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19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包括中心轮盘、转运工位、激光打标工位、清洁工位、检测工位和安装平台,转运工位、激光打标工位、清洁工位和检测工位分布在中心轮盘的四个正方位外侧,转运工位、激光打标工位、清洁工位和检测工位均固定在安装平台上,中心轮盘与安装平台连接,安装平台中心设有连接孔,集成了打标、检测、清洁结构,通过轮盘化的方式将原本的多道工序通过同一个机构完成,打标速度更快效果更好,降低流程占地面积,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成本和能源损耗。降低劳动成本和能源损耗。降低劳动成本和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EASY封装模块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

技术介绍

[0002]Easy module通过不同的内部芯片布局,端子引线,可以灵活的组合出不同拓扑结构及不同功率等级,服务于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有效的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又保证了设计的灵活性。
[0003]随着各终端领域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在对IGBT芯片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对IGBT模块的封装也提出了更多新的需求。不同应用中,对封装需求提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比如在传统的工业传动应用中,客户更看重平台化设计需求与自动化生产延展性。而在光伏逆变器等对效率与体积有较高要求的应用中,电路拓扑更加多变、高速芯片的使用也更加广泛,相应的也需要模块封装能够更好的适应其灵活性。
[0004]现有技术的激光打标机构通过人工手动转动的方式对设备的高度进行调节和检测,导致激光打标机的加工效率会出现低下的情况,影响激光打标机的正常使用,提高了使用者的劳动量,也会导致激光打标机的工作过程变得极其复杂,对此,提出一种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本技术集成了打标、检测、清洁结构,通过轮盘化的方式将原本的多道工序通过同一个机构完成,打标速度更快效果更好,降低流程占地面积,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成本和能源损耗。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率模块的轮盘是激光打标机构,包括中心轮盘、转运工位、激光打标工位、清洁工位、检测工位和安装平台,所述转运工位、激光打标工位、清洁工位和检测工位分布在中心轮盘的四个正方位外侧,转运工位、激光打标工位、清洁工位和检测工位均固定在安装平台上,中心轮盘与安装平台连接,安装平台中心设有连接孔。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轮盘的四个正方位上均设有一个工位台。
[0008]作为优选,所述工位台具体包括第一工台、第二工台、第三工台和第四工台,转运工位设置在第一工台上方,激光打标工位设置在第二工台上方,清洁工位设置在第三工台上方,检测工位设置在第四工台上方。
[0009]作为优选,所述激光打标工位包括升降结构和激光打标头,激光打标头安装在升降结构上,激光打标头设置在第二工台上方。
[0010]作为优选,所述激光打标工位的底部设有平移结构,升降结构底部连接在平移结构上,平移结构固定在安装平台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转运工位包括储放结构、旋转结构和抓取结构,所述储放结构安装在转运工位的外侧;
[0012]所述旋转结构的下部与储放结构连接,抓取结构设置连接在旋转结构的顶部旋转;
[0013]所述抓取结构包括抓取气缸、夹持气缸和夹持手,夹持手与夹持气缸连接,抓取气缸一端与夹持气缸连接,另一端与旋转结构连接,旋转结构的底部与安装平台连接,旋转结构带动抓取气缸在储放结构和第一工台之间旋转移动。
[0014]作为优选,所述清洁工位包括支柱、清洁气缸与清洁罩,清洁罩安装在清洁气缸的底部,清洁气缸安装在支柱上,支柱底部安装在安装平台上,清洁罩在第三工台上方。
[0015]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工位包括遮光柱和扫码器,扫码器安装在遮光柱的前方正对第四工台。
[0016]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工位还包括打光机,打光机设置在扫码器的下侧。
[0017]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轮盘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穿过安装平台中心的连接孔与中心轮盘连接。
[0018]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集成了打标、检测、清洁结构,通过轮盘化的方式将原本的多道工序通过同一个机构完成,打标速度更快效果更好,降低流程占地面积,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成本和能源损耗;
[0020]2、第一工台、第二工台、第三工台和第四工台分别对应四个工序,使整个布局划分更加清晰明确,分工合理顺序正确,提高了各工位的工作效率;
[0021]3、模块在打标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和灰尘堆积,采用清洁罩对打标完成后的模块进行情洁除尘,能够防止对后续检测造成影响,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转运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激光打标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清洁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检测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中心轮盘,11、工位台,111、第一工台,112、第二工台,113、第三工台,114、第四工台,12、旋转电机,2、转运工位,21、储放结构,22、旋转结构,23、抓取结构,231、抓取气缸,232、夹持气缸,233、夹持手,3、激光打标工位,31、升降结构,32、激光打标头,33、平移结构,4、清洁工位,41、支柱,42、清洁气缸,43、清洁罩,5、检测工位,51、遮光柱,52、扫码器,53、打光机,6、安装平台,6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0]如图1

6所示,本技术一种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包括中心轮盘1、
转运工位2、激光打标工位3、清洁工位4、检测工位5和安装平台6,转运工位2、激光打标工位3、清洁工位4和检测工位5分布在中心轮盘1的四个正方位外侧,转运工位2、激光打标工位3、清洁工位4和检测工位5均固定在安装平台6上,中心轮盘1与安装平台6连接,安装平台6中心设有连接孔61,通过旋转中心轮盘1将模块依次上料、打标、清洁和检测,只需中心轮盘1即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充分利用空间完成多个流程步骤。
[0031]中心轮盘1的四个正方位上均设有一个工位台11。
[0032]工位台11具体包括第一工台111、第二工台112、第三工台113和第四工台114,转运工位2设置在第一工台111上方,激光打标工位3设置在第二工台112上方,清洁工位4设置在第三工台113上方,检测工位5设置在第四工台114上方,第一工台111、第二工台112、第三工台113和第四工台114分别对应四个工序,使整个布局划分更加清晰明确,分工合理顺序正确,提高了各工位的工作效率。
[0033]激光打标工位3包括升降结构31和激光打标头32,激光打标头32安装在升降结构31上,激光打标头32设置在第二工台112上方,升降结构31控制激光打标头32的上下移动,激光打标头32上设有激光定位器,能够定位模块的正确位置,并通过升降结构31控制移动。
[0034]激光打标工位3的底部设有平移结构33,升降结构31底部连接在平移结构33上,平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轮盘(1)、转运工位(2)、激光打标工位(3)、清洁工位(4)、检测工位(5)和安装平台(6),所述转运工位(2)、激光打标工位(3)、清洁工位(4)和检测工位(5)分布在中心轮盘(1)的四个正方位外侧,转运工位(2)、激光打标工位(3)、清洁工位(4)和检测工位(5)均固定在安装平台(6)上,中心轮盘(1)与安装平台(6)连接,安装平台(6)中心设有连接孔(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盘(1)的四个正方位上均设有一个工位台(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台(11)具体包括第一工台(111)、第二工台(112)、第三工台(113)和第四工台(114),转运工位(2)设置在第一工台(111)上方,激光打标工位(3)设置在第二工台(112)上方,清洁工位(4)设置在第三工台(113)上方,检测工位(5)设置在第四工台(114)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打标工位(3)包括升降结构(31)和激光打标头(32),激光打标头(32)安装在升降结构(31)上,激光打标头(32)设置在第二工台(112)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打标工位(3)的底部设有平移结构(33),升降结构(31)底部连接在平移结构(33)上,平移结构(33)固定在安装平台(6)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模块的轮盘式激光打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工位(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金浩李天保郭斌林秀维张家旺徐新龙甫绍新徐家豪木磊叶绍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沃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