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052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包括推送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推送机构的上部;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有第一伺服电缸,所述推动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输出轴活动连接,所述推动块的两侧上部贴合设有升降板,所述推动块的两端通过推杆与两侧所述升降板活动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二伺服电缸和夹持座,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后端焊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夹持座上设有、调节板、夹持块、调节杆和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机构对超硬模板进行夹持固定,即通过第二伺服电缸和调节板能够带动夹持块对超硬模板固定夹持,以及通过推送机构对夹持机构进行推送,实现升降调节。节。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硬模板表面抛光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5G时代的到来,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以发展机遇,未来几年预计5G通信设备领域的集成电路芯片市场需求将爆发式增长。5GPCB超硬模板是制造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工艺的重要一环,具有于亿级市场规模,由于该材料对加工工艺要求极高,特别是它具有高平整度性、高硬度性、高抗腐性、高膨胀系数等原因,企业进入的门槛很高,属于高端制造业的范畴,在5GPCB超硬模板进行生产的时候,需要对5GPCB超硬模板表面进行抛光,实现对5GPCB超硬模板表面进行光滑度处理。
[0003]但是,现有的超硬模板表面光滑处理设备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超硬模板进行夹持固定,使得超硬模板在进行打磨抛光的时候,容易晃动,造成抛光的不够精细,并且对于超硬模板的安装,不能够实现位置调节,进而造成超硬模板的放置不够便捷,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不便于对超硬模板进行放置,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受伤,以及不能够实现对稳定的夹持固定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包括推送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推送机构的上部;
[0007]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有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内部活动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输出轴活动连接,所述推动块的两侧上部贴合设有升降板,所述推动块的两端通过推杆与两侧所述升降板活动连接,两侧所述升降板的上部分别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
[0008]所述夹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二伺服电缸和夹持座,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后端焊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夹持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夹持座的内部开设有推槽,所述调节块活动处于所述推槽的内部,所述夹持座的两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内侧端面开设有卡合槽,所述夹持座的内部下端开设有杆槽,所述杆槽的下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杆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杆,两个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贴合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板的下部活动连接,所述弹簧槽内部活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板的下部固定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底板,所述推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部,即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焊接在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部。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尾端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焊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两端和所述立板之间焊接有加强三角板。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缸,所述第三伺服电缸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放置板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卡接头连接有打磨板。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下部内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部内侧固定设有限位条,所述推动块的两侧固定设有滑块,两侧所述滑块滑动处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条活动处于所述升降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两侧所述升降板之间连接有第二销轴,两个所述推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销轴活动连接,所述推动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之间安装有第一销轴,两个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销轴上,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板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活动连接在一端的所述第一销轴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推槽和所述杆槽相连通,所述调节块的两侧和所述调节杆的端部均设置成倾斜面,便于进行贴合连接,所述夹持块的后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调节板的上端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槽的内部。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的上部焊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通过第三销轴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槽的内部,所述调节板的下部焊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第四销轴与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夹持座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夹持块的两侧分别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的内部。
[0017]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8]S1、先将设备进行安装固定:将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设备平台上,或者是在底板上固定安装支撑腿进行支撑,保持底板的平衡稳定性,并且在底板的尾端上焊接有立板,且立板的顶部焊接有放置板,通过放置板用于实现对第三伺服电缸进行安装固定,并且第三伺服电缸的输出轴贯穿放置板,且连接有安装框架,在安装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卡接头连接打磨板,实现对打磨板进行移动和转动,进而实现对超硬模板进行表面打磨处理;
