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03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光传感器、第一组偏光元件和第二组偏光元件。显示面板具有显示侧与相对于显示侧的背侧。光传感器配置于显示面板的背侧。第一组偏光元件配置于显示面板的背侧且介于显示面板和光传感器之间。第一组偏光元件包括第一线性偏光片、以及配置于第一线性偏光片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二线性偏光片。第一线性偏光片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第二线性偏光片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第一偏振方向大致正交于第二偏振方向。第二组偏光元件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第二组偏光元件包括第三线性偏光片、以及配置于第三线性偏光片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波片。波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光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显示装置通常使用光传感器(sensor)来侦测来自围绕此显示装置的环境的光(以下简称为环境光,ambient light)量,并将测得的数据传送至处理器,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可根据环境光的量来调整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以提供用户更好的影像质量。但当光传感器接收的光不只是环境光时,可能会导致光传感器无法准确的侦测出环境光的量,显示装置难以正确地调整其显示亮度,造成影像质量下降、使用体验不佳等问题。
[0003]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新的显示装置以改善前述问题是本
业者不断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光传感器、第一组偏光元件和第二组偏光元件。显示面板具有显示侧与相对于显示侧的背侧。光传感器配置于显示面板的背侧。第一组偏光元件配置于显示面板的背侧且介于显示面板和光传感器之间。第一组偏光元件包括第一线性偏光片、以及配置于第一线性偏光片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二线性偏光片。第一线性偏光片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第二线性偏光片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第一偏振方向大致正交于第二偏振方向。第二组偏光元件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第二组偏光元件包括第三线性偏光片、以及配置于第三线性偏光片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
[0005]其中,该显示面板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0006]其中,更包括电性连接该光传感器的一处理器,其中从外界入射至该显示装置的环境光依序通过该第三线性偏光片、该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该显示面板、该第二线性偏光片与该第一线性偏光片传递至该光传感器以产生一感测值,该处理器依据该感测值计算该环境光的强度。
[0007]其中,该第三线性偏光片具有一第三偏振方向,该第三偏振方向平行于该第二偏振方向。
[0008]其中,该第一线性偏光片直接接触该第二线性偏光片。
[0009]其中,该第一组偏光元件覆盖该光传感器。
[0010]其中,更包括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该显示侧的一透光盖板和一第二四分之一波片,该第二四分之一波片配置于该透光盖板和该第二组偏光元件之间。
[0011]其中,该第三线性偏光片具有一第三偏振方向,该第三偏振方向平行于该第一偏振方向。
[0012]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光传感器、第一组偏光元件和第二组偏光元件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显示面板具有显示侧与相对于显示
侧的背侧。光传感器配置于显示面板的背侧。第一组偏光元件配置于显示面板的背侧且介于显示面板和光传感器之间。第一组偏光元件包括第一线性偏光片、以及配置于第一线性偏光片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二线性偏光片。第一线性偏光片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第二线性偏光片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第一偏振方向大致正交于第二偏振方向。第二组偏光元件配置于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第二组偏光元件包括第三线性偏光片、以及配置于第三线性偏光片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第二组偏光元件配置于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和显示面板之间。
[0013]其中,更包括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该显示侧的一透光盖板,该第二四分之一波片配置于该第二组偏光元件和该透光盖板之间。
[0014]根据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偏光元件来提升光传感器的侦测准确度,以改善前述现有问题。
[0015]为了对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9]须注意的是,本技术并非显示出所有可能的实施例,未于本技术提出的其他实施态样也可能可以应用。再者,图上的尺寸比例并非按照实际产品等比例绘制。因此,说明书和图示内容仅作叙述实施例的用途,而非用来限缩本技术保护范围。另外,实施例中的叙述,例如细部结构、制程步骤和材料应用等等,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对本技术欲保护的范围做限缩。实施例的步骤和结构的各细节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根据实际应用制程的需要而加以变化与修饰。以下是以相同/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类似的元件做说明。
[0020]在本篇内容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叙述,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制造组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隐含所形容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的剖面示意图。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01、光传感器102、第一组偏光元件103、第二组偏光元件104和处理器或控制电路(图未示)。显示面板101可例如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01具有用以显示影像的显示侧101A与相对于显示侧101A的背侧101B。光传感器102配置于显示面板101的背侧101B。处理器或控制电路可电性连接光传感器102。光传感器102可侦测传递至光传感器102的光,并对应接收的光产生感测值,处理器或控制电路可用以接收光传感器102产生的感测值并依据感测值计算光传感器102接收到的光的性质,光性质可例如是光的亮度、强度、密度等。第一组偏光元件103配置于显示面板101的背侧101B,且介于显示面板101和光传感器102之间。第一组偏光元件103可覆盖光传感器102。在一实施例中,传递至光传感器102的光均会先经过第一组偏光元件103。第一组偏光元件103
可包括第一线性偏光片(linear polarizer)131和第二线性偏光片132。第二线性偏光片132配置于第一线性偏光片131与显示面板101之间。第一线性偏光片131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第二线性偏光片132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第一线性偏光片131的第一偏振方向大致正交于第二线性偏光片132的第二偏振方向。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线性偏光片131可直接接触第二线性偏光片132,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第一线性偏光片131亦可未直接接触第二线性偏光片132,例如第一线性偏光片131和第二线性偏光片132之间可具有一间距。第二组偏光元件104配置于显示面板101的显示侧101A。第二组偏光元件104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组件的一部分。第二组偏光元件104可包括第三线性偏光片141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quarter

wave plate or quarterwave retarder)142。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42配置于第三线性偏光片141与显示面板101之间。第三线性偏光片141具有第三偏振方向。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线性偏光片141的第三偏振方向可平行于第一线性偏光片131的第一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侧与相对于该显示侧的一背侧;一光传感器,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该背侧;一第一组偏光元件,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该背侧且介于该显示面板和该光传感器之间,该第一组偏光元件包括一第一线性偏光片以及配置于该第一线性偏光片与该显示面板之间的一第二线性偏光片,该第一线性偏光片具有一第一偏振方向,该第二线性偏光片具有一第二偏振方向,该第一偏振方向大致正交于该第二偏振方向;以及一第二组偏光元件,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该显示侧,该第二组偏光元件包括一第三线性偏光片以及配置于该第三线性偏光片与该显示面板之间的一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电性连接该光传感器的一处理器,其中从外界入射至该显示装置的环境光依序通过该第三线性偏光片、该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该显示面板、该第二线性偏光片与该第一线性偏光片传递至该光传感器以产生一感测值,该处理器依据该感测值计算该环境光的强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线性偏光片具有一第三偏振方向,该第三偏振方向平行于该第二偏振方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性偏光片直接接触该第二线性偏光片。6.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睿韬黛丽温宋广力苏瑞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