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047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沿着其长度方向贯穿固定有混合部件,所述混合部件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上侧设置有进气部件,所述进气部件左端和混合部件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部件。燃油在输油管内流动过程中,经过插芯和输油管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对螺旋翅片产生推力,从而推动插芯、倾斜翅片和螺旋翅片的装配体转动,使燃油输送过程中被搅动,使燃油分散开,并在插芯左端处空腔变大,使空气混入燃油内,从而使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再进入燃油发动机内,提高燃油的燃烧充分程度,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环保的目的。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器
,具体为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燃油发动机是利用汽油、柴油等燃烧产生的内能对外做功,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汽油、柴油在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较少,容易燃烧不充分,造成能量浪费的同时,还会造成发动机内积碳,为了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急需提高汽油、柴油的燃烧效率。
[0003]一般的燃油发动机直接通过管道输入燃油,燃油与空气没有进行充分的混合,燃油燃烧时与氧气接触不充分,从而会造成燃油燃烧不充分、能量浪费、发动机内积碳,不够节能环保。
[0004]我们提出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具有燃油与空气混合均匀输入发动机内,使燃油燃烧均匀的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具备节能环保等优点,解决了燃油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沿着其长度方向贯穿固定有混合部件,所述混合部件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上侧设置有进气部件,所述进气部件左端和混合部件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部件。r/>[0009]优选的,所述混合部件包括有贯穿固定在保护壳两侧的输油管,所述输油管右端内部设置有插芯,所述插芯右半部呈圆台状,左半部呈圆柱状,所述插芯的右半部阵列设置有倾斜翅片,所述插芯左半部阵列设置有螺旋翅片,所述倾斜翅片和螺旋翅片一一对应且端部固定,所述插芯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外壁和输油管内壁之间阵列设置有支柱,所述输油管的内壁且位于转轴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内外径从右向左均逐渐减小,所述输油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暂存罩,所述暂存罩的左侧阵列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贯穿固定在输油管上,且所述进气管朝向导流罩的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有套设在输油管外侧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环,所述隔环固定安装在输油管表面,所述套环内壁和输油管外壁之间阵列设置有滚柱,所述套环的外壁阵列设置有磁针,所述套环外壁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上侧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中心处贯穿固定有转轴。
[0011]优选的,所述套环位于插芯左端外侧,所述插芯内部对应磁针阵列设置有磁块,所
述磁针与磁块相对一端极性相反,所述输油管、套环和滚柱均无磁性。
[0012]优选的,所述进气部件包括有设置在转轴正上方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左端孔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所述活塞筒左端内部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和活塞筒左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部,所述活塞部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活塞筒的下侧对应连接板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板底端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通过安装孔套设在转轴表面,所述转轴右端开设有双向螺纹槽,所述连接板底端的内壁设置有滑柱,所述连接板通过滑柱滑动连接在双向螺纹槽处。
[0013]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右侧开设有进气窗,且进气窗设置有隔尘网,所述活塞筒的开口正对进气窗。
[0014]优选的,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有设置在套环正上方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底端一体成型有锥型管,所述固定筒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固定安装在活塞筒的左端内,所述固定筒的顶部中心处贯穿固定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外壁和固定筒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片,所述输出端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贯穿固定在暂存罩顶部,所述锥型管底端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贯穿锥型管的前后侧,所述磁针与套环的装配体转动时,所述磁针穿过避让槽。
