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及其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29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及其测试方法,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墩柱、承台和盖梁,墩柱位于承台和盖梁之间;在墩柱与承台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接缝;在墩柱与盖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接缝;第一接缝和第二接缝均采用钢筋搭接和现浇UHPC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墩柱与承台和盖梁形成的接缝处采用钢筋搭接和浇注UHPC来进行连接,大幅度减小接缝宽度、简化接缝配筋、减少钢筋焊接,大幅度提升了装配式结构的性能,包括抗疲劳、抗震和抗裂性能以及耐久性,克服传统方式连接构件“连接节点弱”的难题,可以形成“强节点、弱构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及成本。场施工难度及成本。场施工难度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及其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城市桥梁下部结构建造仍主要以人工绑扎、现场浇筑为主,暴露出一系列的弊端,现场浇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施工周期长,对既有道路交通影响大,社会影响面大,粉尘、泥浆、噪声、灯光等对环境干扰大,所以难以满足文明施工要求。另外,粗放型的施工模式导致行业整体能耗高等,对已经是建成区的城市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0003]目前国内现有的墩柱接承台、墩柱接盖梁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1、湿接缝连接;2、灌浆套筒连接是将灌浆套筒埋置于预制构件中,从承台中伸出插筋,待安装就位后,从外部压入特殊的高强砂浆以形成整体连接;3、灌浆金属波纹管形成的浆锚连接;4、榫式连接,将预制柱底端做成榫头并伸出钢筋,坐落于承台的顶端,经校正就位后,把上下构件伸出的钢筋相互焊接,加上箍筋,纸膜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此工艺施工复杂;5、后张法预应力连接,通过后张法预应力使得承台与预制柱、预制墩柱与盖梁连接成为整体;6、焊接连接将承台和预制柱对接后,将纵向钢筋直接焊在钢板上;7、高强螺栓连接,在预制柱中预埋钢板,再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的构造,但是存在截面较多削弱,较大降低截面的刚度,使得截面的应力急剧增大,出现应力集中现象;8、佩克的柱脚连接构造,在预制柱底部预埋多个柱脚连接座,与基础伸出螺栓形成干式连接。
[0004]但现有技术墩柱与承台、盖梁的连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装配式预制柱与承台、盖梁连接节点延性较差,地震作用下不能很好地耗散能量;一般预制墩柱与承台、盖梁的节点对柱截面削弱较多,影响预制柱的强度和刚度,且传力路径不明确,同时兼顾剪力和弯矩的传递,连接构造采用钢材量大,导致造价较高;施工复杂,影响施工进度,因此,设计研究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预制柱与承台、盖梁连接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及其测试方法,解决了装配式预制柱与承台、盖梁连接节点延性较差,地震作用下不能很好地耗散能量和传统的连接构造采用钢材量大,导致造价较高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提供墩柱、承台和盖梁,所述墩柱位于承台和盖梁之间;
[0008]在所述墩柱与承台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接缝;
[0009]在所述墩柱与盖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接缝;
[0010]所述第一接缝和第二接缝均采用钢筋搭接和现浇UHPC连接。
[0011]该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及其测试方法通过在墩柱与承台和盖
梁形成的接缝处采用钢筋搭接和浇注UHPC来进行连接,通过钢筋搭接和浇注UHPC的方法解决了装配式预制柱与承台、盖梁连接节点延性较差,地震作用下不能很好地耗散能量和传统的连接构造采用钢材量大,导致造价较高的问题。
[0012]基于上述的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第一接缝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测量,先对现场的相关测量数据进行测量核准;
[0014]S2:安装,调节垫块安装,墩柱安装,安装完成拉揽风绳固定,调整垂直度;
[0015]S3:灌浇,在墩柱与承台形成的第一接缝处浇筑UHPC。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中,在安装墩柱时,采用千斤顶来进行初步的水平度调整。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3中,UHPC形成的第一接缝的强度足够后将千斤顶进行拆卸。
[0018]基于上述的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及其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第二接缝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1:清理,对墩柱的顶面进行清理和抱箍的安装;
[0020]S12:安装,将盖梁安装在墩柱的顶面;
[0021]S13:灌浇,在墩柱与盖梁形成的第二接缝处浇筑UHPC。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13中,在对第二接缝灌浇UHPC时,采用天车配合料斗进行浇筑。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提供墩柱和承台;
[0025]将所述墩柱倒置安装在所述承台上;
[0026]在所述墩柱远离所述承台的一端修筑混凝土底座;
[0027]在所述墩柱的一端与承台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接缝;
[0028]在墩柱和混凝土底座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接缝。
[0029]所述墩柱倒置后其底部修筑混凝土底座来代替盖梁。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墩柱倒置时在其顶部设置加载梁,所述加载梁用于测试第二接缝的受力性能。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台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墩柱位于凹槽中与承台通过第一接缝连接。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台为现浇承台,所述承台内预埋有钢筋。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墩柱与承台和盖梁形成的接缝处采用钢筋搭接和浇注UHPC来进行连接,大幅度减小接缝宽度、简化接缝配筋、减少钢筋焊接,显著减少了现场施工量和难度,能够提高装配化率、施工效率和经济性,更重要的是大幅度提升了装配式结构的性能,包括抗疲劳、抗震和抗裂性能以及耐久性,克服传统方式连接构件“连接节点弱”的难题,可以形成“强节点、弱构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及成本。
附图说明
[003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墩柱与承台接缝构造立面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墩柱与承台接缝构造平面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墩柱与盖梁接缝构造立面图;
[003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40]图中:1、墩柱;2、承台;3、盖梁;4、第一接缝;5、第二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42]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方法,包括墩柱1、承台2和盖梁3,在墩柱1位于承台2和盖梁3之间,墩柱1与承台2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接缝4,墩柱1与盖梁3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接缝5,第一接缝4和第二接缝5均采用钢筋搭接和现浇UHPC连接,UHPC即超高性能混凝土,它具有优良的耐磨、抗爆性能,特别适合用于大跨径桥梁、抗爆结构(军事工程、银行金库等)和薄壁结构,由于UHPC的吸水率低、超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墩柱(1)、承台(2)和盖梁(3),所述墩柱(1)位于承台(2)和盖梁(3)之间;在所述墩柱(1)与承台(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接缝(4);在所述墩柱(1)与盖梁(3)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接缝(5);所述第一接缝(4)和第二接缝(5)均采用钢筋搭接和现浇UHPC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缝(4)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先对现场的相关测量数据进行测量核准;S2:安装,调节垫块安装,墩柱(1)安装,安装完成拉揽风绳固定,调整垂直度;S3:灌浇,在墩柱(1)与承台(2)形成的第一接缝(4)处浇筑UHP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安装墩柱(1)时,采用千斤顶来进行初步的水平度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UHPC形成的第一接缝(4)的强度足够后将千斤顶进行拆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墩柱与承台和盖梁的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缝(5)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骤:S11:清理,对墩柱(1)的顶面进行清理和抱箍的安装;S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义胡典亮李华生林超何力张松巫剑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