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及其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及其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764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及建筑工程按质支付的管理装置。该方案的核心是将同一个施工单位承包的整体施工工程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工程单元,并按照初支项目、防排水项目和二衬项目进行分项评分,为每个分项赋予权重进而做出综合评估。在支付阶段,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比例支付的思想,保证未能到最低施工量预设值的部分无法获得产值兑付,而达标部分则进一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比例支付。同时,对于超出合同约定部分的工程量,或者工程质量较高以至于超出标准预设值的部分均通过奖金的方式额外予以兑付。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工程验收和考评方式不合理,存在监管漏洞,容易出现不合规支付进而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及建筑工程按质支付的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隧道衬砌是指支持和维护隧道的长期稳定和耐久性的永久结构物,其作用是支持和维护隧道的稳定、保持列车运行所需要的空间、防止围岩的风化、解除地下水的影响,因此,隧道衬砌必须有足够强度、耐久性和一定的抗冻、抗渗和抗侵蚀性,隧道衬砌主要由拱圈、边墙、仰拱和底板几部分构成,为排出隧道内的水,隧道内还设排水沟。

2、建筑公司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性目前正在大力推行隧道工程标准化、精细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隧道衬砌施工质量和衬砌施工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工程管理方法做出变革。其中,现有的隧道衬砌施工支付方式为隧道整体检测质量为标准进行支付,这样就会出现隧道衬砌施工部分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但是整体质量为合格的情况,这种支付方式会让施工方忽视部分不合格的隧道衬砌,不便于对隧道衬砌施工分段检测评估。因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工程验收与工程考评体系,以强化施工单位质量意识,克服现有验收和考评体系存在未完工或不合格的工程提前获得兑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工程验收和考评方式不合理,存在监管漏洞,容易出现不合规支付进而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及建筑工程按质支付的管理装置。

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p>

4、s1:承包人在施工结束后提出支付申请,由业主测量组、中心试验室、监理人、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出具施工过程的考评数据。

5、s2:将整体工程划分为多个工程单元,并按照初支项目、防排水项目和二衬项目对每个工程单元施工量进行分项评分,预设每个项目的权重对三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综合评估结果设置比例支付的标准。

6、s3:获取工程验收的与质量规范相关检测项目和指标,并根据隧道工程合同约定增加检测项目、加大部分项目的检测频率和指标要求。

7、s4:根据确定的检测项目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对工程进行验收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衬砌雷达检测、初支平整检测、初支无损检测、二衬回弹检测、防排水检测、钢架间距检测、钢筋间距检测、热熔垫片检测。

8、s5:将检测数据录入到监管单位的建管一体化系统中,在建管一体化系统中将施工工程和完工验收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结合所有历史数据进行公正评估和数据可视化。

9、s6:业主单位根据评估的结果对符合要求的各个工程单元进行验收,生成每个工程单元对应的比例支付的产值,汇总后得到总的支付额并按程序完成支付。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s1中,施工过程的考评数据包括:衬砌结构几何尺寸、衬砌材料质量、衬砌接缝质量、衬砌施工工艺、衬砌施工质量控制、工序卡控、隐蔽无缺、无损检测、实体耐久、外观优良。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s2中,在每个工程单元的评分过程中,预设的施工量预设值为80-100分,对于低于施工量预设值下限的项目不予支付;对于高于施工量预设值下限的部分,将初支项目、防排水项目和二衬项目的评分权重分别设置为40%、20%和40%,计算三个项目的施工量加权得到综合评估的结果。

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s2中,比例支付的标准如下:

13、计算综合评估结果中达到支付标准的上限和下限,并将其采用内插法折算为50%~110%支付费用比例;其中,超出标准预设值的部分,则作为奖金支付。

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s3中,增加的检测项目包括:防水板施工过程中烧伤、二衬混凝土浇筑时间和二衬混凝土强度均匀性。需要加大检测频率的检测项目包括:初支强度及厚度、锚杆和锚管无损、防水板破损及施工过程中烧伤、每模二衬强度、厚度100%全覆盖检测。需要提高指标要求的检测项目和内容包括:对于防水板破损程度和混凝土实体强度的检测中,将检测数据标准差纳入评价范围;对于施工过程中烧伤的损坏将碳化深度纳入评价范围。

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s4中,工程验收中采用的专用检测仪器包括3d激光扫描仪、雷达扫描仪、智能张拉压浆一体机、锚杆无损检测设备及锚杆抗拔仪。

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s5中,建管一体化系统是由建筑市场监管单位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单位联合管理的建筑工程管理一体化平台;建管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工程管理、资源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文档管理。其中,业主测量组、中心试验室、监理人或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根据工程进度将相关数据实时上传到建管一体化系统中。

