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玻璃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20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玻璃及车辆。汽车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以及设置在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的太阳能发电层和调光层;太阳能发电层与调光层电连接,用于向调光层输入电能;且太阳能发电层向调光层输入电能的大小与太阳能发电层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正相关;调光层响应于被输入的电能而改变自身透光率,且调光层的透光率与被输入的电能的大小负相关。上述汽车玻璃在外部环境光照强烈时,调光层的透光率会下降,可以改善驾驶者的刺眼感,以及还可以减缓车辆内饰的老化,以及还可以降低车辆内部升温的速度,避免车辆内部出现高温。而在外部环境光照不强烈甚至较昏暗时,调光层的透光率会上升,保证车辆内部具有充足的光线。保证车辆内部具有充足的光线。保证车辆内部具有充足的光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玻璃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玻璃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玻璃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玻璃是车辆上一个必须的组成部分。通过汽车玻璃,车辆内的驾乘人员能够获取外部的交通环境信息等。为满足上述功能需求,汽车玻璃一般具有很高的透光率。但在车辆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汽车玻璃的高透光率还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在太阳光照较为强烈时,强烈的光照导致驾驶者具有明显的刺眼感,车辆外部的热量、光照会大量地传递、辐射到车辆内部,导致车辆内部的温度升高,还会导致车辆内饰加速老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玻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一些情况下经汽车玻璃输入到车辆内部的光照、热量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汽车玻璃的车辆。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汽车玻璃,其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的太阳能发电层和调光层;所述太阳能发电层与所述调光层电连接,用于向所述调光层输入电能;且所述太阳能发电层向所述调光层输入电能的大小与所述太阳能发电层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正相关;所述调光层响应于被输入的电能而改变自身透光率,且所述调光层的透光率与被输入的电能的大小负相关。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外部环境光照强烈时,太阳能发电层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其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较大,太阳能发电层就能够向调光层输入更多的电能。而由于调光层的透光率与其接收的电能的大小呈负相关的关系,此时,调光层的透光率会下降,也即进入到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降低。在此情况下,可以改善驾驶者的刺眼感,以及还可以减缓车辆内饰的老化,以及还可以降低车辆内部升温的速度,避免车辆内部出现高温。而在外部环境光照不强烈甚至较昏暗时,太阳能发电层的发电效率较低,其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较小,太阳能发电层能够向调光层输入的电能就较少。基于调光层的透光率与其接收的电能的大小呈负相关的关系,此时,调光层的透光率会上升,从而允许更多的外部光线进入到车辆内,以提升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在此情况下,可以保证车辆内部具有充足的光线。
[0007]进一步地,所述调光层与所述太阳能发电层同层设置;所述调光层和太阳能发电层所在层与所述内层玻璃之间具有第一黏胶层,与所述外层玻璃之间具有第二黏胶层。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将调光层和太阳能发电层同层设置,也就是说,在汽车玻璃的厚度方向上,调光层和太阳能发电层之间不重叠,从而就可以降低汽车玻璃的整体厚度。另外,通过第一黏胶层和第二黏胶层将调光层、太阳能发电层与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固定在一起,一方面这样的固定方式简单且方便,而且可以实现足够的黏接的牢固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调光层位于所述汽车玻璃的中部,所述太阳能发电层在所述调光层
的外侧,且将所述调光层环绕在内。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将太阳能发电层设置在汽车玻璃的边缘,可以减少对驾驶者实现的遮挡,将调光层设置在汽车玻璃的中部,可以保障驾驶者在车内观察车辆外部交通环境信息的需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发电层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布置与所述调光层连接的走线。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缺口,可以方便地跨过太阳能发电层所在的边缘区域,将调光层与其他的相关结构进行走线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调光层位于所述汽车玻璃的中下部,所述太阳能发电层位于所述汽车玻璃的上沿。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将调光层设置在汽车玻璃的中下部,可以保障驾驶者在车内观察车辆外部的地面交通环境信息的需求。将太阳能发电层设置在汽车玻璃的上沿,可以避免太阳能发电层对驾驶者的实现产生较多的干扰,且避免产生实质性干扰。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发电层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硅薄膜太阳能电池、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和GeTe太阳能电池中的任意一种。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发电层,可以有效地将环境光转换为电能,满足对调光层进行供电的需求。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黏胶层和第二黏胶层为EVA、PVB、环氧树脂、硅橡胶和聚氨酯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材料作为第一黏胶层和第二黏胶层,可以有效地实现内层玻璃、外层玻璃与调光层、太阳能发电层之间的黏接固定。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黏胶层和第二黏胶层的厚度为0.1~2mm。
[002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黏胶层和第二黏胶层的厚度设置为0.1~2mm,一方面可以保证在内层玻璃、外层玻璃与调光层、太阳能发电层之间实现足够的黏接强度,还不至于使汽车玻璃的厚度过大。
[0021]进一步地,所述汽车玻璃还包括具有稳压功能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所述太阳能发电层和调光层之间。
[002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具有稳压功能的控制器,可以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在向调光层输入稳定的电压的情况下,通过检测电流并辨识电流的大小变化确定外部环境光线的变化。具体来说,在电流变大时说明太阳能发电层产生的电能多,也即是外界环境光照强烈,在电流变小时说明太阳能发电层产生的电能少,也即是此时外界环境光照不强烈。从而,相应控制调光层的透光率变大或变小,实现汽车玻璃的自动调光。
[002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汽车玻璃。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玻璃、车辆,在外部环境光照强烈时,太阳能发电层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其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较大,太阳能发电层就能够向调光层输入更多的电能。而由于调光层的透光率与其接收的电能的大小呈负相关的关系,此时,调光层的透光率会下降,也即进入到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降低。在此情况下,可以改善驾驶者的刺眼感,以及还可以减缓车辆内饰的老化,以及还可以降低车辆内部升温的速度,避免车辆内部出现高
温。而在外部环境光照不强烈甚至较昏暗时,太阳能发电层的发电效率较低,其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较小,太阳能发电层能够向调光层输入的电能就较少。基于调光层的透光率与其接收的电能的大小呈负相关的关系,此时,调光层的透光率会上升,从而允许更多的外部光线进入到车辆内,以提升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在此情况下,可以保证车辆内部具有充足的光线。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汽车玻璃在剖视方向上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汽车玻璃中太阳能发电层和调光层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汽车玻璃中控制器在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29]其中:
[0030]11

内层玻璃;12

外层玻璃;13

太阳能发电层;131

缺口;14

调光层;15

第一黏胶层;1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玻璃包括内层玻璃(11)、外层玻璃(1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层玻璃(11)和外层玻璃(12)之间的太阳能发电层(13)和调光层(14);所述太阳能发电层(13)与所述调光层(14)电连接,用于向所述调光层(14)输入电能;且所述太阳能发电层(13)向所述调光层(14)输入电能的大小与所述太阳能发电层(13)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正相关;所述调光层(14)响应于被输入的电能而改变自身透光率,且所述调光层(14)的透光率与被输入的电能的大小负相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层(14)与所述太阳能发电层(13)同层设置;所述调光层(14)和太阳能发电层(13)所在层与所述内层玻璃(11)之间具有第一黏胶层(15),与所述外层玻璃(12)之间具有第二黏胶层(1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层(14)位于所述汽车玻璃的中部,所述太阳能发电层(13)在所述调光层(14)的外侧,且将所述调光层(14)环绕在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颜长深谭昌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