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055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处理方法,属于生物制药后处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板框解链凝集剂对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絮凝,得到絮凝好的混合液;(2)将絮凝好的混合液进料入板框压滤机进行板框压滤,得到滤后菌渣;(3)将菌渣经干化机烘干,再经圆盘干燥机烘干,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方法得到的菌渣效价残留低,含水量低,运输方便,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并且不会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总的成本低;受pH值和温度影响小,普适性好;并且处理过程中粉尘污染小,绿色环保。总的来说,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方法普适性强、效果好、成本低、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后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硫氰酸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红霉素的硫氰酸盐,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体的感染,可直接作为兽用抗生素。此外,硫氰酸红霉素还是合成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原料,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近年来,对硫氰酸红霉素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每年的出口量也呈增长趋势。而硫氰酸红霉素是纯发酵产物,无法在产业上通过人工手段大量合成。通过菌种发酵生产硫氰酸红霉素则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发酵废弃物。
[0003]抗生素菌渣是抗生素制造产业中抗生素发酵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产生于过滤阶段,发酵液提取和菌丝提取两种方式均会产生大量菌渣。我国生产的抗生素种类众多,一般每100m3的发酵液可形成30~40m3的湿菌渣,2012年我国抗生素菌渣产量高达130.9万吨。
[0004]抗生素菌渣中主要含有菌丝体、发酵代谢中间产物、培养基降解物和少量抗生素等药物成分,抗生素发酵后产生的抗生素湿菌渣的含水量介于79%~92%,大部分是结合水,粘度高,久置易变质。而抗生素含有丰富的菌体蛋白,抗生素菌渣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占比为30%~40%,粗脂肪含量占比为10%~20%,还有有机溶媒、钙、镁、微量元素等。
[0005]由于抗生素菌渣中有抗生素残留和代谢中间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危险废物,如处置不当,会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其危害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计性、协同性和连带性等特点。如何安全有效的处理抗生素菌渣,提高其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效率已经成为一项亟盆解决的难题。
[0006]抗生素菌渣的干燥是菌渣处理的关键环节,这是由于发酵直接产生的菌渣含水量很高,外运处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费用昂贵。因此,目前生产企业往往会先对菌渣进行干燥处理,使含水量降低,实现减量化输出,降低运输和处理费用,之后再进行资源化处理。
[0007]目前抗生素菌渣的干燥大多采用直接晾晒法,可由于其粘度大、含水量高,尤其是结合水(不易干燥)含量高,长时间放置极易自溶变质。抗生素菌渣在晾晒期间会散发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而且菌渣有机物含量高,有可能引起二次发酵,最后造成颜色变黑,产生恶臭,蚊蝇滋生。一方面,恶臭气味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另一方面,菌渣中含有的部分抗生素残留会进入土壤中,随着土壤迁移转化,从而进入生态系统循环,加快耐药性微生物的产生,并进入植物体内,最后影响人类自身的安全。此外,还有厂家采用热干化处理,即通过喷雾干燥、滚桶干燥、螺旋干燥等设备利用高温炉气、油灯换热、蒸汽等热源将菌渣干燥,但会产生巨大的能耗,成本很高。
[0008]因此,提供一种环保、节省能耗,成本低、干燥效果好的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干燥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开号为CN11281563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干燥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方法,包括将硫氰酸红霉素菌渣进行絮凝、板框压滤再热风干燥的步骤,得到的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含水量仅为15~22%,有利于菌渣进一步处理。但是该方法使用聚合氯
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絮凝硫氰酸红霉素时容易受到酸碱度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需要找到一种处理硫氰酸红霉素菌渣效果好,且普适性更强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处理方法,将硫氰酸红霉素菌渣效价残留值降低。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用板框解链凝集剂对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絮凝,得到絮凝好的混合液;
[0012](2)将絮凝好的混合液进料入板框压滤机进行板框压滤,得到滤后菌渣;
[0013](3)将菌渣经干化机烘干,再经圆盘干燥机烘干,即得。
[0014]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絮凝是将硫氰酸红霉素菌渣与板框解链凝集剂溶液混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硫氰酸红霉素菌渣中固含量为6~8%;
[0016]所述板框解链凝集剂溶液的浓度为1~5


[0017]进一步地,所述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和板框解链凝集剂溶液的体积比为1:0.2~0.4;
[0018]和/或,所述混合时搅拌。
[0019]进一步地,所述板框解链凝集剂的型号为BQZ

532;
[0020]和/或,所述混合时搅拌转速为15
±
5HZ。
[0021]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进料入板框压滤机为先经低压泵再经高压泵进料,低压进料的压力为0.06MPa,高压进料的压力为1MPa。
[0022]优选地,低压进料时间为16000
±
2000s;高压进料时间为3000
±
5000s。
[0023]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干化机热水温度为80~90℃;所述干化机上层网带频率为10~15HZ;所述干化机下层网带频率为13~17HZ;
[0024]和/或,步骤(3)中,所述菌渣经干化机烘干后含水率为15~25%。
[0025]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圆盘干燥机的干燥温度为120℃~135℃。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处理物,它是由前述的处理方法处理硫氰酸红霉素菌渣所得。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有机肥,它是由前述的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处理物制备而得。
[0028]公开号为CN11281563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干燥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方法,包括将硫氰酸红霉素菌渣进行絮凝、板框压滤再热风干燥的步骤,该方法得到的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含水量仅为15~22%。但是该方法使用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絮凝硫氰酸红霉素时容易受到酸碱度和温度变化的影响,絮凝硫氰酸红霉素菌渣最佳温度在42~35℃,pH适宜范围在6~7,超出范围之外的任何条件都会使絮凝受到影响,板框进料变差,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得到的菌渣效价残留低,含水量低,运输方便,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并且不会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本专利技术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总的成本低;受pH值和温度影响
小,普适性好;并且处理过程中粉尘污染小,绿色环保。总的来说,本专利技术处理方法普适性强、效果好、成本低、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31]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32]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板框解链凝集剂对硫氰酸红霉素菌渣絮凝,得到絮凝好的混合液;(2)将絮凝好的混合液进料入板框压滤机进行板框压滤,得到滤后菌渣;(3)将菌渣经干化机烘干,再经圆盘干燥机烘干,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絮凝是将硫氰酸红霉素菌渣与板框解链凝集剂溶液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氰酸红霉素菌渣中固含量为6~8%;所述板框解链凝集剂溶液的浓度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和板框解链凝集剂溶液的体积比为1:0.2~0.4;和/或,所述混合时搅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解链凝集剂的型号为BQZ

532;和/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培鑫陈启军禹志梅周萍李世超张雄刚李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