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及新能源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94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新能源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设于后地板中横梁上方的盖板,盖板与后地板中横梁相连,并在两者之间围构形成有腔体,且盖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后地板纵梁间距布置,而形成有操作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通过在后地板中横梁的上方设置盖板,盖板与后地板中横梁相连且围构形成有腔体,利于提高后地板中横梁处的结构强度和传力效果,同时利于提高整车的模态、扭转刚度以及NVH性能;并通过盖板的两端与对应端的后地板纵梁形成操作空间,便于对后地板纵梁与纵梁顶盖之间进行焊接,而利于提高车身后部结构的装配效率。而利于提高车身后部结构的装配效率。而利于提高车身后部结构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后部结构及新能源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身后部结构的新能源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纯电车型的后地板总成结构中,后地板面板覆盖住整个后地板,为整车密封、座椅防下潜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对整车的扭转刚度及模态也至关重要。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市面上也出现了CTC(Cell to Chassis的简称,即电芯直接集成于车辆底盘的工艺)的车身结构。
[0003]目前的CTC车身中,通常是将后地板面板取消一部分,后地板面板的边界截止到后地板中横梁的后焊接边。因为后地板面板边界在后地板中横梁前部,会导致后地板纵梁本体与纵梁顶盖无法焊接,所以需要增加一个黑漆螺接件,但增加此件会使得整车重量及成本同步提升,同时还会导致整车NVH性能、后副车架安装点强度的降低。另外,后地板面板边界如果仅在后地板中横梁后部,则会导致整车的模态及扭转刚度的降低,进而使得NVH性能同步降低,从而影响车辆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后部结构,以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及NVH性能,同时还利于后地板纵梁本体与纵梁顶盖之间的焊接。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包括设于后地板中横梁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后地板中横梁相连,并在两者之间围构形成有腔体,且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后地板纵梁间距布置,而形成有操作空间。
[0007]进一步的,沿整车前后方向,所述盖板具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位于中地板下方,且所述延伸部分与后地板上横梁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中地板上设有座椅挂钩安装板,在整车上下方向上,所述座椅挂钩安装板与所述延伸部分对应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上横梁包括上横梁本体,以及在所述上横梁本体的两端均设置的轮罩连接板;所述轮罩连接板与对应端的后轮罩相连,所述延伸部分与所述上横梁本体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有后安全带插销安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设有插销加强板,所述后安全带插销安装部包括贯穿所述插销加强板设置的插销安装。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有后排座椅安装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中横梁包括中横梁本体,以及在所述中横梁本体两端均设置的纵梁连接板;所述纵梁连接板与对应端的所述后地板纵梁相连,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
与对应端的所述纵梁连接板相连。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包括中间部分,以及设于所述中间部分两端的端部部分,且沿指向对应端的所述后地板纵梁的方向,所述端部部分的宽度渐大设置。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6]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通过在后地板中横梁的上方设置盖板,盖板与后地板中横梁相连且围构形成有腔体,利于提高后地板中横梁处的结构强度和传力效果,同时还利于提高整车的模态、扭转刚度以及NVH性能;并通过盖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后地板纵梁间距布置形成有操作空间,便于对后地板纵梁与纵梁顶盖之间进行焊接,而利于提高车身后部结构的装配效率。
[0017]其次,延伸部分与后地板上横梁相连,利于增大盖板与中地板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盖板的连接强度及扭转刚度,同时还能够提高后地板中横梁与后地板上横梁之间的连接强度,而具有较好的传力效果。座椅挂钩安装板与延伸部分对应设置,能够利用延伸部分提高座椅挂钩安装板处的结构强度,利于提高座椅挂钩使用的可靠性。延伸部分与上横梁本体部分相连,利于布置实施,且对于结构强度和抗扭刚度的提高效果好。盖板上后安全带插销安装部的设置,能够实现后安全带插销的安装,从而提高盖板的结构利用率。
[0018]再者,腔体内的插销加强板,利于提高插销安装处的结构强度,而插销安装孔,不仅利于实施,而且还便于后安装带插销的安装。盖板上的后排座椅安装部,便于后排座椅的安装,同时能够提高盖板的结构利用率。后地板中横梁的结构设置,一方面便于加工成型和布置实施,另一方面通过盖板两端与纵梁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利于提高彼此的结构强度和整车的模态扭转刚度。盖板中中部部分及端部部分的设置,便于盖板的布置实施,而端部部分的宽度变化,则利于进一步提高后地板中横梁处的结构强度。
[0019]另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车辆,所述新能源车辆中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后地板总成。
[0020]本技术所述的新能源车辆,通过设置如上上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利于提高新能源车辆的舒适性、操控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俯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的A

A方向剖视图;
[0025]图4为图2中的B

B方向剖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地板、盖板、后地板中横梁在其一视角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地板、盖板、后地板中横梁在另一视角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插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中地板;2、后地板上横梁;3、盖板;4、座椅挂钩;5、后地板;6、纵梁顶盖;7、插销加强板;8、后地板纵梁;9、后地板中横梁;10、后地板前横梁;
[0032]100、操作空间;
[0033]201、上横梁本体;202、轮罩连接板;
[0034]301、后排座椅安装部;302、后安全带插销安装部;303、延伸部分;304、后连接翻边;305、定位孔;306、中间部分;307、端部部分;
[0035]401、座椅挂钩安装板;
[0036]701、主体部分;702、侧部部分;7011、第一连接翻边;7021、第二连接翻边;703、插销安装孔;704、定位柱;
[0037]901、中横梁本体;902、纵梁连接板;
[0038]100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是以车辆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其中,车辆的上下方向也即车辆的高度方向(Z向),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后地板中横梁(9)上方的盖板(3),所述盖板(3)与所述后地板中横梁(9)相连,并在两者之间围构形成有腔体,且所述盖板(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后地板纵梁(8)间距布置,而形成有操作空间(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整车前后方向,所述盖板(3)具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部分(303),所述延伸部分(303)位于中地板(1)下方,且所述延伸部分(303)与后地板上横梁(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地板(1)上设有座椅挂钩安装板(401),在整车上下方向上,所述座椅挂钩安装板(401)与所述延伸部分(303)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上横梁(2)包括上横梁本体(201),以及在所述上横梁本体(201)的两端均设置的轮罩连接板(202);所述轮罩连接板(202)与对应端的后轮罩相连,所述延伸部分(303)与所述上横梁本体(201)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胜刘世根宗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