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886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2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首先是通过淋巴细胞分离液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然后利用含有唑来膦酸、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
γδ
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γδT细胞根据它的表面结构不同,又可分为Vδ1+、Vδ2+、Vδ3+和Vδ5+等若干个亚群,这群特殊的细胞在人体免疫保护和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功能。外周血中半数以上的γδT细胞共表达Vδ2链和Vγ9链,这个细胞亚群被称为γδT细胞,仅存在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人的外周血和淋巴器官中γδT细胞主要是γδT细胞,它们承担了很多抗感染和肿瘤的第一道防御屏障,尤其是来源于健康人群的γδT细胞被认为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中一个前景广阔的细胞亚群,更具临床应用价值。γδT细胞被激活后可以表达CD86、MHC

II和CD80等细胞粘附分子,并具有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γδT细胞还表达NK细胞的重要受体NKG2D,所以它具备了T细胞和NK细胞两种免疫细胞的功能。目前培养γδT细胞抗肿瘤活性不高,因此,为了使γδT细胞治疗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需要获得大量具有高抗肿瘤活性的γδT细胞,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0003]目前,培养γδT细胞抗肿瘤活性不高,因此,为了使γδT细胞治疗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需要获得大量具有高抗肿瘤活性的γδT细胞,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CD137及肠道菌刺激后明显提高了γδ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在培养10r/>‑
15天即可获得纯度在90%以上的γδT细胞;且本申请操作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PBMCs,取外周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得PBMCs,并用PBS缓冲液重悬,红细胞裂解液裂解残余红细胞,并在离心下洗涤细胞2次,得PBMCs;步骤二,γδT细胞的刺激培养:在1000 mL的KBM581细胞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8

2.2mM的双抗,使用γδT细胞刺激培养基重悬PBMCs,并调整密度至3.0

4.0
×
106个细胞/mL,接种于六孔板中,并置于37℃、4.8

5.2%的CO2的条件下,利用含有唑来膦酸、IL

2和IL

15的无血清T细胞培养基进行刺激培养;步骤三,扩增培养:培养至第3 天时,离心后去除培养基,γδT细胞基础培养基将细胞密度调整到1.95

2.05
×
106个细胞/mL,并加入1

500ng/mL的CD137和50

500亿/mL的肠道菌,隔天或隔两天换液,换液所采用的培养液是以第一天的培养液为主,加入1

500ng/mL的CD137和50

500亿/mL的肠道菌所得;培养至第6 天后,换液同第3天换液,并调整细胞密度为1.0

1.05
×
106个/mL,换
液所采用的培养液是以第一天的培养液为主,加入1

500ng/mL的CD137和50

500亿/mL的肠道菌所得,培养至10

15天即可得到具有高杀伤活性γδT细胞。
[0006]本申请无需对PBMCs进行纯化,在培养10

15天即可获得纯度在90%以上的γδT细胞,所得γδT细胞共表达Vδ2链和Vγ9链。且在CD137和肠道菌刺激后明显提高了γδ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本申请操作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
[0007]优选的,所述肠道菌是由双歧杆菌、乳酸菌复合组成;所述双歧杆菌:乳酸菌的质量比为(0.6

1.2):(0.6

1.2)。
[0008]优选的,所述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酸菌为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双歧杆菌:乳酸菌的质量比为1(0.9

1.0)。
[0009]优选的,所述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的质量比为1:0.8:(1.6

2);所述乳酸菌为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1:1;所述双歧杆菌:乳酸菌的质量比为1:1。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制备PBMCs,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采用肝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抽取一名健康志愿者的100mL外周静脉血,收集新的50mL离心管里;S1.2,取60mL淋巴细胞分离液,平均加到淋巴细胞分离管中,每管15mL,将离心管倾斜,沿管壁缓慢25 mL外周静脉血,在500

1000 g和 25℃下离心25

30 min;S1.3,离心结束后,可以发现离心管中液体可以分为4层,从上到下依次为:血浆层、PBMC絮状层、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层、红细胞层,用巴士吸管先缓慢小心吸掉部分上层血清后,用巴士吸管吸取中层絮状层至新的50 mL离心管中,约20 mL;S1.4,向离心管中加入等倍体积的PBS,约45 mL,在300

