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溴-2-(2,6-二氧代哌啶-3-基)7-氟代异吲哚啉-1,3-二酮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031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中间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中间体
,具体涉及一种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对应的CAS为2740657

30

9,化学式为C
13
H8BrFN2O4,分子量为355。
[0003]经检索,关于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的相关报道有:
[0004]1)如下所示:
[0005][0006]该制备方法的合成路线起始物料结构复杂,且价格较昂贵,不易得;步骤一使用LDA做碱,反应需要无水体系并惰性气体保护,且需要二氧化碳鼓泡,操作要求高,大批量制备较为困难;步骤二需要保护气体并高温回流(130℃),反应时间长(24h),反应收率不理想(63%)。
[0007]2)如下所示:
[0008][0009]该文献报道了关键中间体二羧酸物的合成方法:其中步骤一采用了第二类易制毒品溴素,芳环选择性不理想,后处理操作繁琐;步骤二采用三氧化铬为氧化剂,大批量制备会产生大量含铬废液,不利于环保。
[0010]因此,有必要一种全新且安全、环保、易于放大生产的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
[001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3]一种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该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是以是以1

氟萘为起始原料,经过选择性溴代、Oxone氧化、Ac2O脱水酸酐化/酰胺化,共三步反应得到成品。
[0014]进一步地,第一步的反应如式(I)所示,反应后得到中间体A:
[0015]。
[0016]进一步地,第一步的反应具体步骤为:将乙腈、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入1

氟萘、五氧化二钒和n

Bu4NBr,室温下滴加30%双氧水水溶液,室温下搅拌一段时间,升温至50℃继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降至室温,加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至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再变蓝,加入二氯甲烷萃取,水相用二氯甲烷再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一段时间,过滤除去干燥剂,滤液减压浓缩得粗品,快速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体A。
[0017]进一步地,第二步的反应如式(II)所示,反应后得到中间体B:
[0018]。
[0019]进一步地,第二步的反应具体步骤为:用乙腈将中间体A溶解后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水、冰乙酸、四丁基氯化铵,室温下搅拌分批加入过氧单磺酸钾复合盐,加毕升至80℃反应一段时间;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水相用乙酸乙酯再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粗品,快速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体B。
[0020]进一步地,第三步的反应如式(III)所示,反应后得到成品:
[0021]。
[0022]进一步地,第三步的反应具体步骤为:将中间体B加入反应釜中,加入乙酸搅拌均匀,分批加入乙酸酐,升温至100℃反应一段时间,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减压浓缩蒸干除去乙酸酐和乙酸,浓缩物用5L乙酸溶解,加入乙酸钠、3

氨基哌啶

2,6

二酮盐酸盐,加热100℃反应一段时间;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减压浓缩蒸干除去大部分溶剂,缩物用乙酸乙酯溶解,依次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N盐酸水溶液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蒸干得成品粗品。
[0023]进一步地,成品粗品通过柱层析纯化得精制成品。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以环保、易于放大生产的特点来实现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安全制备。
[0026]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成品的NMR检测示意图一;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成品的NMR检测示意图二;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成品的NMR检测示意图三;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成品的LCMS检测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成品的HPLC检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是以是以1

氟萘为起始原料,经过选择性溴代、Oxone氧化、Ac2O脱水酸酐化/酰胺化,共三步反应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的反应如式(I)所示,反应后得到中间体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的反应具体步骤为:将乙腈、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入1

氟萘、五氧化二钒和n

Bu4NBr,室温下滴加30%双氧水水溶液,室温下搅拌一段时间,升温至50℃继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降至室温,加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至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再变蓝,加入二氯甲烷萃取,水相用二氯甲烷再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一段时间,过滤除去干燥剂,滤液减压浓缩得粗品,快速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体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4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7

氟代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的反应如式(II)所示,反应后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芳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优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