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及其无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09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及其无叶风扇;该风轮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风壳和外导风壳,内导风壳与外导风壳之间具有一导风腔;导风腔内设有若干环绕于内导风壳外壁的导风叶;导风腔的上端设有出风口,下端设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片导风叶来提升风轮增压能力;且,每片导风叶都以相同的弧形弯曲,在两片相邻的导风叶之间形成一弧形的导风道,导风叶、导风道的弧形弯曲设计有利于减少气流在自上往上流过导风叶、导风道时由于紊流所产生的气动噪声;此外,导风叶的顶部设有弧形过渡面结构,弧形过渡面结构包括一弧形曲面和设于弧形曲面上的缺口,弧形过渡面结构的设计可以减少气流与导风叶顶部的摩擦,以进一步降低噪音。进一步降低噪音。进一步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及其无叶风扇


[0001]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及其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0002]电风扇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而传统的电风扇是由电机带动多片宽大的扇叶同时旋转产生风的;随着家用电器技术的发展,英国专利技术家詹姆士
·
戴森(James Dyson)于2009年10月推出第一代无叶风扇,又称空气增倍机(Air Multiplier)。
[0003]现有技术中的无叶风扇,包括出风环和基座;其中,基座内部设有电机,该电机的转动轴末端与涡轮风扇固定连接;当无叶风扇工作时,外界空气会被抽吸至基座内部,同时,电机旋转带动涡轮风扇上的扇叶旋转,扇叶旋转将风吹入出风环的出风槽中;由于涡轮风扇内空气减少,和大气压力的作用,涡轮风扇下端的进气口会自动进风,而且在大气压力下,使进气速度加大,这样无叶风扇的风就放大了。因此,涡轮风扇的结构设计会直接影响无叶风扇的风量和噪声,从而影响用户体验感。
[0004]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32396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叶风扇中的风机涡轮,其中也提到了涡轮风扇因结构设计不佳会导致风量小和噪音大的问题;然而,目前的涡轮风扇的降噪效果不太理想;
[0005]因此,亟需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及其无叶风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及其无叶风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增大无叶风扇的出风量,并且可以减少风轮结构的进出口流场的紊流,从而降低噪声,提升用户体验感。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风壳和外导风壳,所述内导风壳置于所述外导风壳内部,且所述内导风壳与外导风壳之间具有一导风腔;所述导风腔内设有若干环绕于内导风壳外壁的导风叶;所述导风腔的上端设有出风口,下端设有进风口;
[0008]所述导风叶自所述进风口向上延伸至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导风叶的顶部设有弧形过渡面结构;
[0009]所述内导风壳的顶部凸出于所述外导风壳的顶部;所述外导风壳的底部凸出于所述内导风壳的底部;
[0010]还包括设于内导风壳中部的风轮轴筒,用于和电机的转轴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内导风壳与外导风壳之间的间隙为20~50mm。
[0012]优选地,所述弧形过渡面结构包括一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与内导风壳外壁连接的一侧设有一缺口;
[0013]优选地,所述缺口呈V字型;
[0014]所述弧形过渡面结构的设计,使得气流从出风口流出时,可以减少气流与导风叶顶部的摩擦,以降低噪音。
[0015]优选地,所述内导风壳呈上大下小的倒圆锥状,所述外导风壳呈上大下小的倒圆台状;在同一纵截面中,所述弧形过渡面结构不超过所述内导风壳顶部至外导风壳顶部的斜线;
[0016]所述风轮结构对气流的偏移角θ的角度范围为38
°
~46
°
;所述偏移角θ是以风轮轴筒的中心轴为始边,以所述内导风壳顶部至外导风壳顶部的斜线的法线为终边。
[0017]优选地,所述导风腔内均匀分布有7~11片导风叶,其中,每片所述导风叶都以相同的弧形弯曲;设置多片导风叶有利于提升风轮增压能力;
[0018]优选地,在两片相邻的导风叶之间形成一弧形的导风道,所述导风道连通相对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0019]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为斜向朝上的开口;
[0020]所述导风叶、导风道的弧形弯曲设计和出风口的开口设置,使得气流经过风轮结构增大风量后可以斜向上弧形出风,同时进一步减少气流在自上往上流过导风叶、导风道时由于紊流所产生的气动噪声。
[0021]优选地,所述风轮轴筒与内导风壳的内壁通过多个加强筋连接;所述风轮轴筒从内导风壳的中部延伸至底部;所述风轮轴筒和加强筋的设置,有利于增强风轮结构的整体强度,同时使之与电机转轴的连接更稳固。
[0022]一种无叶风扇,包括出风装置和基座,所述出风装置设于基座上端,且出风装置与基座内部连通;所述基座内部设有电机以及上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
[0023]本技术中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4]当电机启动后,本技术中的风轮结构在电机驱动下开始旋转,气流从风轮结构底部的进风口被吸入,经过风轮结构旋转增压后,气流向上朝出风口方向流动;当气流在导风道内流动时,所述导风叶、导风道的弧形弯曲设计有利于减少气流在自上往上流过导风叶、导风道时由于紊流所产生的气动噪声;当气流从出风口流出时,所述弧形过渡面结构的设计可以减少气流与导风叶顶部的摩擦,以进一步降低噪音;最终,从出风口流出的气流,自基座内部流向出风装置内部,并从出风装置向外界输出。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及其无叶风扇;所述风轮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风壳和外导风壳,所述内导风壳外壁设有导风叶,本技术通过设置多片导风叶来提升风轮增压能力;
[0027](2)其次,每片所述导风叶都以相同的弧形弯曲,在两片相邻的导风叶之间形成一弧形的导风道,所述导风叶、导风道的弧形弯曲设计有利于减少气流在自上往上流过导风叶、导风道时由于紊流所产生的气动噪声;
[0028](3)此外,所述导风叶的顶部设有弧形过渡面结构,当气流从出风口流出时,所述弧形过渡面结构的设计可以减少气流与导风叶顶部的摩擦,以进一步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实施例1中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30]图2为实施例1中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与电机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2的剖视图;
[0032]图4为实施例1中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实施例1中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的俯视图。
[0034]标记说明:
[0035]1、风轮结构;2、外导风壳;3、内导风壳;31、风轮轴筒;32、加强筋;4、导风腔;41、导风叶;411、弧形曲面;412、缺口;42、出风口;43、进风口;5、电机;5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风壳和外导风壳,所述内导风壳置于所述外导风壳内部,且所述内导风壳与外导风壳之间具有一导风腔;所述导风腔内设有若干环绕于内导风壳外壁的导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腔的上端设有出风口,下端设有进风口;所述导风叶自所述进风口向上延伸至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导风叶的顶部设有弧形过渡面结构;所述内导风壳的顶部凸出于所述外导风壳的顶部;所述外导风壳的底部凸出于所述内导风壳的底部;还包括设于内导风壳中部的风轮轴筒,用于和电机的转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过渡面结构包括一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与内导风壳外壁连接的一侧设有一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V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风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风壳呈上大下小的倒圆锥状,所述外导风壳呈上大下小的倒圆台状;在同一纵截面中,所述弧形过渡面结构不超过所述内导风壳顶部至外导风壳顶部的斜线;所述风轮结构对气流的偏移角θ的角度范围为3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天轮何杰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方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