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用光电传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20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用光电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光电传感器、电路控制板和透光盖板,壳体包括底壳部,分别设置在底壳部前后端的前壳部与后壳部,以及设置在前壳部顶端的传感器支承部,传感器支承部与后壳部之间形成一个开口区;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壳体的传感器支承部上表面;可打开的透光盖板,安装在壳体的开口区,其第一端与传感器支承部后端卡接,第二端与后壳部的上端通过可拆卸式铰接结构连接;向后推动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并以后壳部的上端为铰接点向后翻转,即可实现透光盖板的打开。既能够通过透光盖板进行日常目测维护,又能够轻松打开透光盖板进行进一步检修。且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机械用光电传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用光电传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机械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或纱线的各种机械设备。在纺纱过程中,需要采用光电传感器对纺织设备上的纱线状态进行监测。纺织光电传感器由于监测准确性的需要,光电探头通常设计在靠近监测物体的地方,而控制电路板则又布置在机头或机尾的控制柜内。当纺纱设备监测时需要涉及的地方较多,例如纱锭监测,整体长度较长,需要在多位置同时设置光电传感器来进行监测,太多的传感器造成线束繁多。后来出现了诸多针对上述结构缺点的改进型,通过设计与传感器一体的电路板来减少线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3]例如申请号201921340907 .7一种细纱单锭光电检测器,包括电路板、光电传感器和安装壳体;电路板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内,安装壳体的一侧开有开口,电路板上一体式延伸出电路板延伸部,电路板延伸部依次从对应的开口内伸出,光电传感器固定在安装壳体上并与电路板延伸部电连接,可减少传感器至控制柜内的线束数量。其存在的缺陷是:首先,安装壳体的下壳上需要设计开口以便安装传感器保护罩,同时方便电路板延伸部能够穿过传感器保护罩与光电传感器连接,在加工壳体时需要额外的加工工序,且传感器保护罩结构复杂,组装步骤多,制造成本高;其次,打开安装壳体的上壳后只能看到电路板的背面,需要同时拆卸上壳以及各传感器保护罩才能看到电路板与光电传感器的连接状态,且不易拆卸,检修效率低。
[0004]再例如专利申请号 201921430292 .7公开了一种光电式单锭监测装置,其红外发射感应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内部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端固定有红外发射感应器,安装架上端固定有覆盖红外发射感应器且透明的塑料盖板。安装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塑料盖板连接第三卡扣,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塑料盖板连接的第二卡扣。
[0005]该结构中,塑料盖板直接覆盖在红外发射感应器上,打开塑料盖板就能看到安装板与红外发射感应器的连接状态。而由于塑料盖板采用了包覆式结构固定在安装架的顶端,其两端分别从外侧与安装架卡接,不但无法直接观察到电路板整体,需要进行拆卸才能检查;而且塑料盖板在拆卸时容易造成卡扣结构的断裂。
[0006]同时,由于塑料盖板的材质与成本限制,其透光性有一定的影响,检测灵敏度差,对纺织设备所在的环境要求高,因此,其检测准确性不太稳定。此外,由于红外发射感应器末端被直接固定在安装板上而非安装架上,一旦安装后就无法微调调整红外发射感应器的角度。
[0007]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纺织机械的制造成本低、检修维护方便,且检测准确度高、不易损坏的光电传感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检修维护方便,且检测准确度高、不易损坏的纺织机械用光电传感器。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织机械用光电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光电传感器、电路控制板和透光盖板,壳体,用于安装光电传感器和电路控制板,所述壳体为铝型材结构,其包括底壳部,分别设置在底壳部前后端的前壳部与后壳部,以及设置在前壳部顶端的传感器支承部,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传感器支承部的后端位于前壳部顶端的后方且位于后壳部的顶端前方;在垂直方向上,所述传感器支承部的后端高于后壳部的顶端;所述壳体的底壳部、前壳部、后壳部和传感器支承部配合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电路控制板的半开放式腔体,并在传感器支承部与后壳部之间形成一个沿铝型材结构长度方向延伸的L形或C形开口区;电路控制板,安装在壳体内;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壳体的传感器支承部上表面,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座以及内置于传感器座内的光电传感器件,光电传感器器件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可打开的透光盖板,可安装在壳体的开口区,与壳体配合形成一个封闭式结构;所述透光盖板整体为一倒L形盖板体,该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与传感器支承部后端卡接,倒L形盖板体的第二端与后壳部的上端通过可拆卸式铰接结构连接;向后推动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脱离壳体传感器支承部后端的卡接结构,并以后壳部的上端为铰接点向后翻转,即可实现透光盖板的打开。
