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忠南专利>正文

一种金瓜加工特性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128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瓜加工特性评价方法,它是以规定的加工工艺将金瓜加工成金瓜丝,然后设定金瓜主要加工性状评价标准,再通过对外观与瓜丝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该金瓜是否具有加工特性。使用该技术可通过一定指标的综合比较,能较好地寻找到适宜加工的金瓜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瓜果加工特性评价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瓜类蔬菜加工性状及其产品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金瓜(Cucubita pepoL. var. medullosa Alef),又名金丝瓜、搅瓜、茭瓜等,为葫芦 科南瓜属美洲南瓜中果肉经搅拌呈丝状的一个变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金瓜以食用老熟瓜 为主,成熟瓜皮金黄色,故名金瓜。又因其瓜肉经搅拌自然形成晶莹透明的金黄色细丝而称 为“金丝瓜”。瓜丝味形似海蜇,因此又有“植物海蜇”、“素海蜇”的美称。金瓜原产于南美洲北部,西汉时期由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我国许多地方在 明代就有栽培。上海地区金瓜栽培历史悠久,传说在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00年前后)崇 明岛已有金瓜栽培,其他县在清朝后期至中华民国初期栽培也较普遍,当时常称金瓜为珠 瓜。但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仅崇明县仍有栽培,其他县金瓜栽培逐渐消失;据 报道,安徽省涡阳、蒙城等地在清朝初期引进金瓜种植。至20世纪70年代,金瓜仅在我国的 上海、安徽、湖北、辽宁等少数地区有栽培。我国台湾地区1985年从国外引进金瓜试种,获 得成功,当地人称之为“海蜇南瓜”。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瓜由于自然成丝、风味独特,北 京、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河北等地纷纷将其作为特种蔬菜引进种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金瓜集中栽培面积最大的是上海市崇明县,每年栽培面积为1000 1500公顷。 金瓜色泽金黄,自然成丝,清脆可口,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金瓜瓜肉干物质中含粗蛋 白11. 5克、粗脂肪1. 47克、钙17毫克、磷22毫克、铁0. 73毫克;每100克鲜瓜肉中含胡萝 卜素0. 06毫克、维生素PP 0. 5毫克、维生素C 2毫克、维生素B10. 02毫克、维生素B20. 02 毫克、维生素B60. 6毫克、40. 8%的纤维素等。金瓜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腺嘌呤、瓜氨酸、 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一般瓜类蔬菜所没有的葫芦巴碱和丙醇二 酸等物质,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和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等功能,因此金瓜还有“天然健康 食品”和“天然减肥美容食品”之称。上海市崇明县是我国最大的金瓜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1500公顷左右。崇明岛 金瓜栽培历史悠久,作为传统特色经济作物,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中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开发,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先导,组织科技人员对金瓜的采后贮 藏、保鲜和加工等方面进行攻关,应用生物保鲜技术等高新加工技术与传统加工方法相结 合,开发出了盐渍金瓜丝、速冻金瓜丝、真空小包装金瓜丝等加工产品进入本市的超市、宾 馆、饭店,部分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和日本、东南亚地区,使金瓜形成了区域化种植、规模 化生产、专业化加工的产业格局,真正实现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由于长期的生产活动和自然变异,金瓜在我国许多地方演变出了不同类型的地方 品种,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种质资源。经过多年的工作,先后收集到上海、安徽、湖北、江西、山 东、河北、广东、台湾以及日本、美国等地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53份。通过集中栽培,对53 份金瓜资源进行了生长习性、农艺性状和瓜丝特性等的综合鉴定,以筛选出具有优良种性状的种质材料,为金瓜的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为了实现金瓜加工业产业化,生产高质量的金瓜丝加工产品,急需选育出适宜加工的加工型金瓜品种。