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81288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该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通式的化学结构:R基团为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瓜蒌皮来源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皮。瓜蒌皮主要功效为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胸闷胁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瓜蒌皮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改善心血管系统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0003]进一步分析可知,瓜蒌皮治疗的这些疾病及其药理活性大多数都与补体系统相关。补体系统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其具体在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免疫复合物的溶解、增强体液免疫反应和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补体系统如果被过度激活,不仅消耗大量补体成分,使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使机体发生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造成病理损伤过程。因此,从传统中药中寻找高效低毒的补体抑制剂来治疗这些与补体系统过度激活的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具有抗补体活性的化合物而提供一种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专利技术人在对瓜蒌皮乙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补体活性试验筛选时发现,其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补体活性,因而采取活性导向分离方法,从瓜蒌皮中分离得到8个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补体活性。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一种单萜内酯类化合物,该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通式的化学结构:
[0008][0009]R基团为n

hexyl、n

heptyl、decyl、dodecyl、tetradecyl、hexadecyl、octadecyl或4

ene

pentadecyl中的任意一种。
[0010]进一步地:
[0011]R基团为n

hex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D;
[0012]R基团为n

hept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E;
[0013]R基团为dec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F;
[0014]R基团为dodecyl,化合物为hemerolide A;
[0015]R基团为tetradecyl,化合物为hemerolide B;
[0016]R基团为hexadecyl,化合物为(

)
‑3‑
O

palmitoylloliolide;
[0017]R基团为octadec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G;
[0018]R基团为4

ene

pentadecyl,化合物为(3S,5R)
‑3‑
O

trans
‑5‑
pentadecenyl

loli olide。
[0019]进一步地:
[0020]R基团为n

hex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D;
[0021]R基团为n

hept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E;
[0022]R基团为dec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F;
[0023]R基团为octadec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G。
[0024]结合图1,trichosanate D为化合物1,trichosanate E为化合物2,trichosanate F为化合物3,hemerolide A为化合物4,hemerolide B为化合物5,(

)
‑3‑
O

palmitoylloliolide为化合物6,trichosanate G为化合物7,(3S,5R)
‑3‑
O

trans
‑5‑
pentadecenyl

loliolide为化合物8。
[0025]化合物1,瓜蒌酯D(trichosanate D):无色油状;分子式:C
17
H
26
O4;相对分子量:294;1H NMR(400MHz,CD3OD),δ:5.83(1H,s,H

7),5.27(1H,m,H

3),2.50(1H,dt,J=14.2,2.4Hz,H

4a),2.38(2H,t,J=7.4Hz,H

2'),2.06(1H,dt,J=15.0,2.5Hz,H

2a),1.88(1H,dd,J=14.2,4.1Hz,H

4b),1.72(3H,s,H

11),1.68(1H,m,H

2b),1.64(2H,m,H

3'),1.43(3H,s,H

9),1.35(2H,m,H

4'),1.35(2H,m,H

5'),1.31(3H,s,H

10),0.92(3H,t,J=7.0Hz,H

6');
13
C NMR(100MHz,CD3OD)δ:183.9(C

6),174.1(C

1'),173.9(C

8),114.1(C

7),87.9(C

5),70.1(C

3),45.1(C

2),43.8(C

4),36.9(C

1),35.5(C

2'),32.4(C

4'),30.8(C

10),27.0(C

11),26.5(C

9),25.6(C

3'),23.4(C

5'),14.2(C

6').
[0026]化合物2,瓜蒌酯E(trichosanate E):无色油状;分子式:C
19
H
30
O4;相对分子量:322;1H NMR(400MHz,CD3OD),δ:5.82(1H,s,H...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通式的化学结构:R基团为n

hexyl、n

heptyl、decyl、dodecyl、tetradecyl、hexadecyl、octadecyl或4

ene

pentadecyl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基团为n

hex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D;R基团为n

hept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E;R基团为dec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F;R基团为dodecyl,化合物为hemerolide A;R基团为tetradecyl,化合物为hemerolide B;R基团为hexadecyl,化合物为(

)
‑3‑
O

palmitoylloliolide;R基团为octadec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G;R基团为4

ene

pentadecyl,化合物为(3S,5R)
‑3‑
O

trans
‑5‑
pentadecenyl

loli olide。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萜内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基团为n

hex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D;R基团为n

hept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E;R基团为dec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F;R基团为octadecyl,化合物为trichosanate G。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单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瓜蒌皮粉碎后,进行渗漉提取,浓缩提取液后,加水混悬,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取石油醚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

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5个流份A1

A5;A2流份经过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正己烷

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12个流份A2A

A2L;A2G流份经过反相ODS柱色谱分离,以甲醇

水梯度洗脱得到14个流份A2G1

A2G14;流份A2G5经过半制备液相进行纯化,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得到化合物hemerolide A;流份A2G7经过半制备液相进行纯化,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得到化合物hemerolide B和(

)
‑3‑
O

palmitoylloliolide;流份A2G8经过半制备液相进行纯化,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得到化合物trichosanate G;A2H流份经过反相ODS柱色谱分离,以甲醇

水梯度洗脱得到11个流份A2H1

A2H11;流份A2H2经过半制备液相进行纯化,以乙腈

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得到化合物trichosanate D;流份A2H3经过半制备液相进行纯化,以乙腈

水为流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峰杨水元卢燕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