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08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涉及零件的打磨或抛光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中部设有连接组件,所述弹性支撑体上设有若干砂带片,若干所述砂带片等间距阵列分布,相邻所述砂带片交错层叠设置,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砂带片在层叠区下方与所述支撑体圆周面接触的部分为支撑工作面,所述砂带片在层叠区上方的砂带部分为磨削工作面,所述砂带片与所述支撑体圆周面连接处尺寸为H1。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打磨效果好。打磨效果好。打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的打磨或抛光
,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

技术介绍

[0002]在叶片类零件的特征面打磨领域,如叶根与叶身过渡面、叶根圆弧面或复杂叶身曲面,在上述举例的复杂表面的打磨,如发动机叶片、人工关节表面的磨抛一直是手工打磨工艺的质量问题所在,也是自动化打磨的难点所在。手工打磨叶片的叶根圆角时,常用的砂轮是不易产生弹性变形的树脂砂轮或弹性较差的圆弧百叶轮,零件表面质量完全凭操作者的经验控制打磨力度,常存在叶根圆角打磨的一致性和叶根与叶身的过渡连续性的问题。圆弧百叶轮,如专利US8177608B2、专利US2005/0000166A1、专利US2818693A其共同特点是打磨部位的横截面是半圆弧形,并且其产品用于打磨量较大的弧形焊缝面。自动化打磨圆弧角时,常用的砂轮是尼龙纤维轮,或橡胶轮,其打磨的去除量、砂轮磨损及补偿等会影响打磨效率和打磨的尺寸与形状位置精度;打磨叶身时,通常采用砂带打磨,因此不同打磨方式之间也会产生表面均匀衔接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0003]现有的柔性磨抛砂带轮存在打磨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包括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中部设有连接组件,所述弹性支撑体上设有若干砂带片,若干所述砂带片等间距阵列分布,相邻所述砂带片交错层叠设置,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砂带片在层叠区下方与所述支撑体圆周面接触的部分为支撑工作面,所述砂带片在层叠区上方的砂带部分为磨削工作面,所述砂带片与所述支撑体圆周面连接处尺寸为H1。
[0006]具体的说,砂带片是以层叠方式环形阵列均匀地包覆在支撑体的圆周面上组成柔性砂带轮相邻两个所述砂带片,例如砂带片一和砂带片二在圆周面上下层叠;砂带片一在层叠下方的部分为支撑工作面,砂带片二在层叠上方的部分为磨抛工作面;支撑工作面与磨抛工作面在回转方向的层叠量H1相等,具体地说,所述砂带片是沿着砂带片的宽度H2方向前后错位层叠的,相邻砂带片在圆周面的层叠部分的尺寸层叠量与砂带片宽度的关系是H1≤0.5H2。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体的外圆周面与所述砂带片的支撑工作面的软布基充分接触并紧密连接,砂带轮磨抛工作时,所述支撑体的母线形状通过所述砂带片的支撑工作面棱边和磨抛工作面映射到被加工表面;所述支撑体的材质是尼龙纤维、硅胶、塑料、橡胶、玻璃纤维或薄壁金属,通过支撑体进行支撑,同时使用尼龙纤维、硅胶、塑料、橡胶、玻璃纤维或薄壁金属构造的支撑体,提高支撑效果以及抛光打磨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的外圆周面的半锥角α的范围是:

