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人抛磨曲面石材的浮动力控抛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308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抛磨曲面石材的浮动力控抛磨系统,涉及抛磨系统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器人雕刻模块、浮动力控模块以及抛磨模块;所述机器人雕刻模块包括机器人,设置在机器人端部的雕刻电主轴,以及设置在雕刻电主轴上的连接刀柄;所述浮动力控模块安装在刀柄上;所述抛磨模块包括抛磨电主轴,以及设置在抛磨电主轴上的抛磨工具粘盘;所述浮动力控模块用于控制抛磨模块沿抛磨电主轴轴向移动。本申请能够便于对复杂石材曲面进行抛磨加工,在抛磨过程中维持恒定的抛磨力度,快速从雕刻加工切换至抛磨加工。雕刻加工切换至抛磨加工。雕刻加工切换至抛磨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人抛磨曲面石材的浮动力控抛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抛磨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抛磨曲面石材的浮动力控抛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复杂形状大理石制品作为艺术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复杂形状大理石制品是所有大理石制品中附加值最高的一个品种,不仅蕴含着艺术文化,更是石材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相较于平面大理石制品与规则异形大理石制品,复杂形状大理石制品是所有大理石制品中加工技术难度最大,其经济附加值也是最高的一个品种。而抛光加工作为复杂形状大理石制品加工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整个加工工序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
[0003]在磨抛加工前,需要把磨抛的模型进行机器人雕刻加工,以达到可磨抛的状态。在雕刻加工完成后,实现由机器人雕刻系统向机器人磨抛系统的快速转换至关重要,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在目前的曲面石材磨抛行业中,目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曲面磨抛的难度要远高于平面的磨抛;2、曲面磨抛加工中恒力的控制较为困难;3、曲面雕刻加工向曲面磨抛加工的转换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抛磨曲面石材的浮动力控抛磨系统。以解决曲面抛磨难度高、抛磨恒定力度控制难、曲面雕刻加工向曲面抛光加工切换慢的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机器人抛磨曲面石材的浮动力控抛磨系统,包括机器人雕刻模块、浮动力控模块以及抛磨模块;所述机器人雕刻模块包括机器人,设置在机器人端部的雕刻电主轴,以及设置在雕刻电主轴上的连接刀柄;所述浮动力控模块安装在刀柄上;所述抛磨模块包括抛磨电主轴,以及设置在抛磨电主轴上的抛磨工具粘盘;所述浮动力控模块用于控制抛磨模块沿抛磨电主轴轴向移动。
[0006]可选的,所述浮动力控模块控制抛磨模块沿抛磨电主轴轴向的力控范围为5

10N。
[0007]可选的,所述浮动力控模块控制抛磨模块沿抛磨电主轴轴向的浮动范围为0

12mm。
[0008]可选的,所述抛磨电主轴所提供的最大扭矩为1.3N/m。
[0009]可选的,所述抛磨电主轴的转速为0

3500r/min。
[0010]可选的,所述连接刀柄采用IS050刀柄可拆卸装夹在雕刻电主轴上。
[0011]可选的,所述抛磨工具粘盘通过标准筒夹与抛磨电主轴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雕刻电主轴在抛磨过程中不发生转动。
[001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4]1.在机器人的雕刻电主轴上通过连接刀柄安装浮动力控模块,进而维持抛磨模块
在抛磨时的恒定抛磨力,便于对复杂曲面石材进行抛磨加工;能够快速从雕刻加工转换至抛磨加工;
[0015]2.抛磨工具粘盘通过标准同筒夹与抛磨电主轴连接,便于更换不同直径的抛磨工具粘盘,实现对不同曲率半径的石材曲面的抛磨加工。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机器人;2、雕刻电主轴;3、连接刀柄;4、浮动力控模块;5、抛磨电主轴;6、抛磨工具粘盘;7、石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机器人1抛磨曲面石材7的浮动力控抛磨系统。包括机器人1雕刻模块、浮动力控模块4以及抛磨模块。机器人1雕刻模块包括机器人1,设置在机器人1端部的雕刻电主轴2,以及设置雕刻电主轴2上的连接刀柄3。浮动力控模块4安装在刀柄上。抛磨模块包括抛磨电主轴5,以及设置在抛磨电主轴5上的抛磨工具粘盘6。浮动力控模块4控制抛磨模块沿抛磨电主轴5轴向移动。
[0020]具体的,连接刀柄3采用IS050刀柄可拆卸装夹在机器人1的雕刻电主轴2上,能够实现快速装夹与拆卸。浮动力控模块4可拆卸安装在连接刀柄3上,从而实现雕刻加工到抛磨加工的快速切换。
[0021]浮动力控模块4控制抛磨模块沿抛磨电主轴5轴向的力控范围为5

10N,其沿抛磨电主轴5轴向的浮动范围为0

12mm。浮动力控模块4采用气压驱动方式,通过位置补偿,为抛磨模块提供恒定的挤压力,以使安装在抛磨模块上的抛磨工具在同一转速下对石材7的抛磨力度保持恒定。抛磨电主轴5所提供的最大扭矩为1.3N/m。抛磨电主轴5的转速为0

3500r/min。抛磨电主轴5带动抛磨工具粘盘6转动,通过抛磨工具粘盘6上固定的抛磨工具对石材7进行抛磨加工。雕刻电主轴2在抛磨过程中不发生转动。
[0022]抛磨工具粘盘6通过标准筒夹与抛磨电主轴5可拆卸连接。抛磨工具粘盘6可以对不同型号的抛磨工具进行固定安装。另外,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抛磨工具粘盘6,改变抛磨工具的大小,可以适应于石材7上不同曲率表面的抛磨加工。
[0023]进行抛磨加工时,将连接刀柄3安装在雕刻电主轴2上,浮动力控模块4安装在连接刀柄3上,另一端连接安装抛磨电机,抛磨电机的抛磨电主轴5通过标准筒夹连接抛磨工具粘盘6,抛磨工具粘盘6上固定安装抛磨工具;完成安装后,即可开始对石材7进行抛磨加工。
[0024]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人抛磨曲面石材的浮动力控抛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雕刻模块、浮动力控模块以及抛磨模块;所述机器人雕刻模块包括机器人,设置在机器人端部的雕刻电主轴,以及设置在雕刻电主轴上的连接刀柄;所述浮动力控模块安装在刀柄上;所述抛磨模块包括抛磨电主轴,以及设置在抛磨电主轴上的抛磨工具粘盘;所述浮动力控模块用于控制抛磨模块沿抛磨电主轴轴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抛磨曲面石材的浮动力控抛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力控模块控制抛磨模块沿抛磨电主轴轴向的力控范围为5

10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抛磨曲面石材的浮动力控抛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力控模块控制抛磨模块沿抛磨电主轴轴向的浮动范围为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华黄身桂黄吉祥谭援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