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29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纳米碳酸钙80份、平均粒径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

技术介绍

[0002]在家庭装修完成后,各种装修材料、地毯、家具、布艺等会挥发出许多有害污染物,主要包含挥发性有机物,导致室内会有非常难闻的异味。挥发性有机物通常是指在常温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物,较为常见的有苯类、甲醛、酮类等。这些挥发物具有易挥发和亲油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根据专业检测机构统计的数据,对新装修的房屋有机挥发物超标率达到80%以上,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损害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致癌。
[0003]现有技术中,活性炭吸附法和二氧化钛光催化法是室内空气净化中常采用的方法,但一般都是采用普通活性炭来吸附去除,或是单一的光催化剂来催化降解。室内有机挥发物等有害物具有低浓度以及长期存在和缓释的特征,采用普通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时,因其表面缺少对有机挥发物有吸附和降解作用的官能团,在室内空气净化中容易达到饱和。因此,采用普通活性炭吸附室内低浓度的有机挥发物的效果差。采用单一的光催化剂,容易造成粉体的团聚,导致失去光催化的功效,达不到去除目的,加之在使用光催化剂时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需要在相应光波长范围内照射时,才能起到去除作用,从而降低了光催化剂在室内空气净化中的使用功效。
[0004]因此,研制一种吸附有机挥发物效果较好的复合组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纳米碳酸钙80份、平均粒径为30

50μm的凹凸棒石粘土50

70份、二甲基硅油10

22份、有序介孔分子筛8

13份、三聚磷酸钠5

9份、乙醇80

120份、甲基纤维素12

16份、硅藻土7

15份,以及杀菌剂8

12份。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所述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纳米碳酸钙80份、平均粒径为30

50μm的凹凸棒石粘土60

70份、二甲基硅油15

17份、有序介孔分子筛11

13份、三聚磷酸钠7

9份、乙醇100

110份、甲基纤维素14

15份、硅藻土10

12份,以及杀菌剂10

11份。
[0010]进一步,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度为60

100nm。
[0011]进一步,所述纳米碳酸钙为改性纳米碳酸钙。
[0012]进一步,所述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方法为:将溶液体积相同的0.5mo l/L的硝酸钙和0.5mo l/L的碳酸钠在40℃条件下搅拌反应25

40mi n,停止搅拌,依次进行沉淀分离、
洗涤、干燥,得到纳米碳酸钙;将改性剂溶于质量分数为85

90%的乙醇中,得到改性剂溶液,备用;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改性剂溶液中,改性处理25

30mi n,在90

100℃下恒温干燥,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钙。
[0013]进一步,所述改性剂由油酸、硬脂酸、硬脂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以及钛酸酯偶联剂中的至少三种混合而成。
[0014]进一步,所述杀菌剂由次氯酸钙和纳米二氧化钛按照质量比1:1混合而成。
[0015]进一步,所述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按以下步骤制得:
[0016]步骤a:按质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0017]步骤b:将介孔分子筛、二甲基硅油、三聚磷酸钠、乙醇、甲基纤维素以及硅藻土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55

60℃,以400

700r/mi n的搅拌速度搅拌1

2h,制得混合物;
[0018]步骤c:将混合物与纳米碳酸钙、凹凸棒石粘土以及杀菌剂混合搅拌均匀后,继续以600

800r/mi n的搅拌速度搅拌3

4h后,置入45

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2

25h,即可制得该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净化效果,即对有机挥发物如甲醛的吸附有着优异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除非另有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为本
常规原料,皆可于市场购得。以下实施例的试验方法和检测方法中,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试验中所用器具仪器皆可通过商业途径获得。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的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采用以下步骤制成。
[0024]步骤a:按质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即粒度为60nm的纳米碳酸钙80份、平均粒径为50μm的凹凸棒石粘土50份、二甲基硅油14份、有序介孔分子筛13份、三聚磷酸钠7份、乙醇80份、甲基纤维素13份、硅藻土12份,以及杀菌剂9份;
[0025]步骤b:将介孔分子筛、二甲基硅油、三聚磷酸钠、乙醇、甲基纤维素以及硅藻土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55℃,以700r/mi n的搅拌速度搅拌1h,制得混合物;
[0026]步骤c:将混合物与纳米碳酸钙、凹凸棒石粘土以及杀菌剂混合搅拌均匀后,继续以600r/mi n的搅拌速度搅拌4h后,置入45℃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5h,即可制得该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的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采用以下步骤制成。
[0029]步骤a:按质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即粒度为70nm的纳米碳酸钙80份、平均粒径为30μm的凹凸棒石粘土60份、二甲基硅油10份、有序介孔分子筛9份、三聚磷酸钠9份、乙醇120份、甲基纤维素12份、硅藻土15份,以及杀菌剂8份;
[0030]步骤b:将介孔分子筛、二甲基硅油、三聚磷酸钠、乙醇、甲基纤维素以及硅藻土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0℃,以400r/mi n的搅拌速度搅拌2h,制得混合物;
[0031]步骤c:将混合物与纳米碳酸钙、凹凸棒石粘土以及杀菌剂混合搅拌均匀后,继续以800r/mi n的搅拌速度搅拌3h后,置入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2h,即可制得该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
[0032]实施例3
[0033]本实施例的基于碳酸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纳米碳酸钙80份、平均粒径为30

50μm的凹凸棒石粘土50

70份、二甲基硅油10

22份、有序介孔分子筛8

13份、三聚磷酸钠5

9份、乙醇80

120份、甲基纤维素12

16份、硅藻土7

15份,以及杀菌剂8

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纳米碳酸钙80份、平均粒径为30

50μm的凹凸棒石粘土60

70份、二甲基硅油15

17份、有序介孔分子筛11

13份、三聚磷酸钠7

9份、乙醇100

110份、甲基纤维素14

15份、硅藻土10

12份,以及杀菌剂10

1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度为60

100n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酸钙为改性纳米碳酸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碳酸钙的复合组份,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方法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沐晓婷沐广昊
申请(专利权)人:良德纳米粉体创新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