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酸洗与催化热解提高热解油品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23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热解油提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秸秆酸洗与催化热解提高热解油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秸秆进行酸洗预处理,去除秸秆内无机盐,抑制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对生成水与酸类物质的促进作用,实现秸秆脱氧提质;2)使用高效催化剂进行催化热解,促进热解挥发分的分解断键,提高热解效率,显著增加冷凝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降低酮类和酸类化合物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酸洗预处理与催化相结合,可以提高热解油中酚含量,降低酮和酸的含量,增加热解油产品品质,实现了秸秆无害化、绿色处理与低成本、高值化利用。高值化利用。高值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酸洗与催化热解提高热解油品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热解油提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秸秆酸洗与催化热解提高热解油品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为可再生绿色能源,其主要有可再生性、资源丰富、低污染性、碳中性等特点,其主要为秸秆、稻壳、木屑等农林废弃物。秸秆未得到充分利用被无序堆放在田间地头由其自然腐烂,或者被当成废弃物随意丢弃,不仅容易孳生病虫害,增加植保成本,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热解为目前处理生物质较为资源化的手段之一,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作为化石燃料替代品的高热值生物油。酚类化合物由于其羟基取代的高反应性和其吞噬自由基的能力,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潜力,在医疗、环境、食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用途。然而,通过目前热解技术产生的热解油含氧量高、组分复杂、酸度高,很难热解产生高品质、高利用率的热解油。
[0003]CN106928285B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备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该方法以生物质基磷酸活化活性炭为催化剂,通过和生物质机械混合,在惰性无氧条件下于250~470℃进行快速热解,对热解气进行冷凝后得到了富含左旋葡萄糖酮的液体产物,但左旋葡萄糖酮含量仅有7.1%~10.4%,催化提升产率不高。
[0004]CN109321290A公开了一种富含呋喃类物质的液体油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生物质用盐酸溶液进行酸洗,以Zr

Cu/SAPO

18分子筛为催化剂,在400~700℃惰性气氛下进行快速热解,获得富含呋喃类物质的液体油产品。但通过该催化剂催化热解产生的液体油含呋喃类物质只有15%~30%,催化剂制备过程繁琐,且催化提升效果不明显。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秸秆高值化利用,开发了一种秸秆酸洗与催化热解提高热解油品质的方法,通过酸洗预处理与廉价易得的赤铁矿催化剂相结合使用,提高热解油中酚类含量,降低其酮和酸含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秸秆酸洗与催化热解提高热解油品质的方法。
[0007]一种秸秆酸洗与催化热解提高热解油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秸秆原料粉粹;
[0009]S2:将酸溶液与粉碎后的秸秆混合浸渍;
[0010]S3:洗涤直到pH6.8

7.2;
[0011]S4:干燥后粉碎过筛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秸秆;
[0012]S5:将赤铁矿与经上述步骤预处理后的秸秆进行混合;
[0013]S6:在惰性无氧条件下,将秸秆与赤铁矿的混合物升温进行热解反应,收集热解挥发分,冷凝得到富酚热解油。
[0014]所述的方法,所述S1中秸秆包括辣椒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棉花秸秆中的至少一种,粉碎后的秸秆过40~80目筛。
[0015]所述的方法,所述S2中酸溶液为盐酸溶液,浸渍处理浓度为0.1~2mol/L;浸渍温度为23~27℃,浸渍时间为0.5~3h。
[0016]所述的方法,所述S3中用去离子水洗涤抽滤秸秆。
[0017]所述的方法,所述S4中在温度90

120℃下干燥24~48h除去自由水分,干燥后粉碎过40~80目筛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秸秆。
[0018]本专利技术酸洗主要是增加秸秆热解油中的酚,对酸和酮的影响比较小,通过酸洗和赤铁矿的协同处理催化,对生物油品质的提升效果比较互补。
[0019]所述的方法,所述S5中将赤铁矿与经预处理后的秸秆按照质量比(5:1)~(1:5)进行混合;优选2:1

