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橘柄蔓绿绒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16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橘柄蔓绿绒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并处理外植体;外植体接种到接种培养基中培养至顶芽萌发并抽长,启动诱导培养,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然后接种到过渡培养基中进行过渡培养,必要时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培养周期短,且能够保证成苗率和生根率,能够获得株高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橘柄蔓绿绒组织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
,尤其一种蔓绿绒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橘柄蔓绿绒,又名橙柄蔓绿绒,拉丁名Philodendron billietiae Croat,为天南星科,蔓绿绒属;茎粗厚,短缩;叶具长柄,显橙橘色;叶片绿色至深绿色,中间具青色至白色叶脉,叶边缘橘色,革质,幼时通常盾状,成年植株的为箭状心形。其在中国东南部各省均有广泛栽种。由于市场需求量大,以往繁殖方式并不能够满足需求,因此研发一种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的繁殖方式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橘柄蔓绿绒组织培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橘柄蔓绿绒生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橘柄蔓绿绒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获取并处理外植体;
[0007](2)外植体接种到接种培养基中培养至顶芽萌发并抽长,接种培养基:MS、0.5

1mg/L BA、0

0.01mg/LNAA、30g/L蔗糖、7g/L卡拉胶,pH=6;
[0008](3)启动诱导培养,切下顶芽接种到启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启动诱导培养基成分:MS、1.0mg/LBA、0.01mg/LNAA、30g/L蔗糖、7g/L卡拉胶,pH=6;
[0009](4)将步骤(3)得到的团块芽切割,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MS、0.5

1.0mg/LBA、0.01mg/LNAA、30g/L蔗糖、7g/L卡拉胶,pH=6;
[0010](5)将步骤(4)获得的增殖苗进行切割,然后接种到过渡培养基中进行过渡培养,第一次过渡培养的培养基是MS、0.2g/LAC、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第二次过渡培养的培养基是:MS、0.01mg/LNAA、0.2g/LAC、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或,MS、0.1mg/L NAA,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或,MS、0.5mg/L IBA,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培养结束后,将所得的过渡苗进行步骤(6)生根培养,其过程是:挑选达成苗标准的过渡苗,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基:MS、0.01mg/LNAA、0.2g/LAC、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或,MS、0.1mg/LNAA、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或,MS、0.1mg/LNAA、0.2mg/L AC、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过程包括: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遗传性状纯正的母株,使植株干爽;将直径1.5cm,长度3.5cm的顶芽茎段切下,切去气生根及长叶柄,叶柄保留1.5cm左右长度,获得外植体;清理外植体表面并沿顶部苞叶的基部环割露出顶芽,然后消毒外植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外植体的方法包括:将外植体先后75%酒精消毒30s,0.1%升
汞30min,无菌水冲洗;以1

2个芽点为标准进行外植体切割,切分外植体,接触消毒液的伤口处切下1

2mm厚的部分制造新伤口。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过程包括:夹住外植体芽点朝上插入到接种培养基中,插入接种培养基深度约3mm,按如下要求进行培养:
[0015]培养条件:25℃,光照3000LX,12h光/12h暗;
[0016]培养周期:30

50d。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过程包括:将顶芽从外植体上切下,去掉无用的愈伤组织和黑头,然后对半切开成两份,切开后接种至启动诱导培养基中,按如下要求进行培养:
[0018]培养条件:26
±
1℃,光照3000LX,12h光/12h暗;
[0019]转接周期:60

70天;
[0020]若新芽生长情况不佳,可转接新的启动诱导培养基继续诱导培养。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的过程包括:将步骤(3)得到的团块芽切割,切割要求:去除枯黄叶片及底部淡黄色或褐色愈伤组织,大芽去顶,保留0.8

1cm长度,进行单芽増殖;小芽不去顶,视团块芽大小切成单芽或2

4个芽团块,进行团块增殖,培养要求:
[0022]培养条件:25℃,光照3000LX,12h光/12h暗;
[0023]转接周期:35~60天。
[00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的过程包括:将步骤(4)得到的增殖苗去除底部愈伤组织,去掉枯黄叶片,小芽以3

4个芽的团块形式将组培苗进行分割,不去顶,接种至准备好的培养基中进行过渡培养;大芽以单株形式接种至准备好的培养基中进行过渡培养,培养要求如下:
[0025]培养条件:25℃,光照3000LX,12h光/12h暗;
[0026]转接周期:40天。
[002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的培养要求:培养条件:25℃,光照3000LX,12h光/12h暗;
[0028]培养周期:12

15天。
[002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培养周期短,且能够保证成苗率和生根率,能够获得株高2

2.5cm,冠幅2.5

3.5cm,叶长1.2

1.8cm,叶宽0.8

1.2cm,叶片3片以上,根长1.5

2.5cm,根数2根以上的合格组培苗,产能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00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1]图1是橘柄蔓绿绒母株照片;
[0032]图2是预处理获得的外植体照片;
[0033]图3是细处理获得的外植体照片;
[0034]图4是消毒后外植体照片;
[0035]图5是接种培养前切分的外植体照片;
[0036]图6是外植体接种培养后长芽的实验照片;
[0037]图7是外植体接种培养50d后的实验照片;
[0038]图8是第一次启动诱导接种的照片;
[0039]图9是第一次启动诱导69d后的照片;
[0040]图10是第二次启动诱导接种的照片;
[0041]图11是第二次启动诱导66d后照片;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橘柄蔓绿绒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并处理外植体;(2)外植体接种到接种培养基中培养至顶芽萌发并抽长,接种培养基:MS、0.5

1mg/LBA、0

0.01mg/LNAA、30g/L蔗糖、7g/L卡拉胶,pH=6;(3)启动诱导培养,切下顶芽接种到启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启动诱导培养基成分:MS、1.0mg/LBA、0.01mg/LNAA、30g/L蔗糖、7g/L卡拉胶,pH=6;(4)将步骤(3)得到的团块芽切割,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MS、0.5

1.0mg/LBA、0.01mg/LNAA、30g/L蔗糖、7g/L卡拉胶,pH=6;(5)将步骤(4)获得的增殖苗进行切割,然后接种到过渡培养基中进行过渡培养,第一次过渡培养的培养基是MS、0.2g/LAC、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第二次过渡培养的培养基是:MS、0.01mg/LNAA、0.2g/LAC、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或,MS、0.1mg/LNAA,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或,MS、0.5mg/LIBA,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橘柄蔓绿绒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培养结束后,将所得的过渡苗进行步骤(6)生根培养,其过程是:挑选达成苗标准的过渡苗,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基:MS、0.01mg/LNAA、0.2g/LAC、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或,MS、0.1mg/LNAA、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或,MS、0.1mg/LNAA、0.2mg/LAC、30g/L蔗糖,6g/L卡拉胶,pH值6.0

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橘柄蔓绿绒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过程包括: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遗传性状纯正的母株,使植株干爽;将直径1.5cm,长度3.5cm的顶芽茎段切下,切去气生根及长叶柄,叶柄保留1.5cm左右长度,获得外植体;清理外植体表面并沿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康郭梓华周博黎东均蔡桂奇
申请(专利权)人:西昌海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