[0019]S2、将超硬模板进行放置夹持:将超硬模板放置夹持机构的夹持座的上部,即夹持座上表面的支撑柱上,且支撑柱采用的是硅胶橡胶柱,实现对超硬模板进行支撑,然后启动第二伺服电缸,使得第二伺服电缸能够推动调节块,且在夹持座的一端开设有推槽,并且调节块活动处于推槽的内部,在夹持座的下部内端开设有杆槽和弹簧槽,夹持座的两侧开设有调节槽,并且在调节槽的内部活动设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头和第三销轴活动连接在调节槽的内部,在杆槽的内部两侧活动连接调节杆,且调节杆的两端分别通
过第二连接头和第四销轴与调节板进行连接,以及在弹簧槽的内部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板的下部固定连接,并且夹持座的上表面两端活动设有夹持块,在夹持块的后端开设有连接槽,且调节板的顶端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在连接槽的内部,以及在夹持块的端部开设有卡合槽,即在第二伺服电缸推动调节块的时候,调节块推挤两侧的调节杆,进而使得调节杆能够将两侧的调节板下侧向外推动,进而使得调节板在第一连接头的连接下,能够使得调节板的上端向内移动,使得调节板通过卡合槽对支撑柱上的超硬模板进行夹持固定,保持稳定性;
[0020]S3、夹持块的限位移动:在夹持座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在夹持块的两侧固定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活动处于限位槽的内部,使得夹持块在进行移动的时候,能够保持平衡稳定性,不会造成移动偏移或者是脱落;
[0021]S4、推送支撑起超硬模板:在底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推送机构,在对超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机构(1)和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固定安装在所述推送机构(1)的上部;所述推送机构(1)包括有第一伺服电缸(101),所述第一伺服电缸(1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板(102),所述第一定位板(102)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定位板(103),所述第一定位板(102)和所述第二定位板(103)的内部活动设有推动块(106),所述推动块(10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101)的输出轴活动连接,所述推动块(106)的两侧上部贴合设有升降板(113),所述推动块(106)的两端通过推杆(110)与两侧所述升降板(113)活动连接,两侧所述升降板(113)的上部分别焊接有连接板(115),所述连接板(115)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16);所述夹持机构(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6)的上部,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有第二伺服电缸(201)和夹持座(202),所述第一安装板(116)的后端焊接有第二安装板(117),所述夹持座(202)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6)上,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01)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117)上,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调节块(204),所述夹持座(202)的内部开设有推槽(203),所述调节块(204)活动处于所述推槽(203)的内部,所述夹持座(202)的两侧开设有调节槽(205),所述调节槽(20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板(206),所述调节板(206)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夹持块(215),所述夹持块(215)的内侧端面开设有卡合槽(216),所述夹持座(202)的内部下端开设有杆槽(211),所述杆槽(211)的下部开设有弹簧槽(213),所述杆槽(2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杆(212),两个所述调节杆(212)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204)贴合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杆(212)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板(206)的下部活动连接,所述弹簧槽(213)内部活动设有弹簧(214),所述弹簧(2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板(206)的下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板(3),所述推送机构(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3)的上部,即所述第一定位板(102)和所述第二定位板(103)焊接在所述底板(3)的上部,所述第一伺服电缸(10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3)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尾端焊接有立板(4),所述立板(4)的顶部焊接有放置板(5),所述放置板(5)的两端和所述立板(4)之间焊接有加强三角板(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5)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缸(7),所述第三伺服电缸(7)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放置板(5)连接有安装框架(8),所述安装框架(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卡接头连接有打磨板(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103)的下部内侧开设有滑动槽(104),所述第二定位板(103)的上部内侧固定设有限位条(105),所述推动块(106)的两侧固定设有滑块(112),两侧所述滑块(112)滑动处于所述滑动槽(104)的内部,所述限位条(105)活动处于所述升降板(113)、所述连接板(115)和所述第一安装板(116)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升降板(113)之间连接有第二销轴(114),两个所述推杆(11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销轴(114)活动连接,
所述推动块(106)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槽口(107)和第二槽口(108),所述第一槽口(107)和所述第二槽口(108)之间安装有第一销轴(109),两个所述推杆(110)的另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销轴(109)上,所述第一伺服电缸(101)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板(102)连接有L型板(111),所述L型板(111)活动连接在一端的所述第一销轴(109)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槽(203)和所述杆槽(211)相连通,所述调节块(204)的两侧和所述调节杆(212)的端部均设置成倾斜面,便于进行贴合连接,所述夹持块(215)的后端开设有连接槽(217),所述调节板(206)的上端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槽(217)的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06)的上部焊接有第一连接头(207),所述第一连接头(207)通过第三销轴(208)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槽(205)的内部,所述调节板(206)的下部焊接有第二连接头(209),所述第二连接头(209)通过第四销轴(210)与所述调节杆(212)的一端活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20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20),所述夹持座(202)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219),所述夹持块(215)的两侧分别焊接有限位块(218),所述限位块(218)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219)的内部。10.表面光滑度处理装置的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