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滑轮式巷道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085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滑轮式巷道支护装置,涉及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包括顶梁组件、底座组件和连接在顶梁组件和底座组件之间的立柱;顶梁组件包括固定梁和调节梁,调节梁的一端与固定梁相铰接;调节梁与固定梁之间连接有收缩千斤顶,收缩千斤顶用于将调节梁围绕铰接点水平旋转;底座组件包括底座、轮架和轮架千斤顶;轮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轮架千斤顶的缸底与底座固定连接,轮架千斤顶的活塞杆与轮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适应矿井复杂的环境,也适用于巷道局部损坏的情况下在巷道中快速布置,解决现有折叠液压支架不便于安撤搬运的问题,为其他设备作业提供有效保护。为其他设备作业提供有效保护。为其他设备作业提供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滑轮式巷道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巷道支护
,具体为一种可折叠的滑轮式巷道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回采巷道主要采用锚杆锚索支护,是我国煤矿巷道首选的、安全高效的主要支护方式,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广泛用于综采工作面回顺巷道,超前支架支护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巷道内设备和行人的安全,但是由于巷道顶板反复被支护,锚杆头和锚索头被超前支架损坏严重,导致巷道周围围岩稳定性变差。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企业大力推广无煤柱沿空留巷采煤技术,巷道顶板被反复支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0003]中国专利CN 104373147 B公开了一种折叠伸缩式巷道液压支架,包括顶梁、两个角梁、两个侧护板、两个侧支撑和底座,在顶梁的两端各铰接一个角梁,角梁另一端铰接在侧护板上,侧护板铰接侧支撑,侧支撑的底部球铰于底座上,顶梁和角梁间的旋转角通过限位挡块,且角梁与侧护板铰接内侧设有限制侧护板向内转动的楔块,底座上带有抗滑装置。支架的安撤搬运是通过支架辅助安撤搬运装置将工作支架降架垂直于巷道走向折叠收缩,并保持该状态在有工作支架支护的支护区沿巷道走向移动至前方再架设。该液压支架在安撤搬运时需要通过支架辅助安撤搬运装置对支架进行搬运。并且,该液压支架的顶梁为整体式结构,在反复支护的情况下无法避免对巷道内的锚索支护的破坏。
[0004]中国专利CN 112302698 A公开了一种便于搬运的折叠液压巷道支护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行走机构、限位机构、打孔机构和扩展机构;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便于对巷道的顶端起到支护作用,通过行走机构的设置便于跟随挖掘的进度而自动移动位置。该支护装置可实现行走,但是折叠之后体积较大,不便于安撤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折叠的滑轮式巷道支护装置,解决现有折叠液压支架不便于安撤搬运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可折叠的滑轮式巷道支护装置,包括顶梁组件、底座组件和连接在顶梁组件和底座组件之间的立柱;所述顶梁组件包括固定梁和调节梁,所述调节梁的一端与固定梁相铰接;所述调节梁与固定梁之间连接有收缩千斤顶,所述收缩千斤顶用于将调节梁围绕铰接点水平旋转;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轮架和轮架千斤顶;所述轮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轮架千斤顶的缸底与底座固定连接,轮架千斤顶的活塞杆与轮架相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均铰接有所述的调节梁。
[0009]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为升降结构,两个立柱的柱头分别连接在固定梁两侧的调节梁上;所述立柱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
[0010]更进一步,所述底座连接有立柱压板,所述立柱的底部与立柱压板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梁的另一端通过调宽千斤顶与延长梁相连接;所述调宽千斤顶用于将延长梁沿固定梁的轴线水平伸出。
[0012]更进一步,所述调节梁和调宽千斤顶的活塞杆连接,延长梁和调宽千斤顶的缸底相连接。
