南北两地糯米放入圆锥体内,最后用马莲包紧;
[0046]S7:入锅:在锅底内放入短木条、竹条或洗净的苇根,上面铺一层苇叶,将包好的粽子一层层放好,上面再盖一层苇叶,苇叶上面放一夹箅,再用石板压在上面,然后加入冷水,水线超过夹箅;
[0047]S8:熟制:待锅烧至70

80℃时停火,半小时后再大火加热,大火加热后再焖制即可;
[0048]S9:真空包装:取出熟制后的粽子并对粽子进行真空包装;
[0049]S10:冷却包装:将真空包装的粽子静置放凉,并进行包装。
[0050]本实施例中,S2中红枣清洗的次数为3次及以上;S3中北方糯米浸泡9天,南方糯米浸泡3天,中途不换水;S5中蒸煮的时间为一小时;S7中使用的锅为铁锅,锅的加热方式为柴火燃烧;S8中大火加热的时间为三小时,焖制的时间为6

7小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产品的口感及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青塘蜜浸大枣粽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选用粽叶、南北两地糯米、红枣、枣花蜜以及马莲,备用;S2:预清理:对糯米中的杂质以及红枣中的次枣进行去除,对红枣进行清洗;S3:浸泡:将选用的南北两地糯米放入清水内进行浸泡,将红枣浸泡在枣花蜜内百日;S4:清洗:对泡好的南北两地糯米进行清洗,清洗的次数为三次及以上,再对粽叶以及马莲进行清洗,清洗的次数为三次;S5:蒸煮:将洗好的粽叶以及马莲放入沸水中进行蒸煮;S6:包扎:用两片或三片煮过的粽叶围成上宽下尖的圆锥形,放置一颗红枣到尖端处,然后将南北两地糯米放入圆锥体内,最后用马莲包紧;S7:入锅:在锅底内放入短木条、竹条或洗净的苇根,上面铺一层苇叶,将包好的粽子一层层放好,上面再盖一层苇叶,苇叶上面放一夹箅,再用石板压在上面,然后加入冷水,水线超过夹箅;S8:熟制:待锅烧至70

80℃时停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勤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