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模塑品技术

技术编号:381442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模塑品,涉及发泡聚丙烯原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聚丙烯A、聚乙烯B、云母粉以及润滑剂为原料,通过挤出工艺制备云母粉母粒;S2:以云母粉母粒、聚丙烯C、抗氧剂以及着色剂为原料,通过挤出工艺制备发泡母粒;S3:将所述发泡母粒、交联剂和交联助剂投入到反应釜内,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进行发泡,制备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以云母粉母粒的方式向体系中引入云母粉,使得制备的发泡聚丙烯珠粒在高温以及紫外线照射环境下不易于出现粉化现象,提高其耐候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模塑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聚丙烯原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模塑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发泡聚丙烯(EPP)市场容量日益扩大,应用场景不断深化,主要应用在汽车、包装等领域;随着发泡聚丙烯材料性能的不断提升及市场认知的不断拓展,发泡聚丙烯材料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应用于室外环境以及高温环境,如蒙古包、休闲体育器材、海洋浮球、热水器隔热套、发动机保护罩、电池隔板等领域时,聚丙烯本身易降解的分子链支链在紫外线、高温环境时极易出现降解、粉化情况,导致发泡聚丙烯制件的耐候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发泡聚丙烯材料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泡聚丙烯材料耐候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云母粉母粒、聚丙烯原料、抗氧剂以及着色剂为原料,使得制备的发泡聚丙烯制件在高温以及紫外线照射环境下不易于出现粉化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泡聚丙烯材料耐候性差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以聚丙烯A、聚乙烯B、云母粉以及润滑剂为原料,通过挤出工艺制备云母粉母粒;
[0007]S2:以云母粉母粒、聚丙烯C、抗氧剂以及着色剂为原料,通过挤出工艺制备发泡母粒;
[0008]S3:将所述发泡母粒、交联剂和交联助剂投入到反应釜内,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进行发泡,制备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
[0009]可选地,步骤S1中所述聚丙烯A为无规共聚聚丙烯;所述聚丙烯A的熔点为136

142℃,熔融指数为10

15g/10min。
[0010]可选地,步骤S1中所述聚乙烯B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聚乙烯B的熔点为120

125℃,熔融指数为0

2g/10min,分子量分布在3

5,数均分子量大于40000。
[0011]可选地,步骤S1中所述云母粉为具有单斜晶体的绢云母,具有片状结构,所述云母粉的厚度为0.2

0.5微米。
[0012]可选地,步骤S1中所述聚丙烯A、所述聚乙烯B、所述云母粉以及所述润滑剂的质量比为(45

50):(5

10):(35

40):(2

3)。
[0013]可选地,步骤S2中的抗氧剂为330与168按照质量比4:1组成的混合物。
[0014]可选地,步骤S2中所述云母粉母粒、所述聚丙烯C、所述抗氧剂以及所述着色剂的质量比为(5

10):(85

90):(1

3):(5

8)。
[0015]可选地,步骤S3中的交联剂为10小时半衰期温度在100~125℃之间的过氧化物;交联助剂为改性马来酸酐。
[0016]可选地,交联剂、交联助剂与发泡母粒的质量比为(0

0.7):(0

0.3):(104)。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通过如上所述的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制备。
[0018]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塑品,由如上所述的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进行制备。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通过以聚丙烯A与聚乙烯B为载体,辅以定量的云母粉,经双螺杆挤出机来制备云母粉母粒,再以云母粉母粒的方式向体系中引入云母粉,以便于在加热过程中,经交联剂以及交联助剂作用,与云母粉母粒中的聚乙烯、聚丙烯A,以及体系中的聚丙烯C完成交联改性,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分子结构,再通过发泡形成发泡聚丙烯珠粒,使得制备的发泡聚丙烯珠粒通过绢云母自身优异的屏蔽紫外线性能,结合聚烯烃原料之间的交联作用以及氧化助剂的协同作用,在高温以及紫外线照射环境下不易于出现粉化现象,提高其耐候性,从而有助于扩大其使用范围,降低使用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由于现有的发泡聚丙烯材料耐候性较差,不仅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且应用了该发泡聚丙烯材料的制件需要在短时间内不断增加材料的更换频率,大大提升了成本支出。
[002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发泡聚丙烯材料耐候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以聚丙烯A、聚乙烯B、云母粉以及润滑剂为原料,通过挤出工艺制备云母粉母粒;
[0025]S2:以云母粉母粒、聚丙烯C、抗氧剂以及着色剂为原料,通过挤出工艺制备发泡母粒;
[0026]S3:将发泡母粒、交联剂和交联助剂投入到反应釜内,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进行发泡,制备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通过以聚丙烯A与聚乙烯B为载体,辅以定量的云母粉,经双螺杆挤出机来制备云母粉母粒,再以云母粉母粒的方式向体系中引入云母粉,以便于在加热过程中,经交联剂以及交联助剂作用,与云母粉母粒中的聚乙烯、聚丙烯A,以及体系中的聚丙烯C完成交联改性,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分子结构,再通过发泡形成发泡聚丙烯珠粒,使得制备的发泡聚丙烯珠粒通过绢云母自身优异的屏蔽紫外线性能,结合聚烯烃原料之间的交联作用以及氧化助剂的协同作用,在高温以及紫外线照射环境下不易于出现粉化现象,提高其耐候性,从而有助于扩大其使用范围,降低使用成本。
[0028]此外,本申请通过云母粉母粒的方式向体系中引入云母粉,与传统的通过添加抗紫外剂等助剂来提高耐候性的方案相比,在提高耐候性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发泡聚丙烯
珠粒的力学性能。
[0029]为保证发泡聚丙烯珠粒的耐候性,本专利技术优选步骤S1中聚丙烯A为无规共聚聚丙烯;并进一步优选聚丙烯A的熔点为136

142℃,熔融指数为10

15g/10min;优选步骤S1中聚乙烯B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并进一步优选聚乙烯B的熔点为120

125℃,熔融指数为0

2g/10min,分子量分布在3

5,数均分子量大于40000;优选聚丙烯C为无规共聚聚丙烯;并进一步优选聚丙烯C的熔点为136

142℃,熔融指数为10

15g/10min。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以聚丙烯A、聚乙烯B、云母粉以及润滑剂为原料,通过挤出工艺制备云母粉母粒;S2:以云母粉母粒、聚丙烯C、抗氧剂以及着色剂为原料,通过挤出工艺制备发泡母粒;S3:将所述发泡母粒、交联剂和交联助剂投入到反应釜内,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进行发泡,制备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丙烯A为无规共聚聚丙烯;所述聚丙烯A的熔点为136

142℃,熔融指数为10

15g/10mi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乙烯B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聚乙烯B的熔点为120

125℃,熔融指数为0

2g/10min,分子量分布在3

5,数均分子量大于4000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云母粉为具有单斜晶体的绢云母,具有片状结构,所述云母粉的厚度为0.2

0.5微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型发泡聚丙烯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丙烯A、所述聚乙烯B、所述云母粉以及所述润滑剂的质量比为(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缓缓曾佳吴迪朱民吴加俊杨亮炯周仲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会通轻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