1:1。
[0020]所述的方法,所述S5中赤铁矿为1000~2000目的粉末。
[0021]所述的方法,所述S6中惰性无氧条件为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热解过程气体流量为50~200mL/min。
[0022]所述的方法,所述S6中热解温度为550~870℃,热解过程的升温速率为5~20℃/min,最高温度恒温时间为0.5~3h。
[0023]本专利技术首次采用赤铁矿作为催化剂,该催化剂单独处理秸秆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降低酮和酸含量的效果,只有与酸洗协同作用,才能有效降低酮和酸含量,进一步体现了酸洗和赤铁矿催化的互补作用,既能提高热解油中酚类含量,也能降低其酮和酸含量。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专利技术以盐酸为秸秆预处理溶液,能有效降低秸秆中的无机盐对热解油品质的影响,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热解反应的活化能,有助于秸秆热解反应的进行。另外,本专利技术以赤铁矿为催化剂,能对生物质热解挥发分进行高效催化裂解,在一定程度上将长链物质裂解为短链物质,促进原料的热解反应速率,提高生物热解产物品质。且赤铁矿为富含Fe2O3的常见矿石,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在生物质催化裂解过程中赤铁矿表面的部分Fe2O3能被热解气还原成具有磁性的Fe3O4,可对催化剂进行回收再利用。另外,其主要催化成分Fe2O3具有脱羟作用,可降低热解油中酮和酸的含量,提高热解油品质。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酸洗预处理与催化剂对秸秆热解的协同作用,提高热解油中酚含量的同时,降低其中酮和酸的含量,有效提高了热解油的品质,为秸秆高值化利用做出了一定的探究与参考。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酸洗与催化热解提高热解油品质的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明晰,通过以下实例对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9]下述实施例中的百分含量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实施例1~8热解油含量及酚、酮和酸的含量对比如表1所示。
[0030]实施例1
[0031]空白实验:将10.00g的60目辣椒秸秆粉末置于石英舟进行热解实验,实验中采用N2为保护气,以100mL/min流速的N2进行通气并检漏,在整个通路无漏气的情况下持续通气10min,使通路的空气完全排尽。随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由30℃升至150℃以上后连接集气袋,继续升温至700℃并恒温1h,获得液体产物的产率为17.50%,通过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其中酚、酮及酸的含量,计算得知酚、酮、酸的产率分别为60.80%、11.68%、2.31%。
[0032]实施例2
[0033]称取30.00g 60目辣椒秸秆粉末加入到含有6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连续搅拌2h,搅拌结束后经抽滤得到预处理样品,并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的pH接近中性.之后将样品放入105℃的烘箱中干燥24h以去除水分。
[0034]将10.00g的60目辣椒秸秆粉末置于石英舟,将石英舟放在横式管式炉内,后接冷凝装置,以收集液体产物,最后的气袋用于收集气体产物。实验中采用N2为保护气,以100mL/min流速的N2进行通气并检漏,在整个通路无漏气的情况下持续通气10min,使通路的空气完全排尽。随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由30℃升至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酸洗与催化热解提高热解油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秸秆原料粉粹;S2:将酸溶液与粉碎后的秸秆混合浸渍;S3:洗涤直到pH6.8

7.2;S4:干燥后粉碎过筛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秸秆;S5:将赤铁矿与经上述步骤预处理后的秸秆进行混合;S6:在惰性无氧条件下,将秸秆与赤铁矿的混合物升温进行热解反应,收集热解挥发分,冷凝得到富酚热解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秸秆包括辣椒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棉花秸秆中的至少一种,粉碎后的秸秆过40~80目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酸溶液为盐酸溶液,浸渍处理浓度为0.1~2mol/L;浸渍温度为23~27℃,浸渍时间为0.5~3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姚玲玲李二平周南周智雷灿苏烁冉玉婷易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