为此必须研究对金瓜种质材料及其选育的品种(系)加工特性的评 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者结合目前国内各种现有金瓜品种的特性,以寻找适宜 工业化加工的品种为目标,通过各种金瓜自有特性与加工性状之间的比较,提供一种金瓜 加工特性评价方法,通过该方法能评价和判定适宜加工的金瓜品种(系)或种质材料。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瓜加工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规定的 加工工艺将金瓜加工成金瓜丝,然后设定金瓜主要加工性状评价标准,再通过对外观与瓜 丝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该金瓜是否具有加工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述的规定的加工工艺是金瓜一清洗一切瓜一去除瓜籽、瓜 瓤一盐渍一取丝一退盐一脱水一调味一称重、装袋一真空封口一杀菌一冷却一成品。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述的设定金瓜主要加工性状评价标准为 其中成丝率(%)=加工后瓜丝重/鲜瓜重X 100%。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述的对金瓜外观与瓜丝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为首先进 行外观评价,主要是对瓜形、瓜重和瓜皮颜色进行评价。从外观看,瓜形为圆筒形至椭圆形; 瓜重达到2kg以上;瓜皮颜色为深黄色,表面光滑。其次是对瓜丝性状评价,把金瓜切开后, 经过设定的加工工序产出金瓜丝,测定瓜丝的产量并计算成丝率、瓜丝的色泽、脆度与粗细 等指标。再是进行综合评价,全面评价金瓜品质,应在果实外观和瓜丝性状评分的基础上, 根据各性状在金瓜品质评价中的重要性为依据给予相应的加权数,然后得出综合分值;根 据金瓜果实和瓜丝性状与金瓜丝品质的相关性确定加权数,其中成丝率、脆度和瓜丝颜色 是直接影响金瓜丝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状,这3个性状列为第一因素,并给予最高加权数3 分;单瓜重和瓜丝色泽是影响金瓜丝产量和外观质量,列为第二因素,给予加权数为2分; 瓜形和瓜丝粗细与金瓜丝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列为第三因素,加权数为1分。综合分值为各主要性状分值乘以加权数之和,综合分值越高,说明金瓜可加工的品质越好。本专利技术一种金瓜加工特性评价方法主要优点是,通过一定指标比较,可较好地寻找到适宜加工的金瓜品种。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瓜加工特性评价方法,它是以规定的加工工艺将金瓜加工成金 瓜丝,然后设定金瓜主要加工性状评价标准,再通过对外观与瓜丝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 和判定适宜加工的金瓜品种(系)或种质材料。1、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述的规定的加工工艺是金瓜一清洗一切瓜一去除瓜籽、瓜瓤一盐渍一取丝一退盐一脱水一调味一称重、 装袋一真空封口一杀菌(85°C 10')—冷却一成品2、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述的设定金瓜主要加工性状评价标准为表1金瓜种质主要性状评价标准 其中成丝率(%)=加工后瓜丝重/鲜瓜重X 100%。3、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述的对金瓜外观与瓜丝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为1.主要性状的评价金瓜是以老熟瓜中的瓜丝为食用部分的,因此瓜丝的产量高低和质量直接影响到 金瓜品质的优劣。瓜丝的性状是选育加工型金瓜品种的重要评判依据。金瓜品质的构成要 素主要有果实外观和瓜丝性状的评价。1)外观评价主要是瓜形、瓜重和瓜皮颜色。从外观看,瓜形为圆筒形至椭圆形; 瓜重达到2kg以上;瓜皮颜色为深黄色,表面光滑。2)瓜丝性状评价把金瓜切开后,经过设定的加工工序产出金瓜丝,测定瓜丝的 产量(计算成丝率)、瓜丝的色泽、脆度与粗细等,这些指标很重要,直接关系到瓜丝的品 质,特别是成丝率和脆度与瓜丝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瓜皮颜色与瓜丝色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见表2)表2金瓜农艺性状与加工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3)综合评价全面评价金瓜品质,应在果实外观和瓜丝性状评分的基础上,根据 各性状在金瓜品质评价中的重要性为依据给予相应的加权数,然后得出综合分值。根据金 瓜果实和瓜丝性状与金瓜丝品质的相关性确定加权数,其中成丝率、脆度和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瓜加工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规定的加工工艺将金瓜加工成金瓜丝,然后设定金瓜主要加工性状评价标准,再通过对外观与瓜丝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该金瓜是否具有加工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南邱源叶年玉
申请(专利权)人:朱忠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