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潍坊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24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属于振捣技术领域,摆动板和摆动动力系统设置在摆动支架上,摆动动力系统驱动摆动板在竖直的平面内摆动;摆动板上设置有固化试模,摆动板摆动过程中固化试模沿着摆动板所在的平面移动;还包括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均设置在机架上;第一挡料板位于摆动板摆动方向的一端,第二挡料板位于摆动板摆动方向的另一端;当摆动板摆动的过程中,固化试模内部的水泥和淤泥混合物上表面一直保持水平,但是固化试模内部的水泥和淤泥混合物一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翻滚,此时将内部气泡排出,水泥和淤泥混合物密实结合,消除了固化试模内部水泥和淤泥混合物固化后蜂窝麻面的现象。面的现象。面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振捣装置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淤泥作为废弃物,难以有效处理,将淤泥与水泥进行混和,固化后形成填土材料或水泥土桩,实现了淤泥大体积处理,并且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由于淤泥的产生途径有多种,自身的含水率和成分较为复杂,作为填土材料前需要根据设计强度要求对淤泥和水泥的混合物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明确其强度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同时获取凝固时间、固化强度等指标。
[0003]目前,室内常用的水泥和淤泥固化试模,通常采用直径为3.81cm,高度为8cm的不锈钢圆柱形、或者有机玻璃圆柱形制样容器。水泥和淤泥试样固化或水化过程中须要通过振捣排除其中气泡,消除水泥固化淤泥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使水泥和淤泥固化后保持一定的结构强度,以提高其抗压能力。现在制样过程中,通常将水泥和淤泥分层填充到固化试模内,利用手动的方式对固化试模进行振捣,排出水泥和淤泥混合物中的空气,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利用该方式的制样效率较低。
[0004]现有的水泥振捣装置包括两种,一种是公开号:CN114776020A,技术名称:振捣棒,揭示了“一种用于水泥振捣的振捣棒,该振捣棒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振捣棒本体置于水泥中,利用振捣棒本体传递震动,对水泥完成振捣”。然而该实验用固化试模的体积较小,该专利所公开的振捣棒无法伸入固化试模中,即使利用直径较小的振捣棒伸入固化试模中,固化试模中剩余的水泥和淤泥混合物已经不能够完成测试实验,因此该振捣棒振捣的方式无法应用在该固化试模中。
[0005]另一种振捣方式是公开号:CN208966039U,技术名称:振捣系统,揭示了“一种通过电机带动偏心块旋转,偏心块旋转产生偏心作用,振捣平台产生振动,从而实现水泥的振捣效果”。然而该实验用固化试模的体积较小,较小的振动效果对该固化试模内水泥的振捣效果不明显,较大的振动导致固化试模倾倒,水泥和淤泥外流或固化试模内水泥和淤泥飞溅等问题,不利于实验的进行。
[0006]本领域中的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8968894 U,名称:一种水泥搅拌土室内配合比试验制样装置,通过模具筒放置架和压板,解决试样在振捣过程中倾倒的问题,然而,其振动过程中,很难控制振动次数,并且是依靠水泥土自重实现振捣密实,其密实度难以达到使用的要求。
[0007]因此,为了使该固化试模内的水泥和淤泥混合物完成振捣,急需一种振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通过往返摆动使内部水泥和淤泥翻滚排出气泡和摆动过程中撞击来实现固化试模内水泥和淤泥完成振捣的振捣装置。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其包括机架、摆动
支架、摆动板和摆动动力系统,其中,
[0010]摆动板和摆动动力系统设置在摆动支架上,所述摆动动力系统驱动摆动板在竖直的平面内摆动;
[0011]所述摆动板上设置有固化试模,摆动板摆动过程中固化试模沿着摆动板所在的平面移动;
[0012]还包括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所述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均设置在机架上;
[0013]所述第一挡料板位于摆动板摆动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挡料板位于摆动板摆动方向的另一端。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摆动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摆动轴,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摆动轴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摆动板固定设置在摆动轴上。
[00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摆动轴到摆动板其中一个摆动端的距离与摆动轴到摆动板另一个摆动端的距离相等。
[001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摆动动力系统包括第一摆动气缸和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摆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第一摆动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气缸铰接在第一支架上。
[00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挡料送料装置,所述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均与挡料送料装置相连接,所述挡料送料装置驱动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随着摆动板的摆动而移动。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挡料送料装置包括传动板和安装座,所述传动板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传动板任意一面朝向摆动板设置。
[001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尺寸相同,第一挡料板固定设置在传动板的一端,第二挡料板固定设置在传动板的另一端。
[002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摆动板的长度远大于传动板,安装座到摆动轴的距离大于第一挡料板或第二挡料板的长度,小于第一挡料板或第二挡料板的长度与固化试模高度的和。
[002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挡料送料装置还包括传动气缸,传动气缸一端铰接在机架上,另一端铰接在传动板任意一端。
[002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摆动支架还包括卡环,所述卡环的内圈卡接在摆动轴上,所述卡环的外圈焊接在摆动板上。
[0023]本技术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当摆动板摆动的过程中,固化试模内部的水泥和淤泥的混合物上表面一直保持水平,但是固化试模内部的水泥和淤泥的混合物一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翻滚,此时将内部气泡排出,水泥和淤泥的混合物密实结合,消除了固化试模内部蜂窝麻面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的立体图;
[0027]图2为本技术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固化试模内水泥和淤泥的流动原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的主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的立体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实验托盘与固化试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的立体图;
[0033]图8为本技术实验托盘与固化试模在摆动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0035]如图1

3所示,一种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其包括机架(1)、摆动支架(2)、摆动板(3)和摆动动力系统(4),其中,摆动板(3)和摆动动力系统(4)设置在摆动支架(2)上,所述摆动动力系统(4)驱动摆动板(3)在竖直的平面内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3)上设置有固化试模(5),摆动板(3)摆动过程中固化试模(5)沿着摆动板(3)所在的平面移动;还包括第一挡料板(6)和第二挡料板(7),所述第一挡料板(6)和第二挡料板(7)均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挡料板(6)位于摆动板(3)摆动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挡料板(7)位于摆动板(3)摆动方向的另一端;所述摆动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摆动轴(23),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均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摆动轴(23)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21)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22)上,摆动板(3)固定设置在摆动轴(2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轴(23)到摆动板(3)其中一个摆动端的距离与摆动轴(23)到摆动板(3)另一个摆动端的距离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试模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动力系统(4)包括第一摆动气缸(41)和曲柄(42),所述曲柄(42)的一端与摆动轴(23)固定连接,所述曲柄(42)的另一端与第一摆动气缸(41)的输出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气缸(41)铰接在第一支架(21)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试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轩曹玉鹏林辉鲍松林闫颖董志枚李欣冉宋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