[0013]更进一步,所述调节梁内置有套筒,所述调宽千斤顶的活塞杆连接在套筒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梁和调节梁通过销轴相连接,所述收缩千斤顶连接在固定梁和调节梁的侧部。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能适应矿井复杂的环境,顶梁能有效避开巷道中的锚杆和锚索,避免巷道顶板被支柱反复支撑,并且支护装置整体能实现快速移动和布置,有效的克服了巷道的围岩变形。该装置也适用于巷道局部损坏的情况下,在巷道中快速布置,为其他设备作业提供有效保护。该巷道支护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拆装维护方便、高工作阻力、抗撞击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支护装置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述支护装置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所述顶梁组件的正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所述顶梁组件的俯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所述底座组件的正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所述底座组件的侧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所述底座组件的俯视图。
[0024]图中:1为顶梁组件,2为立柱,3为底座组件;
[0025]4为中顶梁、5为左顶梁、6为右顶梁、7为延长梁、8为收缩千斤顶、9为调宽千斤顶、10为销轴;11为底座、12为轮架、13为轮架千斤顶、14为立柱压板、15为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27]参照图1

图7,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折叠的滑轮式巷道支护装置,包括顶梁组件1、底座组件3和连接在顶梁组件1和底座组件3之间的立柱2;顶梁组件1、立柱2和底座组件3组成Π字型结构,用于支护巷道。这种结构的支架可以多组结合支护使用,由于顶梁组件1并非传统的大面积支护顶梁,可以避开锚杆头等结构,防止反复支护对锚杆头等造成破坏。
[0028]顶梁组件1包括中间的固定梁和位于左右两侧的调节梁,调节梁的一端与固定梁相铰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梁为中间的中顶梁4、调节梁分别为左顶梁5和右顶梁6,左顶梁5的一端通过销轴10铰接在中顶梁4的左侧,右顶梁6的一端通过销轴10铰接在中顶梁4的右
侧;左顶梁5的另一端和右顶梁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调宽千斤顶9与一延长梁7相连接;调宽千斤顶9用于将延长梁7沿中顶梁4的轴线水平伸出。具体的,左顶梁5和右顶梁6分别内置有套筒,调宽千斤顶9的活塞杆连接在套筒内;套筒起到导向作用。左顶梁5和右顶梁6分别与一调宽千斤顶9的活塞杆连接,延长梁7和调宽千斤顶9的缸底相连接。当调宽千斤顶9伸出或收回时,延长梁7沿着顶梁组件轨道伸出或收回,起到调宽的作用,调宽机构适应了巷道壁凹凸不平的特点,起到巷道完全支护和防止巷道壁突出的危险。
[0029]左顶梁5和右顶梁6分别与中顶梁4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收缩千斤顶8,收缩千斤顶8用于将左顶梁5和右顶梁6围绕铰接点水平旋转;左顶梁5和右顶梁6可以分别绕中顶梁4相对转动,收缩千斤顶8两端分别固定在中顶梁4和左、右顶梁上,在收缩千斤顶8伸出或收回时,顶梁组件完全“一”字展开或实现“U”型折叠,折叠机构减小支护装置整体空间体积,为设备的移动和布置提供条件。在中顶梁4和左、右顶梁的铰接耳板上,通过耳板形成直线,顶梁上的顶板尺寸的限制形成限位,防止顶梁展开过度导致无法收回;该限位的形式为支护支架常规现有的限位方式。
[0030]底座组件3包括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滑轮式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梁组件(1)、底座组件(3)和连接在顶梁组件(1)和底座组件(3)之间的立柱(2);所述顶梁组件(1)包括固定梁和调节梁,所述调节梁的一端与固定梁相铰接;所述调节梁与固定梁之间连接有收缩千斤顶(8),所述收缩千斤顶(8)用于将调节梁围绕铰接点水平旋转;所述底座组件(3)包括底座(11)、轮架(12)和轮架千斤顶(13);所述轮架(12)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5),所述轮架千斤顶(13)的缸底与底座(11)固定连接,轮架千斤顶(13)的活塞杆与轮架(1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滑轮式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均铰接有所述的调节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滑轮式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为升降结构,两个立柱(2)的柱头分别连接在固定梁两侧的调节梁上;所述立柱(2)的底部与底座(11)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军涛张宝峰贾卫民霍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平阳煤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