[0010]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为: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下表面具有一个向前伸出的第一延伸结构,该第一延伸结构上表面具有一个凸起;所述传感器支承部的后端下表面设置有可容凸起嵌入的凹槽或凹坑;所述透光盖板安装到壳体的开口区后,第一延伸结构紧贴传感器支承部的后端下表面,第一延伸结构的凸起嵌入凹坑或凹槽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前部座体与后部座体,前部座体的底面与后部座体底面齐平,前部座体的侧面及顶面外轮廓大于后部座体外轮廓,进而在前部座体与后部座体之间形成一个C形横截面的台阶面;所述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上表面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器件线路罩盖部,该器件线路罩盖部呈C形整体成型在倒L形盖板体的顶部,并向前延伸出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且器件线路罩盖部的前端不封闭;所述透光盖板安装到壳体的开口区后,器件线路罩盖部的前半部内表面刚好紧贴在传感器座的后部座体外表面,器件线路罩盖部的前端面刚好抵住前部座体与后部座体之间的台阶面。
[0012]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座的后部座体自前向后高度逐渐降低。
[0013]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式铰接结构为:所述后壳部的顶端内侧面上具有一个向上伸出的凸筋,所述倒L形盖板体的第二端具有两个向下伸出且相互平行的第二延伸结构和第三延伸结构;所述透光盖板安装到壳体的开口区后,凸筋嵌入第二延伸结构与第三延伸结构之间形成的槽内,且后壳部的顶端端面作为支承面支承住第二延伸结构的端面,能够便捷的翻转打开透光盖板,又能够进行完全拆卸更换。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延伸结构延伸出第二端的长度大于第二延伸结构延伸出第二端的长度,而所述凸筋的顶部及第二延伸结构的下端均为弧形结构,且后壳部的顶端端面与凸筋的交界处同样为内弧形结构。轻松进行透光盖板打开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后壳部高度不大于前壳部高度的二分之一,提高可视面积。
[0016]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支承部的前端向前伸出前壳部顶端,有利于将光电传感器前
移,在壳体前后距离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开口区的开口宽度,便于维护。
[0017]优选的,所述前壳部的背面设置有结构加强筋。
[001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既能够通过透光盖板直接观察到光电传感器与电路控制板的状态进行日常目测维护,又能够轻松打开透光盖板进行进一步检修。且该透光盖板在打开时不易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而外壳结构在制造时可大幅减少额外加工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而光电传感器是直接安装在壳体的传感器支承部上的,其安装位置能够进行独立微调,安装维护方便,且其没有被透光盖板遮盖,检测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纺织机械用光电传感装置轴测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机械用光电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光电传感器、电路控制板和透光盖板,壳体,用于安装光电传感器和电路控制板,所述壳体为铝型材结构,其包括底壳部,分别设置在底壳部前后端的前壳部与后壳部,以及设置在前壳部顶端的传感器支承部,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传感器支承部的后端位于前壳部顶端的后方且位于后壳部的顶端前方;在垂直方向上,所述传感器支承部的后端高于后壳部的顶端;所述壳体的底壳部、前壳部、后壳部和传感器支承部配合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电路控制板的半开放式腔体,并在传感器支承部与后壳部之间形成一个沿铝型材结构长度方向延伸的L形或C形开口区;电路控制板,安装在壳体内;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壳体的传感器支承部上表面,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座以及内置于传感器座内的光电传感器件,光电传感器器件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可打开的透光盖板,可安装在壳体的开口区,与壳体配合形成一个封闭式结构;所述透光盖板整体为一倒L形盖板体,该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与传感器支承部后端卡接,倒L形盖板体的第二端与后壳部的上端通过可拆卸式铰接结构连接;向后推动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脱离壳体传感器支承部后端的卡接结构,并以后壳部的上端为铰接点向后翻转,即可实现透光盖板的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用光电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为:倒L形盖板体的第一端下表面具有一个向前伸出的第一延伸结构,该第一延伸结构上表面具有一个凸起;所述传感器支承部的后端下表面设置有可容凸起嵌入的凹槽或凹坑;所述透光盖板安装到壳体的开口区后,第一延伸结构紧贴传感器支承部的后端下表面,第一延伸结构的凸起嵌入凹坑或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机械用光电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前部座体与后部座体,前部座体的底面与后部座体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小星周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