600 g 和25℃ 离心10

12 min;离心结束后弃去上清,轻弹管底,各加入5 mL红细胞裂解液,轻柔吹打,常温下裂解5

6min;S1.5,加入5.0倍体积的PBS终止裂解,在400

800g和25℃下离心10

12 min;离心结束后弃去上清,加入2 mL培养基重悬,收集至新的15 mL离心管中,再加入培养基混匀使终体积为10 mL,并进行计数,获得24

26
×
106个PBMCs。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制备PBMCs,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采用肝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抽取一名健康志愿者的100mL外周静脉血,收集新的50mL离心管里;S1.2,取60mL淋巴细胞分离液,平均加到淋巴细胞分离管中,每管15mL,将离心管倾斜,沿管壁缓慢25 mL外周静脉血,在700

850 g和 25℃下离心25

30 min;S1.3,离心结束后,可以发现离心管中液体可以分为4层,从上到下依次为:血浆层、PBMC絮状层、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层、红细胞层,用巴士吸管先缓慢小心吸掉部分上层血清后,用巴士吸管吸取中层絮状层至新的50 mL离心管中,约20 mL;S1.4,向离心管中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PBMCs,取外周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得PBMCs,并用PBS缓冲液重悬,红细胞裂解液裂解残余红细胞,并在离心下洗涤细胞2次,得PBMCs;步骤二,γδT细胞的刺激培养:在1000 mL的KBM581细胞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8

2.2mM的双抗,使用γδT细胞刺激培养基重悬PBMCs,并调整密度至3.0

4.0
×
106个细胞/mL,接种于六孔板中,并置于37℃、4.8

5.2%的CO2的条件下,利用含有唑来膦酸、IL

2和IL

15的无血清T细胞培养基进行刺激培养;步骤三,扩增培养:培养至第3 天时,离心后去除培养基,γδT细胞基础培养基将细胞密度调整到1.95

2.05
×
106个细胞/mL,并加入1

500ng/mL的CD137和50

500亿/mL的肠道菌,隔天或隔两天换液,换液所采用的培养液是以第一天的培养液为主,加入1

500ng/mL的CD137和50

500亿/mL的肠道菌所得;培养至第6 天后,换液同第3天换液,并调整细胞密度为1.0

1.05
×
106个/mL,换液所采用的培养液是以第一天的培养液为主,加入1

500ng/mL的CD137和50

500亿/mL的肠道菌所得,培养至10

15天即可得到具有高杀伤活性γδT细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菌是由双歧杆菌、乳酸菌复合组成;所述双歧杆菌:乳酸菌的质量比为(0.6

1.2):(0.6

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酸菌为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双歧杆菌:乳酸菌的质量比为1(0.9

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的质量比为1:0.8:(1.6

2);所述乳酸菌为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1:1;所述双歧杆菌:乳酸菌的质量比为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制备PBMCs,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采用肝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抽取一名健康志愿者的100mL外周静脉血,收集新的50mL离心管里;S1.2,取60mL淋巴细胞分离液,平均加到淋巴细胞分离管中,每管15mL,将离心管倾斜,沿管壁缓慢25 mL外周静脉血,在500

1000 g和 25℃下离心25

30 min;S1.3,离心结束后,可以发现离心管中液体可以分为4层,从上到下依次为:血浆层、PBMC絮状层、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层、红细胞层,用巴士吸管先缓慢小心吸掉部分上层血清后,用巴士吸管吸取中层絮状层至新的50 mL离心管中,约20 mL;S1.4,向离心管中加入等倍体积的PBS,约45 mL,在300

600 g 和25℃ 离心10

12 min;离心结束后弃去上清,轻弹管底,各加入5 mL红细胞裂解液,轻柔吹打,常温下裂解5

6min;
S1.5,加入5.0倍体积的PBS终止裂解,在400

800g和25℃下离心10

12 min;离心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兆群吴德龙柯金铭
申请(专利权)人:博吉弘康嘉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