[0015]优选的,该系统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0016]S1、燃油通过管道向输油管的右端输送,经过输油管后,再通过输油管左端连接的管道输送至发动机内,燃油在输油管内流动过程中,经过插芯和输油管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燃油经过倾斜翅片分隔后,对螺旋翅片产生推力,从而推动插芯、倾斜翅片和螺旋翅片的装配体转动,使燃油输送过程中被搅动,使燃油分散开,并在插芯左端处空腔变大,使空气混入燃油内;
[0017]S2、在插芯转动的过程中,插芯内部磁块同步转动,配合插芯内磁块与磁针的吸引力,使得磁针和套环的装配体同步进行转动,隔环对套环的位置进行限位,并通过滚柱降低套环与输油管之间的摩擦力,套环带动连接环和环形齿轮的装配体转动,环形齿轮带动齿轮和转轴的装配体转动,连接板在双向螺纹槽处左右往复滑动,从而活塞部在活塞筒内往复移动,将空气向活塞筒左端输送,进入连接头内部;
[0018]S3、从连接头进入固定筒内部的空气,沿着螺旋片与固定筒之间的螺旋通道流动,在离心力作用下,使水汽和固体颗粒沿着固定筒和锥型管内壁向下移动,从锥型管底部排出,干燥空气从输出端和连接管向暂存罩输送,干燥空气再经过进气管进入输油管的内部,与燃油混合在一起;
[0019]S4、通过套环和磁针装配体转动,磁针在避让槽内扫动,防止固体颗粒将锥型管底端堵塞。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该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通过燃油通过管道向输油管的右端输送,经过输油管后,再通过输油管左端连接的管道输送至发动机内,燃油在输油管内流动过程中,经过插芯和输油管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燃油经过倾斜翅片分隔后,对螺旋翅片产生推力,从而推动插芯、倾斜翅片和螺旋翅片的装配体转动,使燃油输送
过程中被搅动,使燃油分散开,并在插芯左端处空腔变大,使空气混入燃油内;并通过输油管内燃油流动,使输油管内气压低于进气管内气压,使进气管和暂存罩内空气趋向于进入输油管内,并与燃油混合,从而使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再进入燃油发动机内,提高燃油的燃烧充分程度,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去除保护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的混合部件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的传动部件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的生产工艺的进气部件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内部沿着其长度方向贯穿固定有混合部件(3),所述混合部件(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部件(4),所述传动部件(4)上侧设置有进气部件(5),所述进气部件(5)左端和混合部件(3)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部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部件(3)包括有贯穿固定在保护壳(2)两侧的输油管(31),所述输油管(31)右端内部设置有插芯(32),所述插芯(32)右半部呈圆台状,左半部呈圆柱状,所述插芯(32)的右半部阵列设置有倾斜翅片(33),所述插芯(32)左半部阵列设置有螺旋翅片(34),所述倾斜翅片(33)和螺旋翅片(34)一一对应且端部固定,所述插芯(32)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轴座(35),所述转轴座(35)外壁和输油管(31)内壁之间阵列设置有支柱(36),所述输油管(31)的内壁且位于转轴座(3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导流罩(37),所述导流罩(37)的内外径从右向左均逐渐减小,所述输油管(3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暂存罩(38),所述暂存罩(38)的左侧阵列设置有进气管(39),所述进气管(39)另一端贯穿固定在输油管(31)上,且所述进气管(39)朝向导流罩(37)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4)包括有套设在输油管(31)外侧的套环(41),所述套环(4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环(42),所述隔环(42)固定安装在输油管(31)表面,所述套环(41)内壁和输油管(31)外壁之间阵列设置有滚柱(43),所述套环(41)的外壁阵列设置有磁针(44),所述套环(41)外壁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45),所述连接环(4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齿轮(46),所述环形齿轮(46)上侧啮合有齿轮(47),所述齿轮(47)中心处贯穿固定有转轴(4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41)位于插芯(32)左端外侧,所述插芯(32)内部对应磁针(44)阵列设置有磁块,所述磁针(44)与磁块相对一端极性相反,所述输油管(31)、套环(41)和滚柱(43)均无磁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发动机用石墨烯超材料量子节能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件(5)包括有设置在转轴(48)正上方的活塞筒(51),所述活塞筒(51)左端孔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所述活塞筒(51)左端内部设置有钢球(52),所述钢球(52)和活塞筒(51)左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53),所述活塞筒(5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部(54),所述活塞部(54)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5),所述活塞筒(51)的下侧对应连接板(55)开设有滑槽(56),所述连接板(55)底端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55)通过安装孔套设在转轴(48)表面,所述转轴(48)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胜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