90
°
<α<90
°
;所述母线的形状直线、折线或曲线。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体宽度W3大于等于所述支撑体1两边圆弧半径R5和R6之和;所述砂带片的支撑工作面宽度W2大于等于所述砂带片的支撑工作面两边的圆弧半径R3和R4之和;所述砂带片磨削工作面的宽度W1大于等于所述砂带片磨削工作面两边的圆弧半径R1和R2之和。
[0010]优选地,所述砂带片的宽度为H2,所述砂带片是沿着所述砂带片的宽度H2方向前后错位层叠,相邻所述砂带片层叠部分的尺寸H1≤0.5H2,所述砂带片包覆方式是所述砂带片两端的软布基面与所述支撑体靠近圆周面的部分通过粘接、金属丝连接或纤维绳针织连接;或者所述砂带片的支撑工作面及其向两端的延伸面的软布基面与支撑体粘接、金属丝连接或纤维绳针织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砂带片在打磨力作用下受到工件被磨抛面和支撑体的挤压变形的过程中,所述砂带片的待打磨主体工作面与待打磨主体工作面的延伸面受挤压时连续圆弧过渡,因而被打磨工件表面的边缘不会产生沟槽现象。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的外形为圆盘形、蝶形或碗形;所述支撑体外圆面的两端为倒圆弧或倒角,蝶形或碗形的凹面部分可以避免与工件的非打磨部位发生干涉,图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因为不同支撑体形状而构成的砂带轮,包括碟式柔性砂带轮、碟式弹性支撑体、碟式砂带轮驱动连接面、异形砂带片、层叠式分布砂带片。其中异形砂带片以层叠形式环形阵列均匀地包覆在碟式弹性支撑体外圆周面上。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中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开设有若干方形通孔,若干所述方形通孔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圆形槽内连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若干方柱,若干所述方柱等间距分布,所述方柱位置与所述方形通孔位置相互适配,所述方柱一端穿过所述方形通孔,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若干所述圆形通孔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方柱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圆形通孔,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贴合所述第二安装块,实际使用时,驱动轴通过抛光打磨机输出轴的连接结构与抛光打磨机进行连接,不同所述抛光打磨机输出轴连接结构不同,驱动轴的实际结构由抛光打磨机的型号决定,通过将固定块放置在第一安装块以及第二安装块之间,同时使得方柱进入方形通孔内,螺杆穿过第二安装块的圆形通孔,最后使用螺母进行固定,保证支撑体与抛光打磨机连接的紧密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中,砂带片工作时在打磨力作用下受到工件被磨抛面和所述支撑体的挤压而变形,并与工件被打磨表面充分接触,所述砂带片的磨削工作面使得被打磨工件的接触形状发生变化,随着所述砂带轮打磨的进行,所述支撑体通过与砂带背面的充分接触,而将所述支撑体的母线形状以打磨接触形式映射到被打磨的工件形状上,从而实现砂带轮的磨抛修形功能,同时提高柔性磨抛砂带轮存在打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

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

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中两个相邻的砂带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中其他形状的砂带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支撑体;2、砂带片;3、固定块;4、第一安装块;5、方柱;6、驱动轴;7、第二安装块;8、螺杆;9、螺母;60、碟式柔性砂带轮;601、碟式弹性支撑体;602、碟式砂带轮驱动连接面;603、异形砂带片;604、层叠式分布砂带片。
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支撑体(1),所述弹性支撑体(1)中部设有连接组件,所述弹性支撑体(1)上设有若干砂带片(2),若干所述砂带片(2)等间距阵列分布,相邻所述砂带片(2)交错层叠设置,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砂带片(2)在层叠区下方与所述支撑体(1)圆周面接触的部分为支撑工作面,所述砂带片(2)在层叠区上方的砂带部分为磨削工作面,所述砂带片(2)与所述支撑体(1)圆周面连接处尺寸为H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的外圆周面与所述砂带片(2)的支撑工作面的软布基充分接触并紧密连接,砂带轮磨抛工作时,所述支撑体(1)的母线形状通过所述砂带片(2)的支撑工作面棱边和磨抛工作面映射到被加工表面;所述支撑体(1)的材质是尼龙纤维、硅胶、塑料、橡胶、玻璃纤维或薄壁金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的外圆周面的半锥角α的范围是:

90
°
<α<90
°
;所述母线的形状直线、折线或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宽度W3大于等于所述支撑体(1)两边圆弧半径R5和R6之和;所述砂带片(2)的支撑工作面宽度W2大于等于所述砂带片(2)的支撑工作面两边的圆弧半径R3和R4之和;所述砂带片(2)磨削工作面的宽度W1大于等于所述砂带片(2)磨削工作面两边的圆弧半径R1和R2之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磨抛砂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带片(2)的宽度为H2,所述砂带片(2)是沿着所述砂带片(2)的宽度H2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人炜杨学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擎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