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错相均流电源系统及电源系统的自动错相均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330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错相均流电源系统及电源系统的自动错相均流方法,所述电源系统包括多个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功率变换电路、控制器及通信接口,功率变换电路及通信接口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对功率变换电路进行脉宽调制控制;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设置,各个通信接口接在一起,以使各个控制器组网通信。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基于数字通信实现并联均流数据的传输,其抗干扰能力强;在确定电源模块内的主模块和从模块后,根据主模块的脉宽调制信号来同步从模块的脉宽调制信号,能避免传统均流法的中间调控环节;根据主模块的脉宽调制信号的相位对从模块的脉宽调制信号进行相位锁定和相位交错处理,自动实现频率同步和依次错相,降低了并联的总体纹波。降低了并联的总体纹波。降低了并联的总体纹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错相均流电源系统及电源系统的自动错相均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电源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错相均流电源系统及电源系统的自动错相均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和系统大量应用于汽车、通讯、家电、工业、国防等领域,用电设备的功率越来越大,如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对续航能力的日益提升。此时,多个并联的低电流模块比单个大功率变换器更具优势:根据不同的负载使用标准的模块;通过冗余设计增强可靠性,将热源分散,提高维修性等。
[0003]对于一个采用多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模块之间的均流精度是衡量电源系统均流效果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传统的并联均流技术旨在解决多模块并联时如何实现负载均衡,由此产生了各种基于电流反馈的有源均流法,如平均电流均流法,最大电流均流法等。这些均流方法虽然从理论上能够实现较高的均流精度,但由于开关电源自身是一个开关频率高、脉冲能量大、电磁辐射强的系统,模块之间本身存在的固有差频,在并联之后更是加剧了模块之间的串扰,使得模块之间难以互相精准传输电流信号,因此基于电流反馈的有源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错相均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功率变换电路、控制器及通信接口,在所述电源模块内部,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及所述通信接口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对所述功率变换电路进行脉宽调制控制;多个所述电源模块并联设置,各个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入端并联,各个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并联,各个所述通信接口接在一起,以使各个所述控制器组网通信;其中,各个所述控制器通信并协同处理,被配置为:基于各个所述电源模块的唯一编码进行主从仲裁和排序,找到各个所述电源模块中的主模块和从模块并进行排序,根据所述主模块中所述控制器的脉宽调制信号来同步各个所述从模块中所述控制器的脉宽调制信号,并根据所述主模块中所述控制器的脉宽调制信号的相位对各个所述从模块中所述控制器的脉宽调制信号进行相位锁定和相位交错处理,以实现自动错相均流控制;具有故障冗余功能,发生故障后能自我纠正并继续稳定可靠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错相均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数字控制器或者模拟控制器,所述模拟控制器包括PWM控制器及单片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错相均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将所述控制器传递的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进行传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错相均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至少包括RS485接口及RS232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错相均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为数字控制器时,所述数字控制器中存有所述电源模块的唯一编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错相均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为模拟控制器时,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编码配置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军宋超李永邓棵游富淋鄢毅之黄超罗远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