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s5中,在数据可视化阶段,建管一体化系统根据检测数据自动生成直方图、网络图、拟合曲线图、散点图、箱线图、柱状图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便技术人员根据图表数据确定工程是否完成以及是否合格。

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步骤s6中,支付阶段的完整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19、s61:查询合同约定确定支付细则:在合同订立时,明确约定按质支付的方式和具体的支付标准,合同中包含相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支付条款的细则。

20、s62:根据检测数据生成验收报告:验收完成后,由相关专业机构或委员会编制验收报告,该报告包括工程的实际情况、质量评定结论以及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内容。

21、s63:支付金额计算:根据工程质量等级和合同约定的支付比例,计算应支付的款项。

22、s64:支付审批:支付计算完成后,向相关主管部门、委员会进行支付审批,审批机构审核质量验收报告和支付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3、s65:支付款项:经过支付审批后,按照约定的支付方式和时间,支付相应的款项给施工方,根据工程进度和支付计划安排,选择全额支付方式和分期支付方式之一。

24、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建筑工程按质支付的管理装置,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在建管一体化平台中创建出按质支付的功能模块,并与其它功能模块交互,以支持业主单元采用如权利要求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实现对建筑功能验收和支付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

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采用了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分别确立质量监督的检测指标要求,对工程进行单元划分和质量检测,在建管一体化系统中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和数据制图,并按照合同约定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进行智能公正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结果对通过验收的工程项目按质支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以对隧道施工单元质量检测评估为基础,构建了更加科学的结算机制,从而保障了隧道衬砌施工的质量,对未达到要求的工程单元拒绝支付,并对超标准质量的施工给予奖励,从而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施工过程的考评数据包括:衬砌结构几何尺寸、衬砌材料质量、衬砌接缝质量、衬砌施工工艺、衬砌施工质量控制、工序卡控、隐蔽无缺、无损检测、实体耐久、外观优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每个工程单元的评分过程中,预设的施工量预设值为80-100分,对于低于施工量预设值下限的项目不予支付;对于高于施工量预设值下限的部分,将初支项目、防排水项目和二衬项目的评分权重分别设置为40%、20%和40%,计算三个项目的施工量加权得到综合评估的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比例支付的标准如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增加的检测项目包括:防水板施工过程中烧伤、二衬混凝土浇筑时间和二衬混凝土强度均匀性;需要加大检测频率的检测项目包括:初支强度及厚度、锚杆和锚管无损、防水板破损及施工过程中烧伤、每模二衬强度、厚度100%全覆盖检测;需要提高指标要求的检测项目和内容包括:对于防水板破损程度和混凝土实体强度的检测中,将检测数据标准差纳入评价范围;对于施工过程中烧伤的损坏将碳化深度纳入评价范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工程验收中采用的专用检测仪器包括3D激光扫描仪、雷达扫描仪、智能张拉压浆一体机、锚杆无损检测设备及锚杆抗拔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建管一体化系统是由建筑市场监管单位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单位联合管理的建筑工程管理一体化平台;所述建管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工程管理、资源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文档管理;其中,业主测量组、中心试验室、监理人或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根据工程进度将相关数据实时上传到建管一体化系统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在数据可视化阶段,建管一体化系统根据检测数据自动生成直方图、网络图、拟合曲线图、散点图、箱线图、柱状图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便技术人员根据图表数据确定工程是否完成以及是否合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支付阶段的完整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10.一种建筑工程按质支付的管理装置,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在建管一体化平台中创建出按质支付的功能模块,并与其它功能模块交互,以支持业主单元采用如权利要求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实现对建筑功能验收和支付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施工过程的考评数据包括:衬砌结构几何尺寸、衬砌材料质量、衬砌接缝质量、衬砌施工工艺、衬砌施工质量控制、工序卡控、隐蔽无缺、无损检测、实体耐久、外观优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每个工程单元的评分过程中,预设的施工量预设值为80-100分,对于低于施工量预设值下限的项目不予支付;对于高于施工量预设值下限的部分,将初支项目、防排水项目和二衬项目的评分权重分别设置为40%、20%和40%,计算三个项目的施工量加权得到综合评估的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比例支付的标准如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收后的按质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增加的检测项目包括:防水板施工过程中烧伤、二衬混凝土浇筑时间和二衬混凝土强度均匀性;需要加大检测频率的检测项目包括:初支强度及厚度、锚杆和锚管无损、防水板破损及施工过程中烧伤、每模二衬强度、厚度100%全覆盖检测;需要提高指标要求的检测项目和内容包括:对于防水板破损程度和混凝土实体强度的检测中,将检测数据标准差纳入评价范围;对于施工过程中烧伤的损坏将碳化深度纳入评价范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志雄刘敏黄涛崔树坚王鹏严琪尹道林李行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