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总元件加载与天线修形技术结合的机载低RCS全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92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总元件加载与天线修形技术结合的机载低RCS全向天线,包括辐射振子1、天线罩2、法兰3,其中辐射振子1采用“树形”的结构,天线罩2采用左右对称的平板介质复合结构;“树形”辐射振子1嵌入到天线罩2内,整个天线与天线罩固定在圆盘法兰3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树形”的辐射振子,解决了常规刀型或盘锥机载天线物理面积大带来的天线RCS高的问题;辐射振子与天线罩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先设计天线再设计天线罩导致的性能失配弊端,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避免天线RCS恶化;天线罩上的矩形通孔和矩形金属贴片,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天线RCS有效降低,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飞机隐身性能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更进一步涉及电磁场与微波中的一种集总元件加载与天线修形技术结合的机载低雷达散射截面rcs(radar cross section)全向天线。所谓rcs,是表征散射体在电磁波照射下产生的回波强度的物理量,是衡量散射体向某一方向散射电磁波能力的度量,天线rcs越小,飞机综合隐身性能越好,因此本专利技术可用于飞机隐身性能的应用需求。


技术介绍

1、当前天线rcs减缩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电子元件加载技术、天线修形技术、基于超材料的天线技术。电子元件加载技术可降低天线工作频带外rcs,而对带内rcs则基本没有减缩效果,此外该方法还易引起天线辐射性能的恶化。天线修形技术在维持天线辐射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减少天线的金属面积,一定程度上实现天线rcs减缩,但对天线带外rcs缩减基本没有贡献。超材料技术通过加载超材料结构,可以有效减缩天线rcs,然而这种技术的局限性是通常需要天线加载额外的周期单元结构,这不仅增加了天线的整体结构尺寸,并且对于机载天线平台、重量以及复杂结构所带来的可靠性问题都限制了目前超材料在机载天线研制用的应用。

2、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总元件加载与天线修形技术结合的机载低RCS全向天线,包括辐射振子(1)、天线罩(2)、法兰(3),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振子(1)是由T形的振子分支(1-1)、在T形的振子分支(1-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阶梯形的修形缺陷地(1-2)、以及长方形的集总加载元件(1-3)、同轴馈电端口(1-4)组成的“树形”结构,所述天线罩(2)是由前后对称的矩形平板,并在其左右两侧削去两个对称“L形”板组成的“衣形”平板复合结构,其中心区域刻蚀有矩形通孔(2-1),位于矩形通孔(2-1)底部区域附近,在天线罩(2)的正反面分别设计了对称的矩形金属贴片(2-2);辐射振子(1)嵌入到天线罩(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总元件加载与天线修形技术结合的机载低rcs全向天线,包括辐射振子(1)、天线罩(2)、法兰(3),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振子(1)是由t形的振子分支(1-1)、在t形的振子分支(1-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阶梯形的修形缺陷地(1-2)、以及长方形的集总加载元件(1-3)、同轴馈电端口(1-4)组成的“树形”结构,所述天线罩(2)是由前后对称的矩形平板,并在其左右两侧削去两个对称“l形”板组成的“衣形”平板复合结构,其中心区域刻蚀有矩形通孔(2-1),位于矩形通孔(2-1)底部区域附近,在天线罩(2)的正反面分别设计了对称的矩形金属贴片(2-2);辐射振子(1)嵌入到天线罩(2)内,整个天线与天线罩固定在法兰(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总元件加载与天线修形技术结合的机载低rcs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射振子(1)中的长方形的集总加载元件(1-3)位于阶梯形的修形缺陷地(1-2)的上方,同轴馈电端口(1-4)位于t形的振子分支(1-1)的下方;所述t形的振子分支(1-1)由左右两侧对称的两个“长靴形”的水平振子(1-1-1)、以及两个“倒u形”的垂直振子(1-1-2)组成,两个“倒u形”的垂直振子(1-1-2)位于两个“长靴形”的水平振子(1-1-1)的下方;所述阶梯形的修形缺陷地(1-2)的下方和中间,分别刻蚀有垂直“一字型”缝隙(1-2-1)与水平“一字型”缝隙(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总元件加载与天线修形技术结合的机载低r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栾禹辰张月瀛刘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