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负极材料,具体为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因具有相对轻的重量、高电容量(能量密度大)、高工作电压、可充电循环及高循环寿命等性质,被广泛地用作便携设备的驱动电源或电动汽车及电力储备用电源。
2、现有技术中,诸如锂电池的电化学电池,即便是正常地反复充/放电操作下,也会因材质变化,材料损失等因素,造成电容量衰退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之一就是将硅纳米化。因为随着颗粒的减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硅的体积变化,减小电极内部应力。但纳米材料在循环过程中易团聚,不足以使电池的性能改善到实用化。第二,采用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即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纳米硅或硅合金材料嵌入或负载到碳材料中,碳材料一方面可以改善活性硅材料的导电性,另一方面碳材料可以作为“缓冲骨架”来分散和缓冲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体积变化所造成的电极内部应力,使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具有好的循环稳定性。虽然第二种方案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现有的纳米硅碳复合材料普遍存在首次放电比容量低、多次循环后的保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组分:中空硅球35-40%、中间相碳微球18-22%、磺化聚苯胺7-8%、三聚氰胺6-8%、氢化锂3-5%、酞菁铜2-5%、聚乙烯吡咯烷酮1-2%,其余为活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组分:中空硅球35%、中间相碳微球18%、磺化聚苯胺7%、三聚氰胺6%、氢化锂3%、酞菁铜2%、聚乙烯吡咯烷酮1%,其余为活化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组分:中空硅球35-40%、中间相碳微球18-22%、磺化聚苯胺7-8%、三聚氰胺6-8%、氢化锂3-5%、酞菁铜2-5%、聚乙烯吡咯烷酮1-2%,其余为活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组分:中空硅球35%、中间相碳微球18%、磺化聚苯胺7%、三聚氰胺6%、氢化锂3%、酞菁铜2%、聚乙烯吡咯烷酮1%,其余为活化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组分:中空硅球36%、中间相碳微球19%、磺化聚苯胺7%、三聚氰胺7%、氢化锂4%、酞菁铜3%、聚乙烯吡咯烷酮1%,其余为活化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组分:中空硅球38%、中间相碳微球20%、磺化聚苯胺8%、三聚氰胺8%、氢化锂4%、酞菁铜4%、聚乙烯吡咯烷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王栋,吴倩,辛春玲,郭焕美,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