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卡滞的集成手柄顶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85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卡滞的集成手柄顶柱,设于手柄壳体的腔体内,所述顶柱包括主体部以及设于所述主体部顶部端面上的滑动部,所述主体部为中空圆柱状结构,所述主体部靠近顶部的一端延其径向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的顶壁抵靠于所述腔体的内壁上,使所述顶柱与所述腔体之间形成弹性缓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顶柱的端部设置弹性的凸块,使顶柱与手柄壳体形成弹性接触,以此消除顶柱与手柄壳体之间配合间隙较小时,顶柱产生松动、异响,同时保证顶柱在顶出或复位切换顺畅不卡顿,并带来舒适的切换手感。适的切换手感。适的切换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卡滞的集成手柄顶柱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集成手柄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防卡滞的集成手柄顶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众多的智能化、驾驶功能、机械功能的电子化都会应用在最新款的汽车上。而汽车集成手柄的广泛使用,更是提高了汽车的操作舒适度及便捷性。
[0003]汽车集成手柄安装在组合开关壳体上,组合开关壳体内设置有具有档位轨迹的档位块,拨动手柄,通过设置在手柄壳体内的顶柱在档位块的档位轨迹上来回移动,从而实现不同功能的切换。现有的顶柱采用与手柄壳体的十字形腔体相同的结构,此种结构为保证顶柱顶出时的灵活度以及精确度,那么就需要顶柱与手柄壳体之间保证较小的配合间隙,但由于零部件生产过程存在公差上/下限的原因,极易导致零部件配合后的间隙偏小/偏大,而配合间隙较小时顶柱顶出不顺畅,卡滞或松动、异响,为使用者带来极差的感官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卡滞的集成手柄顶柱,其与手柄壳体形成弹性接触,以消除顶柱与手柄壳体配合间隙较小,导致顶柱顶出不顺畅、卡滞或切换时产生松动、异响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防卡滞的集成手柄顶柱,设于手柄壳体的腔体内,所述顶柱包括主体部以及设于所述主体部顶部端面上的滑动部,所述主体部为中空圆柱状结构,所述主体部靠近顶部的一端延其径向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的顶壁抵靠于所述腔体的内壁上,使集成手柄切换时所述顶柱与所述腔体之间形成弹性缓冲。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设置有八个,且两个凸块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所述凸块呈预设夹角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组的两个所述凸块之间设有圆形倒角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靠近所述滑动部的一侧端面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后端倾斜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部包括半球形尖端的圆锥体,以及与所述主体部的顶部端面连接的圆柱体。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顶柱的端部设置弹性的凸块,使顶柱与手柄壳体形成弹性接触,以此消除顶柱与手柄壳体之间配合间隙较小时,顶柱产生松动、异响,同时保证顶柱在顶出或复位切换顺畅不卡顿,并带来舒适的切换手感。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与手柄壳体配合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与手柄壳体和档位块分解示意图。
[0015]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16]1、顶柱;11、主体部111、凸块112、圆形倒角结构;12、滑动部121、圆锥体122、圆柱体2、手柄壳体21、腔体;3、档位块;31、档位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18]参阅图1至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卡滞的集成手柄顶柱1。该顶柱1设于手柄壳体2的腔体21内,使集成手柄能够在档位块3的档位轨迹31上精准移动,该顶柱1包括主体部11和设于主体部11顶部端面上的滑动部12,主体部11为中空圆柱状结构,其中空腔内安装有顶出弹簧,即该顶出弹簧设置在顶柱1与手柄壳体2之间,通过顶柱1在档位块3上的档位轨迹31内移动实现集成手柄的切换手感。主体部11靠近顶部的一端延其径向设置有多个凸块111,多个凸块111的顶壁抵靠于腔体21的内壁上,使集成手柄切换时顶柱1与腔体21之间形成弹性缓冲。即顶柱1与手柄壳体2的腔体21形成弹性接触,当需要拨动集成手柄时,按压对应的切换开关,在顶出弹簧的作用下,顶柱1的端部会顶在档位块3档位轨迹31上,由于顶柱1上的凸块111具有弹性,因此即使顶柱1与手柄壳体2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小,在顶柱1被顶出时凸块111受力挤压变形,防止因配合间隙小式顶柱1顶出受阻。同时,在拨动集成手柄时顶柱1与手柄壳体2的腔体21的一侧侧壁接触,与该侧壁抵触的凸块111受力挤压变形,集成手柄切换到位后,凸块111回弹复位,促使顶柱1复位,保证顶柱1的顶出和复位切换顺畅不卡顿,同时带来舒适的切换手感。
[0019]其中,手柄壳体2的腔体的端部呈十字形结构,而本申请是针对顶柱1与该十字形结构腔体的配合部分的技术特征进行的改良,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技术特征在本申请中不做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凸块111的顶壁的连线的外轮廓与手柄壳体2的十字形腔体部分的内轮廓相同。作为优选,凸块111设置有八个,且两个凸块111为一组,每组的两个凸块111呈预设夹角连接在主体部11上。每组的两个凸块111之间设有圆形倒角结构112,每一组的两个凸块分别置于腔体21的相互垂直的边的两侧,而圆形倒角结构112正好与两个垂直边的相交线平行。
[0020]作为优选,凸块111靠近滑动部12的一侧端面朝向主体部11的后端倾斜设置,倾斜的端面设置避免顶柱1被顶出时凸块111与手柄壳体2的腔体21发生摩擦,影响顶柱顺畅顶出。
[0021]作为优选,滑动部12包括半球形尖端的圆锥体121,以及与主体部11的顶部端面连接的圆柱体122。其中,滑动部12的直径小于主体部11的直径。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卡滞的集成手柄顶柱,通过在顶柱的端部设置弹性的凸块,使顶柱与手柄壳体形成弹性接触,以此消除顶柱与手柄壳体之间配合间隙较小时,顶柱产生松动、异响,同时保证顶柱在顶出或复位切换顺畅不卡顿,并带来舒适的
切换手感。
[0023]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滞的集成手柄顶柱,设于手柄壳体(2)的腔体(21)内,所述顶柱(1)包括主体部(11)以及设于所述主体部(11)顶部端面上的滑动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为中空圆柱状结构,所述主体部(11)靠近顶部的一端延其径向设置有多个凸块(111),多个所述凸块(111)的顶壁抵靠于所述腔体(21)的内壁上,使集成手柄切换时所述顶柱(1)与所述腔体(21)之间形成弹性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滞的集成手柄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11)设置有八个,且两个凸块(111)为一组,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新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扬信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